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我认知,才是真正的开始
在希腊阿波罗神庙入口处的上方,用古希腊语刻着这样几个字: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大部分到神庙的人,几乎都带着受命运启示的使命,希望能够看清自己的终极命运。这几个刻在显眼之处、人们目之所及的字,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即便你得到了再大的启示,倘若没有真正“认识自己”,也无济于事。
几千年来,无论是西方的哲人苏格拉底或是东方的哲人老子,都思考并表达着近似的意思“自知者明”,在我们探索命运之前,是否也问过自己这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我究竟是谁?
说到这,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很喜欢的小故事。
一只流浪的老鼠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一座庙宇,并在庙顶上安营杂寨,生活了下来。老鼠并不知道什么是庙,更不理解庙的意义,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庙顶上愉快生活。每天,老鼠在庙宇随意穿梭,享用着丰盛的供品,甚至,它还拥有一些神秘的特权,比如,可以听到很多人的秘密,可以接受跪拜等等。时间一长,老鼠习惯了,以为一切都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后来,一只饥肠辘辘的野猫跑进庙宇抓住了老鼠,准备饱餐一顿。
老鼠非但没有害怕,反而高傲的对猫说:“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人们都是这样做的!”猫一脸讥讽:“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然后迫不及待的把老鼠吞进了肚子。
老鼠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环境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礼遇,这种情况下,它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将假象当了真,这故事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居于何位,都要认清自己。
资深HR文子在收到的个人简介中常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熟悉多种视频图像编辑软件,Vegas、Premiere、Photoshop等,有5年以上的编辑经验,作品多次获奖,我相信我的这一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竞争者的平均水平。”
其实,文子在最初做面试官那几年经常会有抓狂感。因为相当多所谓的5年经验,其实是5年前开始入门学习或开始接触,纯粹是“懂得操作”;至于获奖,有的是在校期间在本学院的创作评比中拿了奖,有的是在前公司的团建活动中小组pk胜出了,甚至有人这么介绍“我们小区在春节期间举办的一次业主作品评选,我获了一等奖,得了1000元奖金呐”。
统计发现超过7成的应聘者都表示自己在某一项能力上的表现优于平均水平,可这是违反正态分布规律的,即便是用最基本的数学常识想想也知道,7成的优秀比例这怎么可能是常态?不过是应聘者们为了获得offer不惜夸大,又或是他们真真认为自己就是优秀的、特棒的。
看看以下这两段职场经历,通过对比或许你能得到一些启示:
情形一:M是某网络公司的运营主管,入职后一直表现优异,短短几年就因为业绩突出成为了主管,后来,当原公司的成长速度无法再跟上他的成长速度时,他果断选择了辞职,并被另一家更大型的网络公司用3倍工资聘用了。
情形二:B和M是研究生同学,在某网络平台上做新媒体运营,同样位至主管,当他得知了M的经历和状况便效仿M跳槽;可当B前往聘用M的大型网络公司面试时,却被评价专业能力不扎实,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结果是淘汰。
在B看来,同等学历,同样的职务,职场发展就应该是类似的,但其实,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规模制度、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职位和岗位即便叫法一样实质也不同;尤其是,个人能力所决定的职能,才是个人发展、影响企业选人用人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企业需要评估职场人是否具备达成工作目标的专业能力,是否具备特定职务所需的能力,是否具备为企业延伸市场占有率的创新能力,是否能为客户创造利益,以及是否能助力企业塑造企业文化。
B正是因为缺乏这些认识,缺乏对自己、对公司、对行业的从点到面的了解,才会认为自己应该拥有和M一样的境遇。
而M呢?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收获了好评,并且不断自我增值,自我认知更加清晰,对自己有合理的职业规划,所以他也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从这两个正反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职场中,凡是那些能够有一定成绩,成长迅速的人,无一例外都能够清晰的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准确的定位。
其实,在职场,因为陷于某些自我认知错觉而不可自拔的人有很多,这些认知错觉包括:认知中的自己比实际的自己要优秀、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优秀等等。
据说,几乎有95%的人都对自己拥有自我认识的意愿和能力深信不疑,可实际上,真正拥有这个能力的人不超过约15%。我曾做过一项关于“自我认知”的调查,在参与这项调查的382名听众中,有超过85%的人都认为自己至少在一个方面比一般人更有能力,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有魅力,或是反应更快、更值得信任、更善良、更有亲和力、更特别等等。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认为自己至少在某个方面优于常人的感觉。
