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3: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常常会指着那些新奇的东西,问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些让他们表现出极大兴趣的新奇事物,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可不能小看孩子们的这些奇思怪想,这中间往往蕴藏着不可预测的潜能。我在研究北大、清华学生的学习动力时,发现所有的动力原型都是对知识的新鲜感,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获得智慧的关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幸福。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敢于探索新知,敢于创新的动力。创造精神就像是一双巨大的翅膀,能带着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展翅高飞。父母可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开始,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小时候是一对富有好奇心的孩子。有一次,兄弟俩在大树底下玩,两人产生了爬上树去摘月亮的想法。结果,当然不仅没有摘到月亮,反而把衣服都钩破了。他们的父亲见此情况,不仅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耐心地开导他们。
在父亲的引导下,兄弟俩日夜为制作能骑上天的“大鸟”而努力。这期间,父亲不失时机地买了一架酷似直升机的玩具送给他们,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制造升空装置的浓烈兴趣。他们不断地学习升空技术方面的知识,翻阅了大量有关飞行的资料。在父亲的鼓励下,经过多次试验,兄弟俩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孩子由于好奇自然会提出些问题,可是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问这么多,烦不烦?”也许,孩子的好奇心就在父母的不断喝声中被毁灭了。其实,我们也可以像莱特父亲那样,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想法,尊重孩子的观点,积极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新知的能力。这样,孩子就能在不断地发现和思考中增强创新能力。
好奇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热情。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获得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强烈的好奇心能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才会热爱学习,并主动学习。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查德·费曼天生好奇,自称“科学顽童”。他十一二岁就在家里设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自己做马达、光电管这些小玩意,还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当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他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好奇心。
他还在其著作《别闹了,费曼先生》一书中讲述了自己在念研究生时发生的一件事。为了弄清蚂蚁是怎样找到食物,又是如何互相通报食物在哪里的,他着手做了一系列实验,如放些糖在某个地方,看蚂蚁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找到,找到之后又如何让同伴知晓;用彩色笔跟踪画出蚂蚁爬行的路线,看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正是这些实验使他知道蚂蚁是嗅着同伴的气味回家的。
由此可见,费曼先生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强烈的好奇心不无关系。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在满足好奇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值得父母珍惜的。当孩子对新奇的事物提出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地倾听,并加以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父母怎样做才是真正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大胆地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着孩子。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小事、小细节中受到启发,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
- 时常和孩子讨论问题,尊重孩子的观点。父母可以在与孩子闲谈的过程中,把闲谈深入一步,转为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讨论的话题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在讨论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毕竟,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 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有的父母只是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不厌其烦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会使孩子不能很好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 经常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父母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等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