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别致风韵肚兜胸衣
肚兜(图2-4-1~图2-4-4)是遮盖于胸前的贴身小衣。关于肚兜的起源流传着几种说法。第一种可追溯到天地形成之初,女娲和伏羲在洪水过后通婚并抚育后代,期间创制了用以遮挡人体私密部位的贴身小衣肚兜。第二种说法称肚兜起源于汉代,独身女子用布裹缠胸部,并用带子系在背后,防止被粗暴的男子欺负,这种服装也称为“缚胸”。第三种说法称肚兜兴起于唐代,为杨贵妃发明,用以掩盖她同安禄山在华清池内厮混的痕迹。[16]另据公元前818年的《左传》记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17]上面所说的“衵服”即这种被称为“肚兜”的近身衣。这些说法虽有所区别,但均表明肚兜是一种用以遮羞的贴身内衣。
图2-4-1 花鸟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关于肚兜的命名,每个朝代则不尽相同。除了“肚兜”这一叫法外,还有“帕幅”“抱腹”“心衣”“抹胸”“抹腹”“裹肚”“兜兜”“诃子”“衵服”“兜肚”等。肚兜在汉代又被称为“心衣”“帕幅”或“抱腹”。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记载:“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档,以奄心也。”[9]由此可见,此时的肚兜的款式有简有繁。款式简单的肚兜仅由一块横裹在腹部的布帕构成,因此也称作“帕腹”;稍复杂的款式还将带子缀于帕腹,如同将腹部紧紧抱住,也称“抱腹”;若在抱腹上加“钩肩”及“裆”,则称作“心衣”。至唐代,肚兜被称为“诃子”,其主要功用为遮蔽胸部。据《唐宋遗史》和《绿窗新语》等记载,诃子由杨贵妃所创。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安禄山的指甲无意间误伤了贵妃的胸部,贵妃怕皇帝察觉到异常,于是想到用诃子来掩盖伤口。后宫妃嫔觉得诃子形制新颖,纷纷仿效,成为一时之风俗。[11]到了宋明时期,称肚兜为“抹胸”。《金瓶梅词话》第62回,写李瓶儿患了重疾,“面容不改,体尚微温,脱然而逝,身上止着一件红绫抹胸儿”。[18]从文献记载和流传的实物资料来看,清代以后俗称之为“兜肚”或“肚兜”。徐珂的《清稗类钞·服饰》中记载:“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抹腹,又名抹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19]清明小说中也有很多关于肚兜的描述可以验证当时的女性内衣情形。如《红楼梦》第65回,“只见这三姐索性卸了妆饰,脱了大衣服,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20]
图2-4-2 花鸟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3 花鸟刺绣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4 花鸟刺绣肚兜局部分析图
兜,一是指用来存放物品“包”“袋”;二是指它缠绕、包裹、隐蔽的穿着方式。肚兜的“兜”只是表面上概括的称呼,其实际的含义是包裹胸腹、掩盖身体之羞。肚兜有“上兜”和“下兜”之分。据史料记载,上兜受古代深衣的影响,其方正的结构与古代深衣制度中天地方圆,以应规律相对应,从穿着方式而言,二者皆是绕至背后系扎,可见古代深衣形制对后来的服装产生了极大影响。下兜由古代的蔽膝演变而来,穿时系在腰部,用以遮羞,在功能上一脉相承。此外,肚兜还有“有袋”(图2-4-5~图2-4-8)与“无袋”之别。“有袋”的肚兜即在肚兜中央开一条缝,制成口袋,用来放置随身携带的钱币银两等物品,此类除了具有御风避寒的作用外,其功能等同于现代旅行者腰间所佩戴的腰包。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像金铸者,曾经盗去使,惟像首屡销不化。盗藏之肚兜,日夜随身。”[21]由此可见,有口袋的肚兜具有钱包功能。
肚兜是我国民间的主要内衣形式,男女皆穿,款式造型多种多样,既有“仅覆胸乳”的单片式,也有“覆胸覆背”的前后两片式。秋冬季所穿的肚兜,多纳有棉絮,覆于腹部之上可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老年人在肚兜中放入中药,用以治疗腹部疾病。清代曹庭栋《养生随笔》所记:“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办兜肚,将蕲艾槌软铺匀,蒙以丝绵,细针密行,勿令散乱成块,夜卧必需,居常也不可轻脱;又有以姜桂及麝香诸药装入,可治腹作冷痛。”[22]根据肚兜的裁剪结构,可将其分为几何形结构肚兜及象形结构肚兜。