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孩子哭闹时,父母毫无回应会把孩子逼入绝境

2019年4月,一名27岁的妈妈带着三个孩子跳河溺亡的新闻让所有人都痛心不已。这位母亲是有多么绝望,才下得了这么大的决心,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走啊!

她在遗书上写道:

我不是一时冲动,因为我真的承受不住了。

这几年来,我真的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曾经无数时候,我都想自己一个人离开算了。

尽管这样,没有谁真正体谅过我。

每次有什么事,都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的存在给每个人都造成了负担……每个人都辛苦……

我不敢妄加揣测,但从字里行间以及后续的综合报道中,还是能想象她生前的生活:一个非常年轻的妈妈,每天围着三个孩子转,睡不好觉,为生病的孩子忧心、烦神。哪怕这样,她还是会遭受身边人的质疑:为什么你带的孩子总生病?

也许其间也有“好心”的劝告:“当妈都是这样过来的,谁都不容易……”“我们也很辛苦,不只是你……”

我相信,在选择这最后一条路之前,她一定努力寻求过其他的帮助,比如:寻求别人对她深深的理解或关心。但也许最终,她尝试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没有谁真正体谅过我。

她承受了巨大的苦楚、委屈和精神压力,但没有人真正地“看见”、理解或体谅过她,于是她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发出呐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知道我有多绝望?

丈夫得知消息赶来后捶地痛哭、伤心欲绝。是的,妻子的绝望,这次他痛彻心扉地感受到了。可惜,逝者已逝。

有心理学家认为,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两个最基本的诉求:活出自我,以及在人际关系中被对方看见。曾经,我们向这个世界发出过无数次渴求的呼喊,可如果得到的都是被忽略、被否定,我们就会倾向于封闭自我,乃至陷入绝望。

有人说,现在的人心理素质太差了。我不这么认为。或许只是因为她得到的爱与理解真的太少了,少得可怜。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都渴望被“看见”

生活中,因为没被至爱之人“看见”、理解,于是不断用负面行为表达自己想法的事情也常常发生。最常见的就是夫妻吵架,有时女人气得失眠,男人却倒头大睡,最后往往就会演变成长时间的“冷战”,或是女人气到离家出走。

这就是没被“看见”和理解时,希望借助“更严重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委屈与难过。

其实,孩子也一样。可通常,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却很难感同身受。

记得一次,我去朋友家玩,他儿子刚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哭丧着脸,又捶桌子又扔玩具。这一幕正好被爷爷撞见。爷爷过去就劈头盖脸地责备孩子:“你干什么啊?发什么脾气?我看你这孩子现在脾气是越来越大了!”

孩子听到责备,越发生气,瞪着小眼睛怒气冲冲地看着爷爷。妈妈见儿子这样没礼貌,也开始训斥起来。最终,最初一个小小的不良举动,发展到了孩子气得用头撞墙。

你说他不知道疼吗?他当然知道,可他心里的痛远比肉体的痛更加强烈。所以他用这样的行为表达:“我很生气,我很委屈,请你们不要再骂我了!”

通过询问和倾听看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看到孩子这样歇斯底里地发泄情绪,很多时候,我们会做出评判:这个孩子的坏脾气真是无可救药,我必须好好纠正他!要不长大了更是没法管!

可所有的情绪都有来路,哪怕它的来路在你看来不可理喻。

细想一下,孩子最开始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到刚刚的故事,爷爷阻止了男孩继续伤害自己,可男孩已哽咽地说不出话来。我在一边轻声问:“你刚刚回家为什么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

他抹抹眼泪,一边抽泣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和球球玩……他的玩具坏了……他偏说是我弄的……可我没有!球球的妈妈还过来说我……可我真的没有!”说到这里,他伤心地大哭起来。

在一边的朋友恍然大悟,语气也变得关切起来,但还是带着一丝责备:“那你应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啊!你什么都不说,就在那里捶桌子、扔玩具,这样对吗?”

是啊,这就是我们常常不能对孩子感同身受的原因。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相对于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更习惯直接将情绪诉诸行动。在父母面前,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话语权,还没来得及为自己辩解,就淹没在大人的责备与教导中。他们愿意在我们面前表露更多的负面情绪,而非在别人面前,那是因为他们更信任我们。

可遗憾的是,我们未必懂他们。有时,就好像两个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一起交流,本来就困难重重了,可能力更强的人还偏偏要求能力弱的人来学会自己的语言。

这时候,不妨让我们俯下身,试图去理解这个孩子吧!

询问和倾听是一种应对这种情境的办法,这需要我们绕过现象看到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当我们做这个动作时,我们就能“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孩子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用负面行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通过反映性回应向孩子传递“我试图理解你”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在面对这种情境时还可以应用一种办法,它也是儿童游戏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叫作“反映性回应”。注意,是“反映”,而不是“反应”。

反映的意思是,我们要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孩子的所有。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用语言来反映孩子的行为、想法、需求、愿望以及情绪。

比如:

你看起来很生气,你踹桌子,又扔玩具,你的眼圈都红了;

你很想吃糖,我的拒绝让你感到很难过,还有点无助;

你笑得很开心,我猜你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很不错;

……

当我们这样说时,孩子多半就感受到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了。即使我们说错了、猜错了,那也没关系,孩子会主动纠正我们。关键是,我们的姿态在向他传递:我试图理解你,我很在乎你!

在儿童游戏治疗中,游戏治疗师会大量地使用“反映性回应”技术描述孩子玩游戏时的动作、孩子可能的想法及情绪,等等。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地关注孩子的一切,本身就是对孩子内心的滋养与疗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使用这种技术。

电影《找到你》的片尾跳出的一段字幕,让我印象深刻。影片中,怀孕的保姆孙芳坐在自家院子的长椅上,一边温柔地抚摸着肚子,一边轻声对着胎儿说:“孩子,妈妈要把最好最好的都给你!”抬起头,她眼神安定,对未来怀抱着无限憧憬……

这大概是每位母亲的心声。

可我时常想,世间美好的东西那么多,究竟什么才是“最好最好的”?

如果回到孩子的两大基本诉求来看,这个问题就有解了。那就是,为你的母亲,我全然地看见你,尽我所能地理解你,然后不带任何预设地支持你,让你活出自己最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