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
居高不下的房价,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难题,在香港,成千上万的人栖身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狭小空间里;在美国,流离失所的贫困市民正面临被到处驱赶的困境;在中国大陆,房子已经成为了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座大山。种种现实让人们不禁要困惑:在这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里,难道就没有一个安稳的栖身之所吗?
在许多经济繁荣的地区,大部分人的住房花费都远远超过了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这种畸形的收支结构下,人们依然在大城市里为自己的生活和梦想而奋斗,可是还有更多的人黯然退场。
过去三十年间,飞速发展的经济让年轻人们看到了大城市的精彩和机遇,而不成熟的租房系统和高昂的房价,又让这些满怀希望来到大城市的他们感到无处容身。在理想与现实的撕扯之间,年轻人们面对的困境是:小城市留不住灵魂,大城市安不下肉身。
这样的困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认真地思考和分析一下。
❃人口迁移让大城市房价飞涨
现任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发表过关于未来房价走势的看法,他是这样说的: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人口的迁徙真的会对房价产生影响吗?
①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预计新增2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8年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为59.58%,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06%,我国的城市化率正不断增长,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联合国预测,在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新增的城镇人口将达到2亿。对城市来说,这新增的2亿都是房屋的潜在消费者,他们会对房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实,房价走势“长期看人口”的说法是基于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理论的,该理论表明:房价受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大城市发达的经济和完善的生活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大城市迁移,而这些年轻人们迁徙后的第一目标就是:在大城市买房子安家落户。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的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了8.3亿,这8亿多人都需要在城市买房,因此大大增加了城市房屋的需求。在土地供给和房屋建造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城市房屋供不应求的现象,房价的上涨也成为了必然。
人口迁徙影响房价,那么人口迁徙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②受产业影响,我国部分东南沿海人口向中西部回流
影响人口迁徙的因素一般有地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徙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近几十年来,世界大部分的人口迁徙都是随着产业走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和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作为全球经济中心的美国,其人口迁徙轨迹的完全反映了它的经济发展历程。美国的人口迁徙轨迹是:从五大湖地区迁徙到西海岸和南海岸;从城镇向大都市聚集。五大湖地区是美国的传统工业区,而西海岸和南海岸则是能源、现代制造业、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早在1940年,美国的城镇化率就已经达到了56.5%,近年来已经高达80.7%。
另一个代表型的发达国家日本的人口迁徙轨迹也是如此,之前的人口聚集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几个地区,2008年后,由于东京地区的收入提高,日本人口开始大规模地向东京地区迁徙。
而我国的人口迁徙则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由于政策原因,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全国的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重工业基地。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10年,由于东南沿海的出口型经济蓬勃发展,所以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徙到东南沿海地区。第三阶段是2010年到现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崛起,再加上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人口开始逐步向中西部回流。
③2亿新增城镇人口中的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哈长、辽中南、成渝、关中平原、山西中部、北部湾、中原、长江中游、呼包鄂榆、滇中、黔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19个城市群。
这19个城市群总体面积约240万平方功利,占据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同时,这19个城市群聚集了全国人口的74%,创造了全国GDP总量的90%,在这19个城市群中,城镇人口所占的比例为77%。随着人口的迁徙,涌入19个城市群的人会越来越多,住房的需求仍然会不断增加。
大家最为熟悉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以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房屋更是供不应求,目前,这三大城市群已经是全国房价最高的地区了。
除了这“三驾马车”以外,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是最具发展潜力、规模最大的两个跨省城市群。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辐射四省的多个中小城镇,成渝城市区则包括了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多个城镇。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群将持续吸引大量人口。从长远来看,住房的需求依然不会消退。而且城市群在交通、经济、文化、政策等方面占据的优势,也会促使房价持续上涨。
❃年轻人就应该买不起房
当年,任志强一句“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掀起了轩然大波,可是,今时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任志强说得很对,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上涨和调整以后,房价已经成为了大多数普通人的“不可承受之重”。在大城市买套房,对于那些30岁以下,还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年轻人买不起房,这种现象到底正常吗?