几何形结构肚兜包括正方形、圆形、菱形、扇形、三角形等以简洁的几何图形作为基本外观结构的肚兜,其中以菱形肚兜最为普遍,其采用对角设计,上角裁成浅凹状弧形,下角裁成圆弧形。象形结构肚兜是指以动物或植物等实物形体作为参照,对肚兜的外观结构进行设计的仿生式构成方法,包括花瓣形、如意形、葫芦形、瓶形、倒花蕾形、如意云形、元宝形、梨形、碗形等。古人设计穿着象形结构肚兜的目的在于将相应实物所体现的内涵赋予衣服,以达到消灾祈福,颂扬价值观的作用,体现出古人富于幻想的创意理念。如葫芦形肚兜,因葫芦是多子的植物,象征“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其通常具有生殖崇拜的意蕴,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赞美。如意云形肚兜则表达了古人希望万事如意的美好心愿。再如一般用作儿童穿用的元宝形肚兜(图2-4-9~图2-4-16),其下兜的元宝造型寓意着财富的源源不断。
图2-4-5 有袋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6 有袋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7 有袋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8 有盖肚兜局部分析图
图2-4-9 儿童元宝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10 儿童元宝兜色彩分析图
图2-4-11 儿童元宝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12 儿童元宝兜局部分析图
图2-4-13 花草刺绣元宝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14 花草刺绣元宝兜色彩分析图
图2-4-15 花草刺绣元宝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16 花草刺绣元宝兜局部分析图
肚兜上端通常缀有带子,以便套在颈间。富贵之家则多用金链,一般人家则用银链、铜链或红色丝绳。肚兜的腰部也缀有两条带子,将其束在背后,护住胸腹部,可避免胃肠受风寒,兼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制作肚兜时通常先确定兜围、斜襟、腰角、口袋的尺寸,然后用墨笔在布上直接绘制出设计图样。以常见的菱形肚兜为例,首先裁一块长宽各约30厘米的菱形布片,将下端修剪成圆弧,再剪去顶端的锐角,将一对花扣装在两个尖端处,用以钩穿链条或固定布带,系于颈上。菱形布片的左右两角也分别用细布带固定,以系于腰间。
制作肚兜的材料分为主料和辅料。主料即制作肚兜的面料,包括质地优良,价格昂贵的绸、缎、丝、绢以及较为质朴,价格实惠的棉、麻、土布、蜡染布、纱布等。辅料有衬布、花边、装饰料、填充料、带、绳、扣等。不同的肚兜由于穿着对象、时间、地区以及款式等方面的差别,因而在制作材料上颇为讲究。普通百姓多选用棉、麻、土布等结实耐用、物美价廉的面料制作肚兜,有时也以少量高档面料或机制花边、织锦等作为装饰。富贵之家为彰显身份地位,常用绸、缎、丝、绢等名贵奢华的面料制作肚兜,有时还在面料上镶金缀银、描龙画凤,尤为奢华富丽。一些肚兜在细节处所选用的材料也极为精致和考究,如用各类珠子穿成的系于腰背的绳,以及在背部系带处或肚兜下方加以小铃,用以增添肚兜的趣味性,堪称是肚兜制作的画龙点睛之笔。
色彩是服装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古代,服饰色彩通常被划分为正色和间色,黑、白、青、红、黄为正色,其他颜色则为间色,且每种色彩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肚兜将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情感色彩,体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黑色在肚兜上常被用作底色,以其严肃、沉稳的色彩形象为五彩做陪衬。在阴阳五行学说中,黑为水,代表北方和冬季,在五德中象征“恭”。白色在肚兜上的运用比外穿服饰更为广泛,它与黑色一样多用作底色,将五彩刺绣图案衬托得更为夺目传神,并凸显出一种素雅、简洁、大方的气质。白为金,代表西方和秋天,在五德中对应“聪”。青色彰显着一种清爽、平和的气息,象征着自然和新生,营造出如沐春风的氛围。青为木,象征春天和东方,在五德中对应“明”。我国自古就有崇尚红色的习俗,认为红色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因此以整片红色为底的肚兜也极为常见,蕴含着浓烈的感情色彩。红为火,象征夏日和南方,对应五德中的“火”。黄色是中国传统色彩,也是高贵和权势的象征,在我国古代是皇族的专用色彩。深浅不一的黄色营造出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亮丽鲜艳的明黄色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庄重奢华的金黄色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淡雅清新的浅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黄为土,对应长夏和中央,在五德中对应“睿”。