以统计学中最常见的正态分布为例,智商、寿命、身高、考试成绩等等都服从正态分布。例如约68%的人智商都处于90-110,剩余的16%的人智商低于90,再余下的便是智商高于110的那16%的人。现代统计学显示,只有16%的人智商比大多数人要高。那边,生活中,85%的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优秀,85%和16%,这两个数字显然相差太远。
再以外貌为例,摄影师Scott Chasserot曾进行过一项名为“原始印象”的实验(Original/Ideal Photo Project),实验融合了脑科学、心理学和摄影艺术。
实验要求志愿者不化妆、不加修饰,只整理头发,展示最自然的形象,接着从不同角度为他们拍摄数十帧照片,全面捕捉脸型、眼睛的大小和颜色、嘴唇的轮廓以及其他生理特征。
而在志愿者看到照片中不同角度的自己时,利用脑测量设备通过脑扫描技术,侦测了解他们想要的版本或特征,同时记录反应,对图像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就包括了脸部的对称性、眼距、鼻形、额头、颈部等等细节,通过调整最后形成志愿者脑海中自己的理想外貌。
对比发现,“被拍摄的自己”和“脑海中的自己”甚至可以有戏剧性的差异。
其实,“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的区别是普遍存在的,尽管不同的社会文化下美的标准不尽相同,但是人普遍认为自己比别人眼中的自己要好看,也就是说,你真的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看。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之间的差异,我们不妨在看下面一组照片,左图是志愿者被记录的真实照片,右图是志愿者“理想中的自己”。
那么,自我认知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认识自我呢?或许,脑科学可以给你答案。
脑科学解读:如何认识自我?
《老子》中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在经历了生活的磨砺后演变成了“人贵有自知之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这一个“贵”字,不仅体现了中文的古韵,更是道出了自知的可贵和不易。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西方形成过一种对人的基本看法,认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粹的“自动人”,而应当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不同反应的“复杂人”。
这也告诉了我们,人是多么复杂的一个独立综合体。
既然我们都是如此复杂的人,又该如何认识自己?或许,美国社会心理学Joseph Luft和Harry Ingham提出的“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可以帮助我们。
“周哈里窗”模式根据大众对个体的了解和不了解、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不了解,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大众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以下这几种不同的“我”。
第一、大众我
这个“我”也叫开放我,是一个自己清楚、别人也知道的“我”,这个部分的“我”涵盖的是可公开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性别、籍贯、学历、爱好等。比如,我们的咖啡馆小微是一枚编辑,中长发、皮肤白皙、身形偏瘦、经济学本科毕业、爱好旅游和品咖啡、南方女孩儿。
这个“我”所表达展现出来的信息量,由个体的个性张扬和开放程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他人的关注度决定。比如,咖啡馆小微活泼开朗,愿意分享也憋不住话,跟她相处让人觉得明媚舒适,相比较,阿志就内敛些,他喜欢思考和独处,话不很多,做事踏实,给人一种“默默无闻”的感觉。两者相比较,他的“大众我”的部分就相对要小。
第二、盲目我
这是一个别人看得到、别人了解,可自己不了解的自己,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这部分可以是自己遗忘了的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可以是自己习惯了的下意识表露的言行举止,比如一个小动作或细微的表情。
某天在公司午餐,旁边的同事问你:“你刚刚在想事情吧?一脸严肃皱着眉头的,脸好臭,是有什么伤脑筋的事吗?”
你一脸惊诧:“我很严肃?我皱眉了脸很臭吗?啊不会吧!没什么,可能家人生病了我有些担心吧!”
再比如:老李常常表达:“我月入都20多万了,生活无忧,所以身外物我一点不在乎,高兴就好,对朋友我更是慷慨有情义……”
可好友阿牛提起老李却说:“那回找我聊天办事,办完了说请我吃饭,结果叫的外卖,外卖就外卖吧,可明明3个人,他却叫了两份半的吃食……”无独有偶,好友阿兰也说:“好几回了,聚会要买单了就嚷嚷着‘说我来我来,这回该轮到我了',却回回都掏不出钱包,要么就买单时不见人了,回头埋怨说:‘我去趟洗手间你们怎么把单给结了,太不给我面子了'”。
从老李的表达中可以看出,他希望朋友们对他的评价是“成功、有为,并且为人慷慨大方”,可朋友们的实际感受却是他不仅不慷慨,甚至有些吝啬虚伪。很明显,老李对自己的认知和朋友们对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就像“原始印象”中,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存在差异,自己眼中的自己,眼睛更明亮,鼻子更挺,模样更精致,这就是“盲目我”在起作用!
