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装病
在三国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曹魏一方上演了一场祸起萧墙的政变剧,这场政变剧的主角是三国后期的司马懿。司马懿是个很有心计的老狐狸,当年在街亭打败马谡后,逼迫诸葛亮使出空城计退兵。司马懿尤其善于上演装病的桥段,司马的演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大概是司马懿与生俱来的本领,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跟曹操玩过这一套。
在曹操刚掌权的时候,司马懿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于是曹操征召司马懿来朝廷做官。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曹操的干爷爷是宦官),很耻于到曹操控制下的朝廷做事,但是此时曹操的权势正如日中天,曹操是司马懿无论如何也得罪不起的人,于是司马懿就装病,对外宣传说他患有风瘫病,只能卧病在床,自然也是没法出来做事了。曹操怀疑司马懿是有意推托,就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中假装要刺死他。面对刺客的利刃,司马懿并没有被吓得跳起来,而是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眼珠子乱转,脸上露出很恐惧的神情。刺客这才不得不相信他是真的得了风瘫病,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
尽管这一次瞒过了曹操,但司马懿知道曹操确实不好糊弄。果然,曹操还是怀疑司马懿不大老实,他放出狠话,要请司马懿去吃牢饭。司马懿很害怕,再加上随着曹操地位的不断巩固,跟随他的前途越来越看好。于是司马懿再次找人对外宣称,他以前确实有点贵恙,不过现在已经完全好了。所以等曹操下一次征召他的时候,他就不再拒绝曹操的任命了。
自接受曹操的征召之后,司马懿就走上了仕途,先后在曹操和曹丕手下做事,兢兢业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被委以重任,官越做越大。到了魏明帝即位后,司马懿历经三朝,在魏国已经是元老级别了。他抵御西蜀,平定辽东,功勋卓著,受到曹魏三代君主的特别恩遇。魏明帝曹睿驾崩之前,将后事托付给了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魏明帝驾崩后,太子曹芳继位,任用司马懿为太尉,曹爽为大将军,作为托孤大臣的司马懿和曹爽,最初倒也能和衷共济,但是后来产生了矛盾。而且无论是才干还是资历,曹爽跟司马懿都没有可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人争斗的最终结局。
▲ 空城计
曹爽成为大将军后,网罗了一批帮闲式的人物,曹爽不辨贤愚,把他们都当做心腹亲信。这些人总是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落到旁人手中!”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以小皇帝曹芳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这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太尉掌管兵权,太傅却没有什么实权,司马懿的兵权就这样被一纸升迁诏书给夺了去。排挤了司马懿之后,曹爽将他的兄弟和党羽都安插到重要的岗位上,从此大权集中在曹爽的手里。
司马懿的大权被人夺去,他不动声色,好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他不但没有因为兵权无辜被夺而有什么不满的表示,而且还对外宣称,他老迈多病,无心政治,只想在家养病,并向朝廷请了病假。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了,这正合他的心意,他早就盼望这老儿早日归西,免得跟自己分权。虽然,司马懿对外宣称他病得厉害,但是曹爽毕竟有点不放心,于是曹爽派他的亲信李胜去“探病”,实际上就是去看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病了。当李胜走进司马懿的卧室之后,看到一幕,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司马懿两眼无神,病病歪歪地躺在床上,嘴边流着哈喇子,出气多而入气少。旁边两个使唤的丫头伺候着老头子吃粥,他很吃力地将嘴凑近碗边喝,粥没喝几口又从嘴角流出,弄得胸前一片狼藉,同时还不断地咳嗽。
▲ 曹爽成为大将军后,便和自己的亲信们商量,将司马懿的兵权夺过来。
李胜对司马懿说:“下官这次蒙皇上恩典,被派往本州担任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您老人家告辞。”
司马懿再次上演不断地咳嗽,咳嗽到翻了白眼之后,他才有气无力地说:“哦,这真是委屈您啦,并州是个没有油水的苦地方,又与胡人为邻,担负边防重任,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我病成这样,只怕看不到你建功立业的那一天了……”
李胜见司马懿的话句句牛头不对马嘴,知道司马懿已经又聋又病,于是他又大声说:“太傅您老人家是不是有些耳背?俺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咳嗽不停,假装没有听清。李胜又大声说了几遍,司马懿知道这场戏要演得把握住火候,不能太过夸张了。所以在李胜大声说了几遍之后,他装作总算有点搞清楚了,并抱歉地说:“我实在是年老多病,眼花耳聋,听清一句话老费劲了……你是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自以为探听到了司马懿的底细,就说了保重身体之类的话,告辞出来,并马上向曹爽报告了司马懿的情况。他跟曹爽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可以高枕无忧了。”曹爽一听,大为高兴。他以为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了,于是他越来越张扬,越来越放松警惕了。在陪同小皇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陵墓的时候,曹爽与他的兄弟及党羽倾巢出动,浩浩荡荡,好大排场,竟然没在皇城中留自己的亲信,这就给了司马懿机会。
就在曹爽带领大队人马走出皇城的时候,太傅司马懿的“贵恙”完全好了。他一下子从床上起来,不但没有一点病痛,反而老当益壮。他穿上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将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这个消息,顿时乱成一锅粥。他的智囊桓范献计,要他挟持小皇帝退到许都,号召勤王,讨伐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以及党羽不过是一帮只知道吃喝玩乐的酒色之徒,哪有胆量真的去动刀动枪呢!于是曹爽没有听桓范的话,而是接受了司马懿的诱降。当时司马懿派人去对曹爽说,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兄弟几人,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既得利益。曹爽听了觉得接受司马懿的条件比起兵讨伐司马懿更保险。但是他不知道,司马懿发动政变肯定是有理由的。搞掉曹爽易如反掌,但还是要师出有名,何况曹爽是皇族,又是顾命大臣。所以只有指认曹爽谋反,司马懿发动政变才显得名正言顺,并且如果是他粉碎了曹爽的“阴谋造反”,岂不又是大功一件吗?这以后曹魏朝廷不听他的听谁的?
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部下了监狱处以死刑。杀了曹爽家族及党羽上千人后,司马懿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曹魏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