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算机应用开始起步
一、在新形势下萌生和起步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纺织工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迅速恢复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上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等革新性产品。在国内,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大大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形成了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广大纺织企业在大力增加生产的同时,也注意到市场供求关系出现的新变化,抓品种质量、抓经济效益、抓技术改造和提高管理水平成为迫切需要,也产生了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初步需求。
纺织信息化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萌生和起步的,更新了理念和意识,吸取前一段时间计算机应用尝试的经验和教训,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密切与企业结合,在生产实际中取得了效果,一些项目经过长时间应用趋于稳定运行。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水平的有效提高,信息化建设一步步发展起来。
二、上海、北京等地开展的早期计算机应用
上海市和北京市集中了大多数早期的计算机应用项目,成为纺织信息化建设的发源地。主要是由于两市纺织产业比较集中,企业管理基础好,设备技术水平高,又具有应用计算机的愿望。同时,两市遍布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技术人员积极性高。这些都是信息化先试先行的条件。
最早投入使用的是上海第六织布厂的织机自动监测系统,自1979年9月正式运行。该厂布机车间238台织机在电子计算机的监测下,生产效率提高6%,产量提高5%,系统无故障运行间隔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
上海第二十八棉纺织厂504台织机监测系统投入生产运行后,尽管织机原有平均效率高达94%左右,但通过计算机提供60多种数据和10种报表进行科学管理后,织机效率可提高2%。
另外,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简称京棉一厂)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计算机应用于纺织产品质量管理方面,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利用DJS-130计算机对该厂细纱的各种生产工艺数据与质量报表,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大量工艺产品质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提供改进质量管理的图表数据,从而加强了工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京棉一厂与纺织工业部设计院(简称纺织设计院)及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简称纺织研究院)使用微型计算机在仓库管理及计划管理方面作了尝试,并已取得了相应效果。
北京第三棉纺织厂(简称京棉三厂)与纺织研究院合作,用DJS-130计算机对大量坯布质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在缕纱强力和重量测试中用国产051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从原始数据收集、记录、指标和结果打印输出都能自动进行,从而避免人为误差,提高了测试和计算精度。
在花型准备系统的开发方面,上海市丝绸研究所在引进Patro系统上结合国内纹版制备实际情况,对此系统做了大量应用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