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上海的母亲工业——上海纺织工业一百五十年回眸(代序)
上海,中国最大的经济都市,亦为最重要的工业城邑。其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宛若明珠,熠熠生辉于西太平洋海岸。
回首历史,本埠工业生产勃然而起,迄今已逾一个半世纪。
当今沪上工业门类众多,品种齐全,四顾华夏,固无出其右者。然追根溯源,若论随开埠而兴且绵延至今者,唯纺织工业也。
上海纺织树民族工业之大旗,开吾国工业文明之先河,当之无愧矣。
一
上海纺织业源远流长。
宋元以后,直至明清,在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和航运业一起,逐渐形成两根主要的经济支柱。以棉纺织生产、贸易为中心的市镇也不断形成。
元元贞年间,乌泥泾人黄道婆从海南带回捍、弹、纺、织之具,改革纺织工具和技术,教习乡亲“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织成美观实用的番布,推动了棉花生产和纺织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江南经济。1957年3月,我国杰出的纺织家黄道婆的墓园在上海县曹行乡修建完成。
明中叶起,棉花种植从乌泥泾一带向东、东北及东南高亢地带发展。明后期,农业生产形成了东棉西稻的格局。东部、东北部的上海、嘉定、崇明等县棉田占耕地一半以上。明中后期,棉纺织成为农家最重要的家庭手工业,并出现了先进的纺纱工具三锭纺车。万历年间,上海县30万城乡人口中有20万人从事手工棉纺织生产,整个上海地区年产棉布3000万~3500万匹。品种以原棉品种、质地分,有紫花布、白棉布、黄纱布;以棉纱粗细、织物紧疏分,有细布、粗布;以棉纱上浆方式分,有浆纱布、刷纱布;以布幅宽窄、长短分,有稀布、大布、小布;以是否经后整理加工分,有色纱布、印染布、踏踹布、白坯布;以纱的成分分,有纯棉布、混织布;以产地分,有七宝尖、龙华稀等。国内销售,北至九边、山陕、京师,南到江西、湖广、贵州、云南、福建、广东,以秦晋京边诸路为最大市场,稀布和标布销量最大。高峰年间,年输出棉布2500万~3000万匹,年贸易额白银500万~600万两。
清前期,除粮食生产外,植棉与手工棉纺织成为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棉田占耕地51%,年产皮棉约8000万斤。朱泾、吕巷、七宝、黄渡等地成为家庭手工棉纺织品的集中产地。清中叶,上海地区年产棉布4500万~5000万匹,大量销往东北、山东等地,紫花布等经广州口岸输出西方各国。高峰年间,每年向国内外市场输出棉布3500万~4000万匹,年贸易额白银700万~800万两。清前期发展染踹坊和染踹加工技术,生产印染布、踏光布。染踹坊主要集中于松江府城及朱泾、枫泾等地。松江府城染坊已能染红、绿、蓝、褐、黄、黑、紫7大类近40种颜色。清中叶,染踹业向东转移,集中于嘉定南翔及上海县城镇,有蓝坊、红坊、漂坊、杂色坊。
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手工棉纺织业就十分兴盛,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享有“衣被天下”的美誉。上海地区的棉布不但行销全国,而且和陶瓷、茶叶、丝绸一起,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这里生产的三棱布,幅宽三尺余,紧细若绸,连明朝的皇帝也用它制作内衣。棉布的品种,明代盛行标布,清代则畅销中机。18世纪以后,上海的棉布还大量转销欧美,外国人称之为“南京布”。19世纪初,英国每年输入的南京布多则80万匹,少则也有20万匹;运往美国的每年超过300万匹。棉布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分工。首先是纺与织的分离,出现了纺纱专业户;其次,轧花业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与此同时,纺织品加工也开始形成。明万历以后,有人取松江西郊所生产的尤墩布制作暑袜,被称为“尤墩暑袜”。上海、周浦则出现了生产手巾的手工业,名曰“高丽手巾”,远销辽东。专业的染坊以及专门加工外销棉布的踹布坊也相继出现。此外,纺织工具也开始有人专业生产而成为商品。七宝镇东街长约三百步,居民多制纺车出售,故名“纺车街”。另外还有“金泽锭子谢家车”等。
二
18世纪,英国创造了飞梭织造和罗拉纺纱,从而奠定了现代机器纺纱织布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使纺织工业的机械化、动力化更臻于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动力机器纺织工业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和欧美之间棉布贸易的流向。原来是中国棉布的买主,反过来成了向中国输出机制纱布的货主。特别是英国,输至中国的棉纱、棉布发展很快,1829年(清道光九年),英国输华的平织棉布为91万码,棉纱为50万磅;到了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输华平织棉布达1935.8万码,棉纱达448.5万磅,分别激增20倍和8倍。动力机器纺纱织布,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在输入中国时税额负担又低,因而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民族经济,使原本兴盛的上海城乡手工棉纺织业日趋衰落。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英商怡和洋行在沪开设的纺丝局建成开工。当时其拥有缫丝机100部,为外商在华开设的第一家动力机器缫丝厂。1881年(清光绪七年),丝商黄佐卿在苏州河北岸创建上海第一家华商缫丝厂——公和永缫丝厂,有缫丝机100部,次年开工。但当时的缫丝厂主要是加工厂丝,供应出口,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1878年(清光绪四年),前四川候补道彭汝琮上书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和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请求批准他设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并提出了设厂计划。李鸿章当即批准,并派郑官应和彭共同操办建厂事宜。