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试验与设备实训(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试验十六 上浆率试验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

(1)使上浆率被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2)上浆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上浆后经纱的强力、伸长、弹性及耐磨性,最终决定织造效率的高低。

(3)上浆率过低会影响浆液对经纱外表面毛羽的被覆与浸透效果,进而影响织造时的开口清晰度,由此导致三跳(跳花、跳纱、星跳)、纬缩疵布。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下机一等品率)。

(4)上浆率高低将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包括浆料成本和染整工序的退浆成本)。

二、试验方法与计算

(一)硫酸退浆法

适用于以淀粉浆或以淀粉为主的混合浆的经纱退浆(同时进行回潮率试验),不适用于粘胶纤维品种。

1.试验仪器及试剂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硫酸[34%(21.9°Bé)]、稀碘液(用作淀粉的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用作酸的指示剂)。

2.试验步骤

(1)取样。落轴时取全幅纱样约10cm,放入密封的铁桶中。

(2)称湿重。在天平上称纱样烘干前重W2

(3)烘干。将纱样放入电烘箱中烘燥(105℃,约1.5h)。

(4)冷却。将纱样迅速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15min。

(5)称退浆前干重W1

(6)计算浆纱回潮率(方法同前)。

(7)配退浆液。将烧杯中倒入700mL水,缓慢注入14mL稀硫酸[34%(21.9°Bé)]。

(8)退浆。将烧杯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水沸腾,再将纱样放入烧杯进行退浆,退浆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纱样,目的是保证退浆均匀以及将气泡释放以避免烧杯爆裂。

(9)检验。在退浆过程中用稀碘液指示剂滴在纱样上,如颜色呈蓝黑色或蓝色,说明浆料未退净,如颜色变为橙色(稀碘液本身的颜色)说明浆液已经退净。由于蒸发作用,退浆过程应补充水和硫酸。

(10)水洗并检验硫酸。将退净浆的纱样用水不断冲洗以去除残留的硫酸,用甲基橙指示剂检验,如果纱样的颜色呈红色,说明硫酸未洗净,如果颜色变为橙色(甲基橙的本色),说明硫酸已洗净。

(11)将湿纱样放入电烘箱烘至恒重(105℃,约2.5h)。

(12)将纱样取出,迅速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15min。

(13)称退浆后干重W0

(14)计算退浆率:

式中:J——退浆率;

W1——试样退浆前干重,g;

W0——试样退浆后干重,g;

β——毛羽损失率。

采用上式计算较为繁琐,可以将公式化简为:

其中,毛羽损失率系数F=1-毛羽损失率β(试验方法见本章毛羽损失率试验)。

3.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1)试验时的操作速度。如果操作速度慢,热的纱样将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2)退浆时间。退浆时间应当精确,如果退浆时间不必要的延长,会造成毛羽的损失过高,纱样退浆后干重W0减小,从而使退浆试验结果大于实际值。

(3)残余硫酸。如果纱样上残余硫酸未充分洗净,纱样烘燥时纤维将会产生炭化作用,退浆后干重W0减小,退浆试验结果将大于实际值。

(4)毛羽损失率。毛羽损失率的试验时间应和该品种的退浆时间相对应。

注:上浆率的测定也可采用称轴重计算法。

(二)氯胺T退浆法

该法适用于淀粉上浆的粘胶纤维经纱的退浆,也可用于PVA、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酰胺混合浆的退浆。

1.试验仪器及试剂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氯胺T退浆试液(配方:氯胺T 2g、硫酸铜0.1g、石油磺酸钠3g、烧碱3g、水1000mL)、稀碘液、淀粉—碘化钾溶液。

2.试验步骤

(1)以1g纱线30~40mL的比例配制氯胺T退浆液,将纱样放入退浆液中煮沸5min,其间要不停用玻璃棒搅拌以释放气泡,而后取出纱样,用清水漂洗,用稀碘液检验淀粉是否退净,再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胺T是否洗净,洗净后为橙黄色,未洗净呈蓝色。