此外,紫、粉红、棕、褐、湖蓝、翠绿等色彩在肚兜中也十分常见。紫色充满着神秘的气息,既具有红色炽烈的情感,又融入了蓝色的沉稳,凝聚了高雅奢华的迷人气息。湖蓝呈现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彰显着深邃沉着的气质。青蓝、本白、赫褐多为百姓所选;粉红、粉绿、粉蓝主要用于女性;金色、黄色、明蓝多用于皇室。老人多用黑色庄重成熟,儿童多用红色吉祥喜庆。肚兜色彩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可谓“一方水土一方色彩”。例如贵州地区,喜用黑、深蓝、暗红色,浑厚含蓄;甘肃地区用白色,质朴单纯;塞北地区在白底上饰以五彩刺绣,高亢激昂;江南地区的翠绿、明蓝、粉红、大红,清新鲜明……每个地区的肚兜色彩与地域文化相辅相成,富有个性。
在我国古代,人们一直将女子女红技艺的高低作为衡量其心灵手巧与否的标准。肚兜缝纫的工整,图案刺绣的精妙,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女子芳华与智慧的浓缩,展示了我国女性代代传承精巧工艺,表达出她们内心温婉浪漫的情怀。肚兜鲜有素面,常用印染或刺绣图案作为装饰,装饰技法包括绣、镶、贴、补、嵌等,其工艺精细严密,在布面上呈现出不皱、不松、不紧、不裂的效果,外观顺直、平服、光滑,且具松、软、轻、薄等特点。刺绣针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平针绣、掺针绣、贴布绣等。平针绣是一种用平铺直针绣出纹样的刺绣方法。掺针绣又名插针绣,以不同色阶的线缠绣而成,所绣图案的色彩深浅不一,生动传神。贴布绣是一种把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布面上的刺绣手法,先将贴花布按图案剪好,贴于绣面,为使图案更具立体感,可在贴花布与绣面间填充棉花等,之后再以各种针法锁边,所绣图案简单大方,具有淳朴粗犷的特点。
刺绣图案是肚兜中最为精彩传神的部分,纹饰精美绝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深刻的内涵,令人叹为观止,蕴含了劳动人民对生命的歌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肚兜纹饰图案丰富,组成元素包括植物、动物、人物、几何抽象图案等。纹饰构造采用一定的程式,如居中式、均衡式、对称式、满地式、镶边式等。纹饰的配色需遵从一定的规则,以达到用色别尊卑、表次第的目的。
肚兜上的纹饰可分为具象纹饰和抽象纹饰两大类。具象纹饰即具有具体形象的图案,它蕴含了一定的物象寓意,如虎,其勇猛威武的形象常被赋予镇魔祛邪的功用。女性肚兜中常借用花来作为人格化的象征,借助花来寄托幸福安康的生活理想。例如牡丹花,其色彩姹紫嫣红,形态雍容华贵,自古就有“国色天香”之美誉,古人赞誉其“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也引申为“富贵花”,并由此繁衍出“花开富贵”(图2-4-17~图2-4-20)、“富贵平安”等一系列吉祥纹饰,运用在服饰上给人以吉祥富贵之感。具象纹饰中还有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纹样,如“八仙”“金童玉女”“麒麟送子”(图2-4-21~图2-4-24)等,表现人们希望得到神灵庇护,得以平安吉祥的美好希望。肚兜上除了运用具象纹饰外,还有抽象造型的填充,将文字抽象成图案,构成具有特殊寓意的纹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图2-4-25~图2-4-28,将“寿”字抽象化,与四周的蝙蝠形成组合纹样,寓意福寿安康。肚兜上的抽象纹饰主要有三种结构模式,分别是方形模式、圆形模式和S形模式。方形模式图案有回纹、勾连纹饰、几何填燕纹饰、菱形纹饰等。圆形纹饰如大圆点和小圆点组成的花朵图案,两个三点排列,至今仍是百代不衰的服饰图案。S形图案有云纹、如意纹、水纹等。
图2-4-17 花开富贵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18 花开富贵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19 花开富贵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20 花开富贵肚兜局部分析图
