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生你比我强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过度关爱是冷暴力

张女士向兰姐姐诉苦说,儿子小宇对人很冷漠。他不懂得关心别人,对待最关心他的妈妈也是如此。最让张女士伤心的是,前两天,她病了,儿子竟然不闻不问,吃水果时也仅是给自己洗了一个,看也没看她一眼。张女士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整天围着孩子转,风雨无阻地为孩子“服务”,可儿子好像一点也不领情。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人: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没了自我,结果反而没有得到孩子的尊重,这种人被心理专家确诊为“无原则关怀强迫症”。

过冷过热都伤人

白刚勋(知名校长)

冷与热是相对而言的,过冷或过热都会伤害人。教育的缺失,使得孩子的精神成长缺少文化营养。殊不知,精神成长应该以文化为支撑,文化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学校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氛围是孩子成长之必需。

孩子成长需要关爱,心灵会在关爱中得到升华,培养出会关爱别人的心,但是过度关爱就会成为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就像幼苗需要肥料,但肥料过多反受其害。一个有经验的农民会恰当地使用肥料,知道何时使用,应该使用多少,才能既确保幼苗茁壮成长,又能让其不受伤害。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的精神是在环境的影响下自我生长的,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就培育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的方式就是教育的方式,生活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内容。家长的过度关爱或骄纵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只不过,这种教育的结果如同对幼苗施肥过多而伤其根一样。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有所成就,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到底如何做才能实现这种愿望呢?我认为,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长到底需要什么来支撑: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品质需要优秀的文化来支撑,良好的习惯需要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养成。

孩子不是你的“宠物”

曾莉(心理专家)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以家长的需求满足为目的,而不顾孩子生命成长所需,没有理性的过度关爱,是家长的自私和失职。如果说过度关爱也是一种爱,那也是错爱、罪爱,是对孩子生命力的虐杀,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暴力。

过度关爱和骄纵孩子,压制了孩子的想象,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体验,也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有孩子说:“我是爸爸妈妈养在房子、车子、学校里的宠物。”这样的“宠物”怎么能健康成人,拥有人的责任担当?

要避免对孩子过度关爱和骄纵,首先,要看懂并尊重孩子的生命所需。生命需要呵护,更需要经历,经历精神的满足、失意,身体的劳累、伤痛,人情的亲密、疏离,学业的进步、后退,做事的成功、失败,以及他在所在的年龄段可能犯的一些错误。孩子需要在各种各样的生命体验中认识人生,提升智慧,完善人格,获得能力。其次,要分清保护和限制的区别。保护应该针对孩子基本的生命安全,而将风险扩大化,不许孩子拥有自主、独立的思考、行动、抉择权力,那就是限制。第三,要明白“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强的生命力,离开父母能够独立从容地面对自己的未来人生。

爱“超载”伤不起

兰姐姐

提起教育冷暴力,我们大多定义在语言伤害、冷漠、孤立、漠视孩子,其实对孩子溺爱和骄纵这些“过分”的行为,也是教育冷暴力的表现,这对孩子成长是一种戕害。患了“关怀强迫症”的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爱孩子,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付出感,那么这些关怀,就是毫无节制的,是“超载”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只有互动起来才会产生力量,父母爱孩子,也需要来自孩子的爱。如何获得孩子的爱?父母要学会爱自己,珍惜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目标,珍爱自己的生活,从而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牺牲自己的一切来爱孩子,培养不了孩子良好的人格,到头来甚至可能换来孩子人格的低下、生活的低能。

兰姐姐家庭教育21条

教育最怕功利性的追求。天天读课本,重复做题,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我设限”,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越长大越没有竞争力。在大格局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才会长成结结实实的幸福之人。孩子没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严重,要多让孩子活在人堆里。如果缺乏同龄人组成的“微江湖”的基本功历练,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在成年后很可能会出现障碍。孩子们很有必要从小演练社交技能,社交能力也要从孩子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