很多人都把自己买不起房子的原因归咎于房价,的确,居高不下的房价确实是买房的一大障碍。可是吗,房价至现在就这样高的吗?房价低的时候,你就买得起房子吗?我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经历,2000年左右我在新疆伊利做销售,我的销售能力还不错,一天能拿到100元的提成,干满一个月不休息能拿3000块钱,而,当时上海闸北区的平均房价大概是5千多,如果我想买一个100平米的房子,那么,就意味着我要不吃不喝地干上十几年。而且,还要保证十几年内房子不涨价,我买房的愿望才能的达成,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即使当时的房价远远低于现在,我也买不起房。
我之所以要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想说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靠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买房,几乎是不现实的。所以,年轻人买不起房是正常的,这种现象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独有的,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可以说,全世界的年轻人都买不起房。
无论是在美国的纽约、西雅图,英国的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还是在日本的东京,普通的年轻人都不可能靠自己的工资买到房子。对全世界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一辈攒一套房子才是常态。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很可怜,刚刚赶上了房价最高的时代,辛苦一辈子都买不到一套房子。可是,如果时光真的能倒流,回到还有福利分房制度的70年代,两个年轻人要结婚,别说结婚时能不能排到单位分的房子,就连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都个大难题。现在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就算回到房价还没飙升的2000年左右,依然会很绝望。
对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学历的年轻人来说,在大城市买房、安家是一个目标和期望,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虽然目前买不起房,但他们依然抱着希望,依然可以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可是,大城市中还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成长在贫困家庭,也没有高学历,在大城市里有一份能糊口的工作,有一张能睡觉的床,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奢望,深圳的“三和大神”就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
在深圳龙华新区,有一个地方叫做三和人才市场,这里徘徊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做着工资日结的零工,百元左右的日薪可以让他们在三和人才市场周围过三天,这里的物价低廉,网吧通宵营业。三和大神们住在街头和网吧,或者15元/天的廉价旅馆,吃泡面、喝自来水,到了山穷水尽时,他们还会卖掉自己的身份证。
成为三和大神,并不是这些年轻人的初衷,看似洒脱的态度背后,其实是走上绝境的无奈。
在经济同样发达的香港,也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与三和大神相比,他们总算有一个可以睡觉的容身之处,虽然面积不足6平方米,也没有独立卫浴和厨房,连转个身都十分困难。这样狭小的房间是由一个大房间切割成的,在香港被称为劏房。
目前香港仍有20万人生活在这样的劏房中,劏房虽然简陋又狭小,但租金一点也不便宜,价格从5000到10000港币不等,住在劏房的香港年轻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正式的工作,有些人甚至是中等收入的白领阶层。
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住在劏房里的年轻人的生活,片中有一个年轻人住在一间和乒乓球台差不多大小的劏房里,这个房间里不能做饭,而且床和卫生间只有一臂之隔。其实,这个年轻人的收入不低,而且刚刚超过同龄年轻人薪水的平均值,可是房租就要占据月收入的一半。
在居住环境普遍狭窄的香港,有钱不仅仅意味着财务上的自由,更意味能住更大的房子,可以在家里自由自在的活动。可是,密集、拥挤、寸土寸金已经不仅仅是香港的写照,而是所有大城市的现状。
❃房子,不只是居住那么简单
无论是住网吧的“三和大神”,还是劏房的年轻白领,都在大城市中,用各自的方法,竭尽全力地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好的容身之所。
我发现,对于在大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房子远远不止居住这么简单。房子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房子是社会城市综合福利的深度捆绑,教育、医疗、福利这些人生重大课题都离不开房子。
我在网络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一个人,每天只喝一碗汤,一周内只吃两三顿饭,就是为了攒钱还房贷。当记者采访这个人时,他很自豪地说:“我付得起首付。”当时很多网友都感叹:房价已经把人逼成了这样吗?连联合国都认为,现在的房价已经眼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已经妨碍到了人们的尊严。
新闻中的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攒下了一套房子,很多人为他不值,但是也有很多人羡慕,毕竟在房价和租金都越来贵的今天,一套房子就是一笔可以不断升值的资产。有了房子,他可以把老家的父母接到城市,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把孩子带到大城市,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
买房好,还是租房好的问题,一直都有人讨论,但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大城市里没有房子,就没有根、就不能立足,只有拥有自己的房子,才能安居乐业。曾有人统计过,对中国的普通家庭来说,买一套房子要动用六个人的钱包、三代人的积蓄。很多人连两个钱包都没有,只能靠自己积攒和到款。可是,房贷的压力之大,又有几个年轻人能独自承受呢?
住房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经的阵痛,只要经济还在发展,社会还在前进,人口还在迁徙,这种阵痛就暂时不会消失。
我在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中读到过一段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21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的物种。这个时代的历史,其实有一大部分是由漂泊的无根之人造就而成的。落脚城市,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世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重大暴力冲突的爆发地。究竟走上哪条路,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北京做生意,几年前,房价还没这么高,他想全款买个大的,可是钱不够,于是他决定再等等。几年过去了,他挣的钱变多了,但买房子的钱依然不够。他说:“我的钱总是差一截。”我这位朋友完全可以在老家买房子,可是他不愿离开大城市,所以他只能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纠结和等待。
很多年轻人和我这位朋友都面临着一样的抉择: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一线大城市中有无数的机遇和资源,可是买不起房子;老家有更低的房价,可是却没有什么机会。
那么,我们是选择放飞灵魂,还是选择安放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