图2-4-21 麒麟送子人物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22 麒麟送子人物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23 麒麟送子人物刺绣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24 麒麟送子人物刺绣肚兜局部分析图
图2-4-25 寿字纹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26 寿字纹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27 寿字纹刺绣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28 寿字纹刺绣肚兜局部分析图
纹饰图案利用象征、谐音的手法,强调物象的寓意寄托,表达人们对健康、平安、福运的向往,传达出人们祈福纳祥、祛邪避害的思想观念。例如石榴、蝙蝠、寿桃等图案组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荷花图案寓意和和满满、清净无瑕;凤凰附着在牡丹花上,称“凤穿牡丹”,象征祥瑞富贵;喜鹊与梅枝相应和,即“喜上眉梢”,预示春天的临近或喜讯的到来。肚兜纹饰依照题材进行划分,可大致概括为八类:祈祥类、婚恋类、生命繁衍类、求寿类、求官类、求富贵类、辟邪类以及戏曲故事类。将吉祥美好的寓意寄托于不同题材的纹饰图案中,是肚兜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图2-4-29 花鸟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祈祥类纹饰通常带有祈福和吉祥寓意。常见的有“双福如意”“金玉满堂”“喜上眉梢”等。“双福如意”图案由两只蝙蝠、吉祥花卉以及如意祥云构成,寓意富贵吉祥,万事如意。“金玉满堂”描绘了金鱼在水塘、水草间嬉戏的场景,将金鱼与吉祥花卉相结合,寓意合家欢乐、富贵吉祥。“喜上眉梢”展现了喜鹊登上梅花枝头的画面,喜鹊借喻喜,梅花枝头即“梅梢”,音同“眉梢”,寓意喜庆吉祥。此类纹饰还包括“福禄寿喜”“富贵平安”“连年有余”等图案。
图2-4-30 花鸟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婚恋类纹饰多以爱情和婚恋作为主题,寄寓了人们对甜蜜爱情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年轻女人除自用外,还常将刺绣精美的肚兜作为传情的信物赠予情人或丈夫。常见的图案有“鸳鸯戏水”“蝶恋花”等。“鸳鸯戏水”利用鸳鸯、水纹、花草组合而成。鸳鸯是雌雄偶居的鸟类,和翼而飞,交颈相眠,传说鸳鸯如果丧偶,便永不再配,是爱情忠贞的象征。“蝶恋花”(图2-4-29~图2-4-32)由蝴蝶和吉祥花卉组成图案,象征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
图2-4-31 花鸟刺绣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32 花鸟刺绣肚兜局部分析图
生命繁衍类纹饰寄托了一种生殖崇拜,表达了人们希望多子多孙,繁衍后代的美好愿望。常见的图案有“麒麟送子”“瓜瓞绵绵”“连生贵子”等。“麒麟送子”图案由麒麟和儿童组成,古人视麒麟为瑞兽,寓意祥瑞太平,具有招福纳祥的美好寓意,寄托了人们对喜得贵子的期盼。图案“瓜瓞绵绵”由瓜、瓜藤、瓜蔓、瓜叶、蝴蝶和吉祥花卉构成,瓜象征多子多孙,瓜藤和瓜蔓象征着连绵不断,蝴蝶中的“蝶”与“瓞”同音,寓意儿孙满堂、繁荣兴盛。“连生贵子”刻画了一个小孩端坐于荷叶之上的生动形象,同时配以莲花、莲蓬、桂花、笙等图案,“莲”同“连”,“桂”同“贵”,“笙”同“生”,寓意多生贵子、连续不断。
求寿类纹饰蕴含了健康吉祥、多福多寿的美好寓意。常见的图案有“长寿如意”“福寿双全”等。图案“长寿如意”由桃、寿字、儿童、如意或如意云纹等构成,桃和寿字象征多福多寿,如意寓意事遂人愿。图案“福寿双全”由蝙蝠、桃子以及两个古钱组成,蝙蝠中的“蝠”字音同“福”,寓意多福,“钱”音同“全”,“双钱”即象征“双全”,桃子寓意长寿,比喻幸福长寿。
求官类纹饰表达了人们对金榜题名、前程似锦的美好愿望。常见的纹饰有“功名如意”“一路连科”“魁星点斗”。图案“一路连科”由鹭鸶和莲花组成,“鹭鸶”对应“一路”,“莲”音同“连”,寓意考生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接连登科直至金榜题名。图案“功名如意”由公鸡和灵芝构成,公鸡鸣叫即“公鸣”,与“功名”音同,灵芝与如意形状相似,寄寓考生希望考试顺利、金榜题名的愿望。图案“魁星点斗”由一位身着官服的人、甲鱼和吉祥花卉构成,传说北斗星为魁星,是主宰科考的神仙,图案中魁星脚占鳌头,手指北斗星,又名“独占鳌头”,寓意科举考试取得第一。
