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为朋友说了谎话
这个好朋友叫滕宗谅,也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巴陵太守”滕子京。滕宗谅是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考中进士,两人都被对方的才华吸引,彼此惺惺相惜,私交很深。
滕宗谅在泾州任上,曾伙同他人把16万缗公款挪做私用,结果遭到御史梁坚弹劾。滕宗谅虽有点贪,但为人仗义,敢作敢当。他怕连累的人太多,就大包大揽,把所有过错全揽在自己身上,然后把所有涉事人员的姓名从档案中抹掉,又将所有账籍烧毁,独自承担一切后果。这样一来,滕宗谅就有了两项罪名:贪污和毁证。不用说,罪加一等。就在此事闹得满城风雨时,作为副宰相的范仲淹使出浑身解数来挽救老朋友,先后多次在皇帝面前编造事实,说滕宗谅挪用公款是事出有因,极力为他开脱。皇帝和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把滕宗谅官降一级。但御史中丞王拱辰认为滕宗谅私动国家财产,罪大恶极,坚持要对其严惩。范仲淹奔走游说,极力斡旋,最后皇帝只将滕宗谅贬谪到巴陵郡(岳阳)了事。
虽说是贬谪,但也是新官上任。滕宗谅到了岳阳后,为显示才干,决定重修岳阳楼。可苦于这里是个穷地方,无钱修缮。滕宗谅就想了一个办法,将百姓手中的大笔陈年旧债、烂账的字据收集上来,由官府出面追债,仅此一项就增收近万缗。这笔款子由滕宗谅亲自掌管,用于修建岳阳楼。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说:“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矣!”岳阳楼建成后,滕宗谅大请当地名人雅士为岳阳楼题词。作为朋友,范仲淹最知道修建岳阳楼的资金来源,可他忽略事实真相,一气呵成完成了酣畅淋漓的《岳阳楼记》。开篇就是“越明年,政通人和……”,这完全是一派胡言!滕宗谅在岳阳干了一年多,当地经济毫无起色,民不聊生。范仲淹这样违心说假话,是基于他的仁、他的情、他的仗义。这种善虽有些无原则,但瑕不掩瑜,并不妨碍让人肃然起敬。名义上是为岳阳楼作序,但在这篇文章里,范仲淹抒的是自己的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