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纺织强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当之无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60年

成稿于2009年9月,这是原稿。《纺织服装周刊》摘编后,于2009年9月28日刊出。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中最先起步,而且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统产业,纺织工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是毫无争议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纺织工业部是开国时中央人民政府首批设置的工业部之一,绝非偶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纺织工业始终发挥着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用,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动荡的年份。例如,当“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民生问题突出、市场商品供应短缺、外汇存底薄弱、物价不稳的时候,纺织工业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庞大产业部门的稳固存在和正常发展,其“支柱”作用几乎是任何一个产业部门都难以比拟的。

至于在正常年份,纺织工业就惯于在国民经济大舞台上低调地充当“台柱”之一的角色。低调地持续发展着,默默地在繁荣城乡市场、保障全国人民衣被供应、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做贡献。1950~1995年的45年间,仅棉型布一项的年产量就由25亿米发展到260亿米,因而使人均棉型布产量由4.5米增加到28.4米,不仅使中国社会彻底摆脱了“人民衣被甚少”的困境,还使“丰衣”成了小康社会建设中最先解决并解决得最好的一个民生问题。也是在这45年间,纺织品、服装出口创汇由微不足道的几百万美元,发展到380亿美元,跃居全球各国榜首。纺织工业本身,则是在设备规模、技术进步、产品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还是在这45年间,棉纺织行业的设备规模由513万锭扩大到4191万锭,已占全球的1/4。

事情也怪。正因为12亿(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数字)民众的衣被供应已达到“丰富”的程度,纺织品、服装出口货源才能充足并正在节节上升。90年代后期,在纺织工业显得有点产能过剩,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候,纺织工业的地位突然降格了。纺织工业突然淡出了学术界、传媒界和某些经济领导机关的视线。在“夕阳工业”一度甚嚣尘上的那几年,连纺织工业对繁荣城乡市场、为国家提供巨额贸易顺差等无可替代的作用,都好像无足道哉了。有些大中城市领导机关甚至把既有的纺织工业基础都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连一些正常运营着的、技术装备业已现代化的大、中型纺织工厂都不惜“调整”掉了。“支柱产业”的定位被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对纺织工业的认识误区和负面影响,实际上一直延续到21世纪最初几年。

纺织工业是个强大的、最有基础的产业部门。经过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果断调整(压锭改造)后,进入21世纪以来,迅速恢复了活力。正好又恰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欧各国分阶段取消纺织品、服装进口配额从而释放出国际市场巨大发展空间的历史性机遇。新一轮的大发展出现了:短短七八年间,棉纺织工业的设备规模竟一跃而上升为1亿纺锭;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竟一跃而达到1700多亿美元;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竟一跃而达到3500多万吨,占到全球的40%。连人均纤维加工总量都以15千克的新高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事实证明,纺织工业仍是(现在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笔者认为,“夕阳工业”之说并非有意贬低纺织工业,而是出于对纺织工业的作用严重估计不足,也是对这个传统产业部门抗击风险、自我发展的能力严重估计不足。在对新中国纺织工业的60年发展过程进行总的回顾时,很有必要对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定位,做一番再探讨、再认识。

笔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60年纺织工业发展全过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对纺织工业之所以是中国的支柱产业,有如下六个方面的认识:

其一,纺织工业始终都是中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构成成分。纺织工业总产值,新中国成立初(1952年)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4%,其重要性无需多说了。随着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和一系列新工业部门的形成,纺织工业的比重在半个世纪里逐步下降,这是当然的、合理的。即使如此,到1995年还占有11.7%的比重。纺织系统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007年为31023亿元,还占着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66%的比重。这样的总量和比重仍然不可小看。

其二,纺织工业始终都是全国城乡消费类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衣着类商品在全国消费类商品零售额中的比重,1952年为19.2%,1995年为15.5%。2007年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中,衣着支出分别为10.4%和6%,比重仍然相当高。

其三,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更值得高度关注:1970年为26.3%,1995年为25.5%,2007年仍占有14.4%的高比例。

更值得注意的是,纺织工业创造的贸易顺差,2007年高达1568.8亿美元,竟占了全国贸易顺差的60%。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绝对数和比重,任何其他产业部门都无法比拟。

其四,纺织工业始终都是中国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部门之一。以往在纺织工业还处在绝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时固然是如此,就是近年纺织工业已相当现代化,只能说是“相对的劳动密集型”的情况下,仍然如此。不仅如此,由于工业规模扩大了好多倍,整个纺织系统的从业人数反而大大增加了。全行业从业人数,1952年为127万人,1995年为994万人,到2007年已达到2000万左右(几乎相当欧洲一个中小型国家总人口了)。还必须指出,由纺织工业带起的棉、麻种植业和蚕桑业、养羊业,近年已直接关系着一亿农民的生计。如果再加上由纺织工业带起的纺织品、服装商贸系统数以百万计的从业人员,那就更加值得业界和相关学术界、新闻界思考了。

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比重,1980年占4.8%,1990年占8.84%,2000年占12.28%,2007年的数字是14%。这说明,纺织工业对中国城镇地区保持稳定的就业率,其关联度何等值得重视!

其五,纺织工业作为棉、麻、丝、毛纤维的加工工业,其对“三农”的反馈作用(或可说“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庞大的植棉业(棉花生产及其初加工)、植麻业(韧皮纤维生产及其初加工)、蚕桑事业(种桑、养蚕及蚕茧初加工)、养羊业(羊毛生产、羊绒生产及其初加工),对于我国农、牧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作岗位的反馈作用,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中始终都得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仅从新中国成立后60年间全国棉田面积长期稳定在六七千万亩[1]以至七八千万亩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纺织工业与农业经济的莫大关联度。

其六,纺织工业对城乡市场繁荣与否,及其与国内商业、对外贸易部门“经济总量”的关联。

纺织工业与纺织品、服装批发和零售商业共荣枯。在纺织工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近年纺织服装商业GDP和从业人数,在商业系统GDP和从业人数中的比重,都更具重要性了。特别是全国各地几百个纺织品、服装专业市场,现今都已是“商业巨人”。到2008年,仅年成交额10亿元以上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就已达156个。

业界人士对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从来都是清楚的。当年对“夕阳工业”之类的说法,显然听了很不舒服,不以为然,但也就是置之一笑而已。因为上面讲的许多方面的事实和数据都是明摆着的,而且是许多业界人士耳熟能详的。

很有意思的是:世界金融危机一来,世界各国经济界都对实体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给予了再认识;一些原来早已不把实体经济、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放在眼里的学术界人士,也进行了反思。这样一来,在一贯重视实体经济的中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无需争论了。

十分高兴的是,2008年10月下旬,正值世界金融危机乌云密布的最紧急时刻,香港凤凰卫视记者及时从莫斯科发回一则新闻说温家宝总理在莫斯科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讲到:“我昨天看了一篇新华社的内容,那篇内容就写浙江省绍兴市纺织城纺织行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我看后,非常受鼓舞。我就写了一段话,我说在世界金融危机这种寒冷的侵袭下,这则消息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是支柱产业,国家应该给予支持。”

把温总理这个讲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想,应当是最适当的文字安排。


[1] 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