这些别人能看到、别人了解、自己却不甚了解的信息,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和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能力有关,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时常自我觉察的人,通常盲目我的部分就会比较小,反之,自我认知不足的人,缺乏自我觉察和自省能力的人,盲目我的部分就会更大。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盲目我”的存在,常常会成为矛盾出现的根源。
你觉得自己颜值高能力强,别人可能觉得你自大矫情;你觉得自己洒脱自在不拘小节,别人可能觉得你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你觉得自己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别人可能觉得你世故圆滑、两面三刀。过分高估自己,常出现在能力不足的人身上,容易给自己造成“胜券在握”的错觉,一旦遇事不顺,挫败感就更加强烈。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比如,你觉得自己拖拉踌躇效率低,别人可能觉得你谨慎稳妥;你觉得自己口不择言情商低,别人可能觉得你快人快语爽快干脆,你觉得自己不会说话、不懂讨好,别人可能觉得你本分踏实值得信任。
换言之,一些原本能力不错的人也会出现妄自菲薄的情况,而这种自我评价偏低的人,在传统东方文化氛围浓厚的职场上,常常更容易获得关注和重视。
所谓的“盲目我”,也就是自己对自己认知的盲区。这一部分,自己是浑然不觉的,当别人告诉我们时,我们可能会或惊讶、或怀疑、或辩解,而这个时候,恰恰是进行自我觉察的良机,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第三、隐藏我
“隐秘”是这个“我”的关键词,这个隐藏我和盲目我刚好相反,是自己知道,但别人不知道的部分,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一些还没能向外界展示的特性或状态,比如外界还不曾发觉的你的一些优点;二是涉及隐私、或是不想也不能让人知道的事儿,包括生心理的病痛、创伤经历、个人背景、动机、欲望、难过、喜悦、缺点、优点等等。
人会自觉不自觉的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我空间,每个人都会有秘密,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比如,小黄从小就被教导:“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大丈夫,再苦再难也要咬碎牙和血吞,不能随意表露难过悲伤”,于是,在他成年后,就习惯压抑负面感受和情绪,为人好强要面子。虽然大家都说他“特爷们儿”,但他的太太知道,他也有难过和痛苦的时候,甚至,太太还要常常面对小黄的情绪失控。其实小黄也想洒脱的表达自己,可他一直以来形成的习惯就是压抑,那些被压抑的特性、被压抑的他,就成为了“隐藏我”。
自卑自闭的人“隐藏我”的部分会更大,一些能力强擅隐忍的人的“隐藏我”也可以很大,但不论哪一类人,隐藏我的部分越大,大众我的部分就会越小;大众我的部分越小,就越容易给外界留下难接近、不好相处的印象,也就越容易导致外界对我们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进而影响人际交往。
第四、未知我
这个“我”又叫潜能我,这个部分的“我”自己不了解不清楚,别人也不了解不清楚,是一个有待开发挖掘的“我”,通常指的是一些潜能、特性,是在特定环境时机里展示出来的能力,或是在学习训练后展现出来的特长等等。
这个部分就像弗洛伊德的那幅形容意识和潜意识的冰山图一样,未被发掘的部分相当巨大。
比如,小优打小文静内向也不善言辞,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女孩子,高考时成了艺术类专业的优等生,报考的还是播音主持专业。小优回忆起来,是初中时有一回班里进行小组讲课pk,她硬着头皮站上讲台……那一回,她第一次体会到在公开场合大声表达自己的满足感,加上后来老师家长的引导和鼓励,她才挖掘出了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喜爱和天赋。
类似这样的天赋和潜力,就隐藏在“未知我”之中,随着它们的被开发,才能逐渐成为“大众我”的一部分。也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甚至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学习摸索、挖掘潜力,通过不断鼓励自己、发展自己,更全面的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归根到底,现阶段的每一个“我”,都是由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造就而成的,要想清晰的认识自己,就必须明确关于自我的概念,有直面自己的一切的勇气。