李鸿章还为织布局奏请了专利和减税两项特权:一是规定“10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二是规定将来产品在上海就地销售免税,运销内地也只要在上海新关完税,概免沿途税厘。直到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坐落在杨树浦黄浦江边、占地三百余亩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才得以建成开工。织布局开工后,营业兴隆,仅织布部分的利润“月可一万二千(两)”。纺纱部分还要多。然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九月初十,因清花间起火,延烧全厂,投产不到4年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全厂房屋货物用具等,靡有孑遗”,全部损失不下70余万银两。上海机器织布局被焚后,同年11月,李鸿章鉴于机器纺织仍是“开拓利源,渐敌洋产”的有效办法,又命天津海关道盛宣怀会同上海海关道聂缉椝负责筹集款项,官督商办,恢复织布局。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8月,新建的拥有棉纺锭64556枚、织布机750台的华盛纺织总厂即部分开工投产。
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工投产以后,尽管有“十年以内……不准另行设局”的规定,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仍有不少权贵创办的纺织厂纷纷建立起来。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上海道台龚照瑗创办的华新纺织新局开业。1894~1895年(清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先后开了裕源、裕晋和大纯3家纱厂。至此,上海共有民族纺织厂5家,拥有棉纺锭约13.4万枚,织布机800台。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后道各个加工工业,包括印染、针织、毛巾被单、制线织带以及毛纺织印染和丝织业的发展。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上海创建云章袜衫厂(后易名景纶衫袜纺织厂),采用从英、德引进的机器生产大小网眼汗衫。上海近代毛纺织工业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是郑孝胥创办的日辉织呢商局,但第二年即因市况萧条而告停业。1912年(民国元年),上海建立了启明染织厂,开创了中国丝光、染色工艺之先河。同年,由沈九成等三人创办的上海三友实业社开业,最早生产熟纱毛巾和独幅被单。1913年(民国2年),上海建成了第一家电机袜厂——锦兴袜厂。上海的机器缫丝业建立较早,第一家动力机器织绸厂,则是1915年(民国4年)建立的肇新绸厂。1921年(民国10年)聂云台、荣宗敬等人创建中国铁工厂,专制纺织机械。次年,大隆机器厂仿照日本丰田式产品,试制出织布机。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特权,外资纷纷进入上海纺织业。1896~1897年(清光绪二十二、二十三年),美商鸿源纱厂和德商瑞记纱厂,英商老公茂、怡和纱厂相继在上海开工。1902~191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元年)间,日商也先后在上海开设上海纺织、内外棉和日信3家纺织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外商在上海共拥有棉纺锭33.9万枚,织布机1986台,占上海棉纺锭总数的70.50%。英商最多,日商次之。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国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锐减,因而纱、布价格猛涨,再加上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上海的民族纺织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众多实力雄厚、作为民族工业代表的企业在此期间开办或得到发展,其中包括荣宗敬、荣德生的申新纺织厂,郭乐、郭顺的永安纺织厂等。同时日本的内外棉、丰田纺织、钟渊纺织、东洋纺织、伊藤忠商事等大公司也先后在上海设立了内外棉、丰田、大康、东华等纺织厂近20家,还兼并了美商等创办的纺织厂,在上海的外资纺织工业中形成了优势。据1922年(民国11年)统计,当时上海的棉纺锭已达175万枚,其中民族资本的棉纺锭为77万枚、日资72万枚、英资26万枚。
1930年(民国19年),上海纺织工业的主体部分——棉纺织业达到了228万锭的规模,并且形成了配套行业比较齐全的一个系统,纺织工业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产业部门,也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但是,在上海的棉纺织厂中,日本几家大公司所设的棉纺厂拥有棉纺锭115万枚,占上海全部棉纺锭的一半以上。
1931~1945年,上海纺织工业历尽坎坷磨难。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中国民族资本纺织业失去了一个重要市场。一·二八的炮火,又使上海纺织工业受到了很大破坏。1933年(民国22年),日本侵略势力侵入华北大片土地。他们一方面在天津、青岛等地新建纺织厂或吞并中国的纺织厂;另一方面又采取跌价倾销垄断棉花等手段,企图挤垮中国民族纺织工业。上海的民族纺织工业深受其害,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大批企业被迫停工或减少开工班次。仅申新系统各厂就有4家厂停产。1937年(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处于战区的20多家民营纺织厂受到严重破坏,损失棉纺锭、织布机占民族资本棉纺织设备总数的25%和35%。少数地处租界的纺织厂,虽曾在短期内出现畸形繁荣,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工厂棉花来源断绝,交通阻隔,纺织品销路锐减。两年后,日伪又对纱布实行强制收购,上海的纺织工业陷入困境。
