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用户获取与运营策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种子用户与种子

一些初创团队最常见的一种场景是:团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试验后,终于成功将产品的雏形研发出来,此时产品就像毛坯房,很粗糙,有些甚至简略到只具备核心功能,而其他功能都被忽略了。UI、UE也不美观,产品的用户体验可想而知了。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就算再怎么不完美、存在更多的缺点,自己对他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的。何况,他还有进步的空间。

尽管产品不完美,但也要找人试用,根据他们的反馈、建议、吐槽、抱怨等改进和完善产品,使产品能够切合众多有需求用户的期望,打造良好的口碑,然后大肆进行营销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保持稳定的用户增长,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完善各项功能,提高用户留存率,提高用户打开频率。

如果走了点小运,产品获得众人的喜爱,销量暴增,在各类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甚至一下子成为“国民产品”,那就发达了。产品获得了成功,公司也能从中获得高收入,而参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成员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甚至一步实现“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想来真是让人有点小激动呢。

但是,我知道“但是”是个很惹人讨厌的词,其后通常意味着某些对你不利的事情发生。如“我很喜欢你,但是我已经有爱的人,那个人不是你”,“我很想给你加薪,但是公司的情况你也了解”,“恭喜你获得了一等奖,但是我们怀疑你有作弊的嫌疑,暂停发放你的奖金”……由此可见,“但是”后面多半跟的是不好的事。

不好意思,这里“但是”后也是如此。

但是,很多初创团队都败在了第一关上,即种子用户(Lead Users)阶段。产品初期阶段,需要有人来使用产品,提出反馈与建议,来帮助团队完善产品,这些人是产品迭代的必备条件,我们将其称为种子用户。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并没有标准统一的概念,不同的人对种子用户的认知也不同,有人会说就是初次使用产品的那批用户,有人则说能为产品提供建议的用户,有人说对产品有需求而在产品初期使用产品的用户,这就好比让大家评价某个人,每个人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很难有一致性的看法。

但不管怎么解释,种子用户都是使用产品的第一批群体,且对产品的功能迭代更新帮助重大,对优化产品的UI、UE意义重大,一群优质的种子用户可以决定产品的调性,能为产品或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能决定产品的口碑、社区氛围、运营走向,影响产品日后的发展策略,能影响产品在初期阶段的成败。如果早期种子用户选得不够精准,则影响产品的发展速度和路径,甚至导致产品以失败告终。

综上所述,我觉得种子用户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是产品典型的目标用户,痛点甚至比普通用户更为强烈。

(2)愿意尝鲜,虽然产品不完美但仍愿意使用,且对产品有时间、精力去验证。

(3)善于寻找产品BUG,并积极反馈建议。

(4)最好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力或名气,能为产品带来新流量。

作为种子用户最起码要满足前三个条件,如果四个条件都满足那再好不过了,不过鉴于获取种子用户存在不小的难度,第四个条件可以略微放松。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如果内外在条件都较为理想,则种子会慢慢发芽,茁壮成长。这与种子用户相似,如果找到精准种子用户,则会促使产品朝着完美的方向前进,帮助产品获得成功。他们是产品的重度使用者,愿意积极反馈产品的缺陷,提出有利优化产品的建议,且愿意积极推广传播产品,是产品目标用户中最核心的一群人。

目标用户就等同是种子用户吗?不一定。如果是产品的目标用户,但从来不反馈,不提供建议,不分享给其他人,那么其无法被当作产品的种子用户。

另外种子用户可分为隐性和显性,拿现在比较火爆的公众号为例,在一些公众号里你经常会看到有人赞赏、留言、发消息,转发文章到朋友圈等,这是显性种子用户;而经常在微信群互动、付费参加你的社群、在线下见面交流,甚至与你达成深度合作的,则属于隐性种子用户。

不过将种子用户进行分类没有必要,一则是其数量通常较少,二则分类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工作量变为原来的两倍。

到此,对种子用户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就相当于你对其他人的第一印象。人与人在首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会长期在对方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决定对方愿不愿意再次见你。因此,你应该正确认识种子用户,就像是你认识身边的其他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