绅士着装圣经.2:礼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在我们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绅士着装密码(The Dress Code)的礼服知识之前,现在需要先入为主地释读几个礼服的认知问题。这个想法源于国内学界“新礼崩乐坏”的观点,认为国内目前最需要的是“建新礼秩”。这个“新”一定不是恢复旧秩序,也不是照搬他国,而是先引入国际惯例再本土化为我所用,这或许是本书的真正动机。

1.关于建立礼服“番制”学说

“番制”是指军队的番号制度,军服番制是由军衔标识体现的,礼服的社交“番制”也具有这些特点,是由所有构成服装的元素,即形制、饰件、色彩、材质和搭配规则诠释的,表现出很强的隐秘性和专属性。在国际主流社会中是以“番制”作为社交伦理评价准则,即着装密码(The Dress Code的另一解读)。它类似于社会集团的“潜规则”,这个集团彼此要遵守像“军衔番号规制系统”一样的规则,以规范这个集团的社交秩序。礼服“番制”表现得更加突出,就是通过具体服装的组成元素体现出来。如系白领结(In White Tie)是指燕尾服,是晚间隆重和公式化正式场合的第一礼服,白领结、双侧章裤子是构成燕尾服最具有标识的服装元素。系黑领结(In Black Tie)则指的是晚间正式场合的塔士多礼服,黑领结、单侧章裤子是构成塔士多最具有标识的服装元素。燕尾服是晚间第一礼服,塔士多是晚间正式礼服,由于燕尾服其级别语言高于塔士多礼服,所以白领结高于黑领结,双侧章裤子高于单侧章裤子,并有相对应的礼服形制、社交取向,不变的是它们都惯用于晚上,这种“番制”礼服级别越高越严格。如果我们在西装这个系统中梳理出从正式礼服、标准礼服到普通西装上纽扣分布规律的话,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程式:礼仪的级别越高,礼服的门襟扣越少,袖口纽扣越多;越接近休闲西装也就是礼仪级别越低,上衣的门襟扣越多,袖口纽扣越少。这是一个关于礼服纽扣社交“番制”的真实案例。

国际社交的“番制”就是通过具体服装的规定样式体现出来的。服装的社交语言,所传达的符号性和程式化信息,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交规则,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番制”正是这样一个主流文化经过历史长期发展而逐渐累积形成的一种社交密码系统。这样一种学说的建立有助于我国礼服制度的国际化和产业的规范。

2.礼服知识系统可以不用但不可不知

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着装简约化趋势的影响,礼服的使用频率渐低,但是这不代表可以忽视礼服知识对社交伦理的作用。未来社交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礼服知识系统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知。首先,礼仪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礼服就是礼仪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一个国家要取得高度社会文明就要了解和学习礼服知识体系以规范社交行为。其次,个性创造是要有社会基础的,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创造力是在规则的制约下展开的,只强调创造而无视规则,定会走向个性的极端化,就会被社会抛弃。因此,了解国际服装的格式语言是我国服装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礼服的格式语言又是整个服装语言的核心。最后,礼服的实效价值不在物质上,而在精神上,这是人类尚礼文明普世价值的所在。礼服的意义和规则是要提醒人们,穿在人身上的服装更多地不是为所欲为,我行我素,它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内涵,就是表现人的最基本的尊严和行为约束,那么社交中就应该有一个相对被公认的服装规制,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还是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3.礼服的简化趋势

从礼服的发展历史看,它是以科学性否定礼俗性为原则更迭的,礼俗逐渐让位于功用,不仅是礼服本身去繁入简的趋势,也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的轨迹是有规律性的,“功用”又成为新的礼俗和生活秩序直接表现在礼服中。随着人们衣生活的简略化、休闲化,具有全天候礼服性质的黑色套装(Black Suit)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有取代第一礼服、正式礼服之势,今天成为国际社会最普遍接受的礼服。依照这种趋势,现今作为公务商务常服的西服套装(Suit)将升格为本世纪的准礼服,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礼服社交规则“不变是硬道理”

礼服稳固的形制作为男人的经典列载于男装历史中,作为现实又是男人们普遍的愿望。因为,男人就像礼服始终不降低它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男权社会的特征),“稳固”便成为男人社交追求的准则。服装的社交语言,所传达的符号性和程式化信息,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礼服社交规则正是经过历史长期发展而逐渐累积形成的社交伦理系统,在这系统中,即便有轻微的改动也会显得很扎眼,因为在这个集团内部的“传达形态符号系统”中不变是硬道理。

因此,我们对礼服惯例的认识应该建立在处理好真善美的关系上。创造力(美)不能无视社会的道德准则(善);道德准则的形成是以科学(真)为基础的。引入对礼服格式语言的解释,即时装的创新是要依据服装规则(TPO)进行的;服装规则(惯例)的确立应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实证,而这种实证是科学的才具推广的普遍性。因此,这里虽以欧洲服装文明介绍礼服的格式语言,但它科学的内核却是属于全人类的。值得指出的是,它和地域性礼服并不产生矛盾。国际性礼服和地域性礼服可以和平共处,因为科学意识又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惯例是尊重民族习惯的,惯例不是法律。因此,诺贝尔章程规定男士要穿着燕尾服或民族服装赴会。这也是“礼服的惯例”能够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平等精神”,即绅士着装规则(The Dress Code)的精神。

5.引入礼服惯例需要本土化改造为我所用

无视礼服惯例的存在,在当今社会中是不明智的,重要的是要掌握将地域性因素融入惯例中的变通方法,这就是将国际惯例本土化的过程。在我国和阿拉伯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基本是部分接受男装国际惯例,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国际礼服未被广泛接受。各国采取的办法是采用与国际惯例同级别的传统礼服应对主流社交。如我国领导人参加邀请国元首的正式宴请,如果主人穿塔士多礼服(或燕尾服),而我国领导人没有穿塔士多礼服的习惯,但也不能穿黑色套装,因为塔士多礼服和黑色套装在礼服中不在同一等级上,这样就有主宾不平等之嫌。因此,我国领导人穿黑色(或深蓝色)中山装是最合适的,这也是我国国际交往中应对礼服国际惯例尊重地域性的社交智慧。在把握礼服TPO(时间、地点、场合)原则的基础上,基于各国发展的程度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不能忽视礼服的地域性。由此提醒我们,在引入现代礼服国际惯例时,要循序渐进,切忌生搬硬套。同时,在建立我国礼服规制的初期,要考虑实际国情,既要提高国民的国际化着装素养,又要考虑文化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