1945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管了所有日资纺织企业。在上海就有日资棉纺织厂18家以及毛纺织、印染等工厂18家。这些工厂由同年12月组建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统一管理,隶属于国民政府经济部。总公司设在上海,并先后在天津、青岛、沈阳等地设立了分公司,这是官僚资本控制的中国最大的一家工业企业。至此,上海的纺织工业就其资本的构成划分形成了三个系统:官僚资本的纺织企业,即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各厂;民族资本的纺织企业,其中也有一些资本雄厚、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如荣氏的申新、郭氏的永安、刘靖基的安达、刘鸿生的章华和蔡声白的美亚等公司;外国资本主要是英商的纺织企业,所占比重极小。抗战胜利初期,由于原棉缺乏,电力不足,资金短缺,纺织企业的开工率一般只有50%左右。1946年(民国35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政府在“美援”的支持下,大量进口廉价美棉,上海的纺织工业曾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是,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上海纺织工业再度陷入困境。
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动力机器棉纺织厂,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的近代纺织工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1949年上海解放时,上海纺织工业共有企业4552家,作为纺织工业主体的棉纺锭已达243.54万枚。对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动力机器纺织工业的创立要晚100年左右,而且发展速度也是缓慢的。但是,一个城市在60年的时间里,形成这样大的规模,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三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952年年底,上海要完成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历史任务,实现旧上海向新上海的转变。其间,政府采取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上海面貌大变。1949年5月29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及其在上海的所属各厂:棉纺织厂18家(有棉纺锭90.01万枚,织布机17535台),毛纺织厂5家,印染厂6家,绢纺厂1家,针织、机械、线带等厂5家,把官僚资本所有的纺织企业变为国家所有的纺织企业。由于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接管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上海解放3天后,中纺公司所属企业就大部分恢复了生产。上海解放时,民族资本纺织业拥有棉纺锭139万枚,占全国总锭数的27%,占上海总锭数的60%。解放初期,政府需要帮助民族资本纺织企业克服原料匮乏、资金枯竭、销售呆滞、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等困难,通过紧急调配原料,组织收购成品,以及调整公私、劳资和产销关系,使之逐步恢复元气,正常生产。到1950年12月,上海民族资本纺织企业的棉纱月产量达到1.15万吨,为年初1月产量的208.9%,并创造了抗战胜利以来民族资本纺织企业棉纱月产量的最高纪录。民族资本纺织企业的迅速改观,使很多资本家消除了顾虑,增强了信心,因而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外或港澳地区调回了物资和资金。据统计,上海22家民族资本纺织企业,在这段时间里,共调回港币148万元、美金9万元、英镑3.8万镑、棉花近1100万磅,还有其他各种物资。1950年起,按照“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精神,结合组织生产自救,贯彻自愿原则,着手组织手工纺织业的生产合作社。头三年,主要是重点试办,积累经验,至1952年年底,共组织生产合作社21个,职工2442人。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纺织工业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对民族资本纺织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变革。1954年9月,国家颁布关于棉花计划收购和实行棉布统购统销的法令。这样,国家通过掌握供和销这两头,使民族资本纺织企业日益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坚持做到任务分配合理,核定工缴合理和利润分配合理,既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也使得资本家有利可图。据1955年调查,上海全市私营纺织企业分配给资本家的红利达1592.8万元。1953年6月,上海市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纺织业分别设立针织和棉织两个联社的筹备处,以加强对手工业合作化的领导。同时,建立了手工业供销业务机构,负责对个体手工业纺织户的原料——棉纱核配和成品收购。到1956年年底,上海已有针棉织手工业劳动者17334人参加了各种组织形式的合作社,占应参加总人数1.8万人的96.3%。1966年,结束对民族资本家支付定息,集体企业也按行业统一归口管理。
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对民族资本企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手工纺织业走上合作化道路,其间总共用了不到7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
