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0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州目连戏作为传统戏剧也入选其中。进入名录,既说明徽州目连戏的价值在国家层面上获得了认可,但同时也在警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徽州目连戏的生存到了危机的时刻。
目连戏作为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也作为唯一以题材命名的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其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佛教经典。当年随着盂兰盆会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逐渐流传。唐朝说唱文学中已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并盛行于民间。宋朝开始出现《目连救母》杂剧,据《东京梦华录》所述:“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众倍增。”由此可见彼时《目连救母》的演出盛况。及至明朝,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正社会风气,在变文、杂剧的基础上,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并结合古徽州当地风俗,加入了大量武术、杂技等极具危险性和观赏性的内容,形成了徽州目连戏的基本形态。
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尽管有优秀的文学基础,徽州目连戏在当代依然处于艰难的生存困境之中。缺少了传统的文化语境,缺少了现代的流行因素,它难以适应社会变化,正逐步淡出大众视野。但2012年开年之初,文化部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思路。对于一直处在生存线边缘的徽州目连戏来说,仿佛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利好,似乎依托文化生产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瞬间被打通,让这沉寂已久的文化遗产立时又寻到了现实价值。指导意见鲜明地提出对有市场潜力的代表性项目,鼓励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其良性发展。
正因为有了政策指导,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历溪村的徽州目连戏戏班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将项目、传承人、传习基地、农户、公司等多方面的因素组织在一起,也试图以发展文化旅游的方式将徽州目连戏传承下去。应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通过文化旅游的形式找到了一定的市场。但从徽州目连戏的发展实践看,至今未见明显成效。这让人不得不思考徽州目连戏是否有市场潜力?如何正视其传承的现实困境和观众的接受习惯?如何通过生产性保护有效作用于古老的文化瑰宝?因此本人以徽州目连戏历溪班为主要案例,以生产性保护为切入点,再一次深入祁门历溪村,考察目连戏生存现状,并对其结合旅游开发进行生产性保护的尝试展开思考,研讨其保护困境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