要想全面认识自己,不仅要清晰“大众我”,思考如何面对“隐藏我”,还要尽可能的了解“盲目我”,更要努力挖掘“未知我”。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首先必须拥有一份让自己变得更勇敢、更睿智的决定。下面,我将以自己为例,和大家聊一聊认识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生活中,我算得上是一个自我中心指向的人。从记事起,我便养成了用日记记录生活的习惯,成年后,又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思考哲学和人生,也喜欢与不同阶段的自己对话。归纳起来,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努力:
☑清晰把握“大众我”,改变叙事方式
所谓的叙事,说白了就是讲故事,也就是我们讲述自己故事的方法和习惯。不同的叙事习惯就反映出对曾经的自己的不同看法和理解,也直接影响着人生态度和一系列的处事应对方法。
通常,能够清晰把握“大众我”的人,在看待过往的时候会更愿意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辩证观,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不会只停留于表面“发生了什么”,他们相信绝对的客观、真实、公平是不存在的,更能接受并尊重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相悖性。
☑思考如何面对“隐藏我”
通过这个“隐藏我”,通过了解自己介怀的部分,认识自己的脆弱,无论是自卑、内疚、惭愧、疾病、痛苦或是各种欲望,每个人都有私密的心理空间,这些空间能够带来存在感和安全感,大可不必因此有所顾忌。
而在职场中,如果感到不得其所、怀才不遇了,就要考虑将“隐藏我”中的那些优点,通过恰当的时机寻求表现,大胆的展示,让“隐藏我”中的亮点更多的成为“大众我”的部分。“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也必定少不得恰当的展示机会。
☑尽可能了解“盲目我”
了解周围人,多听听伴侣、朋友、亲人、同事等对你的看法,从别人眼中口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可以帮助更全面、更真实、更准确的认识自己。也许你会听到一个和你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你,但别着急,更别忙着辩解,思考是否自己的某些言语行为让别人引起了误会,是否在信息的二次三次传递中有所错漏?是否能再改善沟通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他人的看法和评价是我们进行自我分析的重要依据,但并非所有人的信息反馈都具有价值,因为人的评价是主观的,都存在个人的情感和认知偏差。面对这些评价,就要学会取舍:
一是和你无关的人的评价,所谓“无关”,就是他根本不在乎你过得好不好,比如吃瓜看客,那个对谁都好言好语的同事老张,这样的人秉持着事不关己谁都不得罪的处事准则,他的评价往往是为了明哲保身讨好大家。
二是对你有攻击心理的人的评价,他不仅不会为你着想,甚至盼望着你倒霉,例如心胸狭隘善妒的同事阿灰、或是因爱成恨的前女友等等。要知道,无论你做什么,攻击心理决定了他们总会有他们的解读,比如你心慈眼浅,看到某个场景流泪了,阿灰可能会说“瞧,装什么善良,戏真多,太虚伪了!”怀恨在心的前女友也可能会因应你的任何行为作出指责批评,“我太了解他了,他其实就是在装,可会装了!”所以这些人的看法也不具有借鉴意义;
三是亲密他人,比如为你掏心掏肺的爸爸妈妈,他们坚信你是最棒的,比如为你倾尽所有的爱人,他“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你什么都好,亲密的家人或爱人的评价中会有不可忽略的主观色彩,这也是需要提醒自己注意的。
☑努力挖掘“未知我”
努力挖掘“未知我”,就得多尝试,多给自己创造认识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建议可以考虑通过靠谱的心理测量来挖掘自己未被开采的潜能。
当然,人是复杂的动物,不管怎么努力,人总还是会有一部分“我”是自己无法探知的,并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会发展出不同的状态和感悟,也会成就不同的自己,也因为人会不停学习、不停成长、不停变化,这些自己的评价连同外界的评价,都会不断变化不断丰富,自我认知也就是贯穿一辈子的事。
有人问,这是不是意味“我究竟是谁?”是个终其一生都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是的,可哪有那么多的标准答案?
想想,未来那个你,比今天这个你要出色优秀,这样的自我成长和成就,就足以让人兴奋了不是么?所以可以确定的是,认识自己一定是成就自己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