1958~1965年,上海工业重点放在建设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上。1960年8月,上海纺织为支援仪表电子和精密机械工业,申新二厂、永安三厂、鼎信(鼎新和崇信)、恒大、恒通5家棉纺织厂厂房,连同职工12204人转业划归上海仪表电子和精密机械行业,分别改建为上海无线电一、二、三、六厂和微型电机厂、微型轴承厂。同时,上海纺织着手发展化学纤维行业。1958年3月,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开始筹建。翌年10月建成投产,抽出国内第一根腈纶丝、锦纶丝,并先后试纺出锦纶66、涤纶长丝、醋酸纤维和锦纶1010综丝。1961年9月,中国第一家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采用浸压粉联合机工艺的粘胶纤维厂——安达第一棉纺织厂化纤分厂(后为上海第十二化学纤维厂)建成投产,年产3400吨。以后,上海第二十三、第三十二棉纺织厂转产化学纤维,分别改为上海第十一、第五化学纤维厂。1960年5月,因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煤炭供应不足,发电量减少,上海纺织一批工厂被迫停工。自1963年起,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纺织工业有了恢复性增长。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纺织的所谓“革命”、“造反”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王洪文等“造反派”在1966年11月制造“安亭事件”,致使沪宁铁路运输中断30多小时。1967年1月“造反派”又发起“一月夺权”,成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上海纺织的经济建设在“文化大革命”中虽受不利影响,但仍有增长。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技术改造的重点转移到品种开发上。当时具有滑、挺、爽等特点而深受群众喜爱的涤/棉印染布(的确良)从无到有,迅速增长,70年代,涤/棉印染布产量达到3亿多米。1976年协新毛纺织厂用特殊工艺成功制作了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寿衣面料。中长纤维仿毛织物和涤纶长丝的仿丝绸织物生产也在70年代期间得到了发展。原料结构上,由使用单一的天然纤维到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产品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促使上海纺织工业跃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上海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1月中旬,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党委派出第一批工作组,进驻上海第十七、第三十棉纺织厂等七个重点单位,后增至164个工作组,调整和整顿了各级领导班子。通过整顿,恢复了上海纺织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产量和质量,经济得到发展。是年,上棉三十三厂(原嘉丰棉纺织厂)被命名为上海市大庆式企业。1977年4月,该厂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四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上海纺织工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上海纺织工业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换的经济体制改革。
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入手,到1980年国家经委和财政部批准纺织局试行全行业的全额利润留成;从1984年上棉十七厂的“四配套”改革,到承包经营、放开经营;从1982年建立全国纺织系统第一家工贸结合的上海手帕进出口公司,到推行双线承包、出口代理制,进而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从1979年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到贯彻执行“三个条例”,推行厂长负责制,到实行公司制与法人治理结构;从1980年在中国纺织机械厂率先试点劳动合同制,到1984年纺织国有企业由社会招收的新进职工全部为合同工,企业分配也全面实行“工效挂钩”的改革。
1979年,上海第五丝织厂与日本神荣株式会社达成全市首个补偿贸易协议,正式拉开了开放搞活的序幕。至1990年上海纺织工业局共签订补偿贸易项目41项,引进设备总金额4082.57万美元。1981年创办的沪港合资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系统中第一家合资企业。1984年创办了全市第一家境外开办的合资企业——申达制衣厂。1979年上海毛麻工业公司和南汇合办大治河毛纺厂,首创工农合作、国企联营企业。至1987年纺织局与市郊联营办厂达到242家。1981年,上海丝绸工业公司和四川省茧丝绸公司联合,以技术服务方式换取丝织和绢纺的原料。至1986年,纺织局和苏、浙、皖、鄂、川等省共建立联合企业99家。
进入80年代,上海纺织工业加大了老厂技术改造的力度。1979年之后的10年中,上海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计41.1298亿元,引进各类设备196项,耗用外汇1.5亿美元,建立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样板生产线和样板车间,企业管理上了台阶。1988年10月,上海纺织工业局共有36家企业获得国家二级企业称号。1989年12月,上棉十七厂获首批国家一级企业称号,以后上海第二衬衫厂、上棉二十八厂、上海二纺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一级企业。其间,上海纺织共有38个产品获国家金质奖、100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嘉丰、二纺机等4家企业获得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