求富贵类纹饰多与金钱、财富有关,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繁荣幸福的美好希冀。常见的纹饰有“举家富贵”“平安富贵”“富贵吉祥”等。“举家富贵”由菊花和牡丹花图案组成,“菊”字音同“举”,牡丹象征富贵吉祥,二者组合,寓意合家欢乐、富足美满。“平安福贵”以大朵牡丹花、花瓶以及一些吉祥花卉图案组成,“瓶”字音同“平”,牡丹花插入花瓶中,寓意平安富贵。“富贵吉祥”与上述图案类似,将牡丹花与云纹、回纹、莲花搭配组合,莲花和祥云寓意吉祥,回纹则寓意富贵延绵不断。
辟邪类纹饰传达了人们驱恶辟邪,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常见的图案有“五毒图”“暗八仙图”“八宝图”等。“五毒图”由蝎子、蟾蜍、蜈蚣、壁虎、蛇五种剧毒动物构成,又称“五毒符”,民间认为其可以毒攻毒,起到除魔辟邪的作用。“暗八仙图”由八位神仙所执器物构成,包括张果老的渔鼓、何仙姑的荷花、李铁拐的葫芦、钟离权的扇子、曹国舅的玉板、蓝采和的花篮、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笛子,由于图中只有器物不见神仙,因此称为“暗八仙”,具有祛邪避害、滋生万物的寓意。“八宝图”由宝珠、方胜、犀角、玉簪、古钱、银锭、如意、珊瑚构成,这些物件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因此被认为具有驱魔除害、保佑平安的作用。
戏曲故事类纹饰以我国传统戏曲故事作为依据,截取其中的片段加以描绘,以体现戏曲中的深刻寓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如图案“梁祝”,取自我国古代民间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个片段,由人物、树木、花草构成,寓意爱情忠贞。“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传统故事之一,以人物卧冰和鲤鱼构成图案,教化人们要孝顺长辈。图案“刘海戏金蟾”由人物刘海、金蟾、古钱组成,寓意视钱财为身外之物,放弃名利的高尚人格,也有招财纳福之意。[23]
肚兜纹饰的选用因穿着者而异。年轻人的肚兜多用“双福如意”“喜上眉梢”“刘海戏金蟾”等吉祥图案,以求驱魔辟邪、富贵平安。儿童肚兜(图2-4-33[1]153~图2-4-36)多为辟邪和祈福吉祥题材的图案,如老虎(图2-4-37~图2-4-40)、五毒等,以保佑其健康成长。老年人肚兜多为安康和长寿主题,如“长寿如意”“福寿双全”等,多含有桃、鹿、寿三仙,寓意老人吉祥长寿。同时,肚兜纹饰也传达出人们对亲情的寄托,如男孩肚兜常绣以“五子登科”“独占鳌头”等,寄托着长辈们对其学业有成,前程高远的期盼;女孩肚兜常绣以“佛手莲花”“牡丹蝴蝶”,希望其生得花容月貌,人生幸福美满。肚兜还是古代女性传达爱意的工具,她们或亲手绣制肚兜赠与爱人,或用寓意爱情的图案表达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如“蝶恋花”“牛郎织女”“人面桃花”等。后来还出现了用吉祥和祝福的词语为绣花题材的肚兜(图2-4-41~图2-4-44)。
图2-4-33 人物贴布绣儿童肚兜
图2-4-34 人物贴布绣儿童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35 人物贴布绣儿童肚兜线描图
图2-4-36 人物贴布绣儿童肚兜局部分析图
图2-4-37 虎纹刺绣儿童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38 虎纹刺绣儿童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39 虎纹刺绣儿童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40 虎纹刺绣儿童肚兜局部分析图
图2-4-41 花鸟刺绣肚兜(摄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
图2-4-42 花鸟刺绣肚兜色彩分析图
图2-4-43 花鸟刺绣肚兜尺寸图(单位:厘米)
图2-4-44 花鸟刺绣肚兜局部分析图
肚兜色彩、工艺、款式等造型艺术元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内涵,其丰富的纹饰造型并非个人产物,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肚兜将隐喻的观念与审美意趣完美结合,体现了我国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