(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

(3)淀粉—碘化钾溶液的配制方法:取100mL蒸馏水于500mL烧杯中,加热煮沸后,加入0.5g可溶性淀粉(预先将淀粉调成糊状),再煮沸5min,待冷却后加入10g碘化钾,储于棕色瓶中。

(三)清水退浆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纯PVA上浆的经纱的退浆。

1.试验仪器及试剂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碘—硼酸溶液(用于检验PVA)。

2.试验步骤

(1)以1g 50~80mL水的比例,将试样用清水煮沸30~40min,然后用温水漂洗2~3min,再换水煮沸10min。最后用碘—硼酸溶液检验浆液是否退净,如退净则显示黄色;如未退净,完全醇解PVA呈蓝绿色,部分醇解PVA呈绿转棕红色。

(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

(3)碘—硼酸溶液配制方法。取1.5mL 4%的硼酸和15mL浓度为0.01mol/L的碘溶液混合均匀,储于棕色瓶中。

(四)氢氧化钠退浆法

该法适用于聚丙烯酸酯上浆的经纱退浆。

1.试验仪器及试剂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2%的氢氧化钠溶液。

2.试验步骤

(1)将试样放入1g纱30~40mL比例配制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10min后取出,以清水漂洗纱样,洗净为止。

(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

三、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

1.浆液的浓度 浆液的浓度是影响上浆率的决定性因素,浆液的浓度越高,则上浆率越高。

2.浆液的黏度 浆液的黏度是控制上浆率的重要手段,浆液的黏度越高,被覆上浆增加(浆膜变厚),则上浆率相应增大,同时落浆率可能增加。

3.浆液的黏附力 浆液的黏附力越高,落浆率减少,上浆率有增加的趋势。

4.压浆辊的压力 压浆辊的压力越低,则压浆后浆液的在纱线上的余留越多,被覆上浆越高,上浆率越高;反之,压浆辊的压力高,则浸透上浆高,被覆上浆低,即压浆后纱线上余留的浆液少,上浆率低。靠近烘房的压浆辊对上浆率起决定作用。

5.压浆辊的表面状态 压浆辊表面弹性好、有微孔,将有利于浆液的吸附及压浆后浆液的二次分配,上浆率较高。压浆辊在使用过程中橡胶层表面会逐渐老化,弹性下降,应该每六个月到一年磨修一次,以保证上浆效果。

6.浸没辊的高低 浸没辊的深度大,浸浆区长,上浆率较高。但调节浸没辊的高低位置会恶化浆纱伸长,一般使其中心位置与液面平齐。

7.浆纱机的车速 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浆纱机的车速高,压浆后经纱上浆液的余留较多,上浆率较高。

8.经纱张力 经纱张力越高,经纱结构紧密,将不利于浆液浸透与吸附,上浆率较低。

9.浆液温度 一方面,浆液温度的提高,浆液分子的布朗运动加剧,有利于浆液的浸透,对上浆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浆液温度的提高,会加速浆液的分解,使得浆液的黏度降低,导致上浆率的降低。上浆率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上述两方面中的后者。

10.经纱的性质

(1)经纱表面毛羽较多(如气流纺纱),将有利于对浆液的吸附,上浆率较高。

(2)经纱的捻度较小,经纱结构相对松散,将有利于对浆液的吸附,上浆率较高。

11.纤维的性质

(1)纤维的吸湿性。亲水性纤维(例如棉、麻、粘胶纤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羟基,因而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对同样含有亲水性羟基的浆料(如淀粉、PVA、CMC等)有很好的亲和性,上浆率较高。

同理,涤纶纤维如采用淀粉混合浆上浆,则上浆率较低,所以应该采用对其有一定黏附性的PVA、聚丙烯酸酯上浆。

(2)纤维的表面性质是影响上浆率的次要因素。涤纶的纤维表面较光滑,不利于淀粉浆液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