这一时期上海国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1981年上海市服装工业公司划归上海市纺织工业局管理,从而形成了从纤维到纱、布再到服装、家纺等最终消费品的完整产业链。80年代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每年棉纱产量始终保持在38万~40万吨,棉布产量保持在15亿~16亿米;印染布产量保持在10.18亿~16.66亿米;针棉织品折合用纱保持在10万吨左右;呢绒产量保持在3000万米左右。经济效益也不断提升。1981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实现利润30.1亿元,税金13.09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上海纺织业创利居全市各工业部门之首,被誉为上海的“摇钱树”。从业人员也是上海工业各类产业中最多的,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常年职工人数在50万~55万。同时,上海商办纺织企业发展迅猛。1988年“古今”内衣创立了民族品牌;1989年恒源祥将自己的老招牌“恒源祥”和“小囡”牌作为绒线商标注册;“开开”也步入扩张阶段,后组建成股份公司并上市。
进入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产业结构的排列顺序由“一、二、三”调整为“三、二、一”,上海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1992年起,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先后组建了二纺机、联合实业、申达等9家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又有联合、联华、中纺机、二纺机和三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准发行B股。1993年,市纺织局被列为上海市首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组建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995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改名为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同时撤销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建制。从1995年起,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先后开展股份合作制试点,并尝试职工持股会和试行经营者群体持股改革。1997年,埃通电气成为全市第一家经营者持股单位。1998年,上海纺织控股公司开始进行债转股改革。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企业员工从固定工到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企业实行了自主分配,对经营者实行了年薪制,部分企业实行了期权与期股激励。20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工业出口创汇已由专业外贸出口转向自营出口为主的新格局。
1993年,上海纺织利用外资工作突飞猛进,共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79家,为历史上数量最多的一年。1994年6月,全套引进德国吉玛公司的联吉一期年产7万吨聚酯项目,这是市纺织局利用外资最多的项目。这一年也是市纺织局利用外资资金额最高的一年,总投资为2.9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金额为1.46亿美元。1990~1999年,上海纺织工业局、纺织控股公司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240家。据1997年统计,纺织控股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51.32亿元、利润1.08亿元、税收1.34亿元、出口创汇3.05亿美元,分别占全公司的25.3%、36.6%、21%、26.7%,成为上海纺织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以“名牌、名厂、名人”为核心,推进发展和资产重组。1994年11月18日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它以上海针织九厂为龙头,以其“三枪”品牌命名,由著名企业家苏寿南领衔。同年,市纺织局推出“品牌战略”,通过层层遴选,从800多个纺织品牌中先后评选出三枪内衣、海螺衬衫、凤凰毛毯、民光被单等30个品牌作为上海纺织著名品牌向社会推荐。1997年这30个纺织品牌的产品销售收入净增14亿元,达到43.62亿元,同比增长47.17%,占纺织控股公司销售收入的18.78%。20世纪90年代,上海纺织出现了二纺机、三枪、二毛等全国性的先进典型。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开始,随着市场化进程和城市功能的逐步转变,上海国有纺织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调整期。上海纺织的丝绸、织布、棉纺、毛纺等初级加工行业逐步退出。1998年,中国纺织业三年销毁落后纺锭一千万枚的攻坚战在上海敲响第一锤,国企“突破口”战役由此打响。经过以退出和收缩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海纺织国有企业规模有了很大的收缩,产业转型开始启动。
上海纺织行业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从兼并重组开始。从1991年起,针织九厂连续6年兼并了7家亏损企业,创造了“优势扩张、兼并出效益”的经典案例。1994年,上海第二织带厂成为全市首家实施破产的国有企业。此外,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市政动迁、三废拔点,以及放小属地、国资整体划转等,纺织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
1993年,市纺织局以棉纺行业为试点,拉开了劳动力结构大调整的帷幕。1994年10月成立了上海纺织劳动力置换分公司。1995年纺织女工当空乘服务员的“空嫂效应”刮起了“再就业”旋风。1996年7月,纺织再就业服务中心率先成立,进行了大规模的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据统计,纺织企业在册职工人数从1988年的55.16万到2000年年底的11.27万,净减员43.89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有纺织企业的调整退出,外商独资企业进入,民营纺织企业发展,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外省市的纺织企业纷纷将总部迁往上海。1998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都市型工业,上海纺织非公经济出现了区域化的发展趋向。区域纺织一般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做大在新世纪。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金山区内已开工纺织服装企业599家。奉贤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集中在金汇镇、四团镇和青村镇,其显著特点是出口导向型。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的纺织企业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44家企业中有34家是外商投资企业。
进入21世纪,国资国企改革进入开放性、市场化的攻坚阶段,科技与时尚是上海纺织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在十多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上海纺织控股公司确立了科技与时尚、走高端纺织之路的发展理念,开始了以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求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努力使纺织制造业向高端提升、向制造业后续服务价值链延伸,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纺织业,逐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科技与时尚相辉映的高端纺织产业的新格局。上海纺织控股公司逐步转型成为一家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牌营销和进出口贸易为支撑、以先进纺织制造业和时尚产业为依托、拥有较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纺织控股公司积极推进从传统纺织制造业向产业用品、新型功能型化纤等高端制造业的转型。把产业用纺织品业务作为公司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形成了以汽车内饰纺织品为主体、新型膜结构材料为代表的业务群。抓住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扩张步伐,积极布点全国,相继在各地建设了一批配套企业,使汽车内饰业务成功嵌入我国整车制造的大产业链中。上海汽车地毯总厂拥有汽车地毯年生产能力70万套,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地毯生产企业。汽车地毯一、二次配套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汽车内饰产品占国内针织内饰顶篷面料市场的30%以上,汽车安全带年产1.3亿米,市场占有率达40%,成为国内最大、档次最高、品种最全的汽车纺织品配套供应商和服务商。2002年投资1.5亿元成立的上海申达科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宽幅PVC复合材料的生产商,其宽幅膜结构产品年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提供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场馆三分之一以上的新型膜结构材料。积极培育以高科技、差别化和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功能性化纤,着力解决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一批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纤维为原料的新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并在体现国家战略、打破国际技术壁垒和垄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投资1.4亿元组建的上海里奥纤维发展有限公司,在2006年2月成功纺出第一束Lyocell纤维,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家拥有绿色环保纤维——Lyocell纤维生产能力的公司。2006年投资1.76亿元组建了上海特安纶纤维有限公司,其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耐高温纤维领域的空白。
传统纺织制造业经过技术创新、基地外移、产业提升,保留了三枪、海螺、德福纶化纤、申安纺织、大丰纺织和华钟袜子等一批较有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的企业。2002年1月28日,三枪工业城建成投产。从单一针织面料制造转型为集针织、漂染、成衣加工、研发设计、物流仓储为一体的格局,针织面料年生产能力达1.8万吨,针织内衣年生产能力达6000万件/套。不仅生产三枪牌、鹅牌、菊花牌等民族精品,也为国际知名品牌法国鳄鱼、日本美津浓、美国POLO等提供高档面料。2005年由龙头股份投资1.2亿元,在上海嘉定区马陆镇扩建海螺服饰生产基地。海螺旗下生产内销和外销衬衫、西服、时装、职业服的工厂相继入驻,年产能达300万件衬衫、30万套西服和30万件休闲服。
纺织控股公司积极构建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的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以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为载体,先后对6家研究院所和6个中心的科研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搭建了信息情报、标准检测、研发项目、成果转化4个平台和5家国家级检测机构。2010年,集团又在纺研院新建了一幢20层、2.7万平方米的科研综合大楼,形成了以科研、信息、设计、检测、工程、试验为一体的紧密型科研结构,进一步壮大了纺研院作为中央研究院的实力。
纺织控股公司积极推进从纺织制造业为主向国际贸易、品牌营销和时尚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转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纺织控股公司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外贸中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纺织与非纺织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内贸与外贸并重、传统地区与新兴地区并重、自营和代理并重,实现外贸发展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5年来,公司外贸每年的销售和利润均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至2010年,以41.8亿美元的进出口额排名中国纺织企业第一位,公司的外向度达到了75%,实现了传统纺织业态的根本转变。
1995年,由纺织控股公司为主承办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首次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正式起步。2003年10月开始举办的上海时装周,以“汇聚融合、引领潮流——时尚让生活更精彩”为主旨,以“国际、平台、专业、盛会”为定位,经过精心打造,不但成为了国际著名服装和设计师品牌进入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本土原创设计、品牌扶植和推广并走向国际的有效平台。从2008年开始,上海时装周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依照国际主流时装周惯例形式,于每年4月和10月举行秋冬、春夏两季作品发布。在新世纪里,纺织控股公司为打造第六大国际时尚之都,有42家工业企业华丽转身,M50等12家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牌,获得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称号,占全市的14.80%。蓬勃兴起的时尚园区建设,再加上时尚教育、时尚媒体以及各类纺织会展的举办,大大促进了上海的时尚氛围。至2010年,90%以上的国际著名品牌已进入上海。与此同时,纺织控股公司积极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加大品牌创新的力度,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渠道建设和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长期保持市场美誉度的三枪、海螺和民光等民族品牌进一步焕发新的光彩,三枪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Prolivon”等原创品牌扎实起步,展现了崭新的形象。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复苏,自主品牌的创建,也丰富了上海的纺织服装市场。
纺织控股公司积极推进从行政色彩较浓的管理体制向市场化、实体化和集团化运作转型。2001年,纺织控股公司先后与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协议,成立了多元投资的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龙头、申达等上市公司又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2010年上实国贸集团加盟上海纺织控股公司。通过产业链的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总部功能不断完善,集团整体优势、协同效应不断显现。
进入21世纪,上海的非公纺织企业已逐步成为上海纺织工业的主体。从2001年起,上海市政府通过政策聚焦,支持区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称作“一区一品”。长宁区拓展服装会展业、虹口区拓展箱包业、杨浦区拓展家用纺织品商贸业、静安区拓展时尚服饰业等。上海中心城区在功能定位上各有侧重,主导产业上水平分工,特色产品上做深做强,形成了区域纺织经济特色。一批非公纺织服装企业,如美特斯邦威、嘉麟杰、罗莱家纺等成功登陆深圳A股市场,成为行业领跑者。同时,发展总部经济已成为上海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上海的纺织服装企业总部包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以美国杜邦和德国巴斯夫为代表。外省市知名纺织企业总部迁往上海的有浙江宁波的杉杉、雅戈尔集团、江苏常熟的波司登(品牌运营总部)、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安莉芳(上海)有限公司、欧迪芬国际集团等企业。
五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金梭银梭弹奏着手工纺织、机器纺织、现代纺织一波三折的发展旋律;经纱纬线编织着一个半世纪以来动力机器纺织出现后的一幅又一幅华丽篇章。综观历史,纺织工业已从衣被天下逐渐走向支撑经济、辅建城市、反哺社会、惠及民生的伟大事业。尤其融入科技与时尚后,纺织从衣用、家用发展到农用、车用、船用、医用、工业用、建筑用、航空航天用……触角遍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
上海纺织工业是申城当之无愧的母亲工业!
上海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发祥地,并引领中国纺织进入近代动力机器纺织时代。1861年,英商怡和洋行在沪建成纺丝局,为外商在华开设的第一家缫丝厂。1889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几经周折建成开工,开创了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新纪元。从清末到民国,纺织工业一直是上海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产业部门,也是全国最大的近代纺织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上海纺织工业被称为“摇钱树”,最高峰时,上海市的棉纺锭占全国棉纺锭总数515.7万枚的47.23%,号称“半壁江山”。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中纺织、轻工、重工三者的比重:纺织占62.4%,轻工占24%,重工占13.6%。从1949年到1993年,上海纺织工业系统的累计总产值达632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实现利税806亿元,出口创汇约280亿美元。利税占全市地方工业的14%,产值占12.7%,出口创汇占上海口岸出口值的16.3%,占地方工业出口值的25%,均居各行业之首。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纺织工业一直雄踞上海第一支柱产业,产值和利润一度占上海工业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上海纺织工业为国家、为上海的发展做出了无私奉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纺织有各类纺织厂86家“连人带马”迁往全国各地,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20个省市区,以发展全国纺织工业。上海纺织无偿拿出了市区7个棉纺织厂转产仪表电信和精密机械工业,发展上海新兴工业。建设金山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时,市纺织局根据需要,无条件地抽调了各类干部900余人予以支援。上海纺织还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先后承担了对亚、非、拉地区13个国家援建棉纺、织布、印染、毛纺、针织、线带等32个企业的光荣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纺织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家合资企业;第一家工农合作、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第一家工商结合(线带)、工贸结合(手帕)公司;第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第一家再就业服务中心等。为改变上海城市面貌,上海纺织工业甘当垫脚石。昔日市区老厂房变身大型绿地、学校医院、居民小区、高档商务楼宇等。为了浦东开发、城市发展和轨道交通、旧区改造、三废治理、世博会召开等重大工程的需要,不少纺织企业或关停或动迁。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世博局办公大楼等原址都是纺织工厂。
上海纺织工业亦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为职工就业、稳定民本,功莫大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纺织女工的工资可养活一家人。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了缓解上海突出的就业矛盾、解决回城知青的工作安排,纺织企业大力安置,三年间每年递增2.5万人。还建立了24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专门安置回沪知青9057人。1988年,上海大批街道集体企业濒临倒闭,纺织企业吸纳了2.2万名30多岁的大龄集体职工。90年代初,为了执行知青子女回沪就读及工作的政策,纺织企业又接受了近万名回沪知青子女进厂。上海纺织工业曾是上海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一个工业部门,最高时达55万人。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再就业工程,轰轰烈烈、平平安安,在史无前例的纺织大调整中40多万职工安全转移,确保了上海的稳定。
上海纺织工业自1861年起,时至2010年,历经150年仍然生机勃勃。2010年全市纺织企业有5099家,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1992家,职工30.86万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可比价)909.75亿元,利润总额65.18亿元。出口185.09亿美元,进口34.84亿美元。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20户,在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377户。以上海纺织控股公司为代表的国有纺织企业,通过转型带来长足发展,制造业向高端提升、向后续服务价值链延伸,打造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纺织服务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有关资料统计,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2011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20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11位,中国对外贸易企业500强排名第54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百强企业第3位,上海市百强企业第25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榜首。上海的非公纺织企业已逐步成为上海纺织工业的主体,出现了一大批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纺织国际品牌、总部经济、设计营销云集上海,纺织服装市场一派繁荣,是支撑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门类。
1996年5月30日,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上海第一棉纺织厂听取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汇报工作时说:“上海纺织工业是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的摇篮之一,对中国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起过历史性的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纺织工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利税大户,至今仍是出口大户,又是上海吸纳劳动力的大行业,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过历史性贡献。”这是对上海纺织工业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壮哉!上海纺织工业;
伟哉!上海纺织工业。
悠悠岁月里,辛勤耕耘,用仓廪和乳汁作养赡,哺育众生;
煌煌世纪初,凤凰涅槃,以科技与时尚为双翼,振翅冲天!
历史,铭记了上海纺织,
未来,期待着上海纺织。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志·纺织业卷》编纂委员会主任、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