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卷入斗争
范仲淹身上正义感太多,可毕竟是从草根走上高位的官员,没有根深蒂固的背景和势大财雄的庇佑。太爱仗义执言,坚持正义,可力量太弱,出了事没人替他摆平。他只能用自己身体去碰撞较量,结果处处受伤碰壁。
吕夷简出身于世宦名族,是宋代著名政治家。他的伯父吕蒙正是宋太祖时的宰相;父亲吕蒙享官至光禄寺丞、大理寺丞。仁宗时期,吕夷简三次拜相,前后执政长达十三年,影响北宋政坛二十多年,是北宋立国以来任职时间仅次于赵普的宰相。
吕夷简很有政治才华,得到仁宗喜欢。位高权重难免忘形,他广开后门,把自己亲信全提拔做官,朝廷俨然成吕家班。公元1035年,范仲淹出任权知开封府事,他很为吕夷简任人唯亲那一套担心。吕家亲戚套亲戚,无穷无尽,最后巨大的关系网会统领朝政,致使北宋真正的人才被埋没,读书人哪里还有出路?于是他悄悄展开调查,并绘制了《百官图》呈给仁宗,指出选拔官员“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不可不察也”。并进一步指出进退近臣必须由皇帝自己把握,不能全权委托宰相吕夷简,否则后果严重。
吕夷简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周围都是自己人,只要一吆喝,一呼百应,四方云集。他得知范仲淹在背后弹劾自己,非常恼怒,当看到《百官图》更是火冒三丈。吕夷简极有城府,他隐忍不发。后来,契丹不断骚扰中原大地。范仲淹此时并不主张直接抵抗,建议迁都洛阳。宋仁宗习惯性地征询宠臣吕夷简的意见。吕夷简终于等到了机会,把范仲淹大大贬低了一番。他说范仲淹徒有虚名,太保守,没有政治才干,不必采用他的意见。范仲淹虽然想忍,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忍。吕夷简的论调已经明显地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范仲淹写了“四论”,以更具毁灭性的言辞攻击吕夷简专权徇私,阴窃人主之柄。这下吕夷简爆发了,以“越职言事”的罪名,把范仲淹请出了京师,并且让人上书,请求在朝堂立一块“朋党榜”,把范仲淹等人的名字写上去,让朝中大臣引以为戒。这场争执两败俱伤,双方都是受害者。
公元1036年,范仲淹再次被贬至饶州。秘书丞余靖、太子中允尹洙、馆阁校勘欧阳修三人为范仲淹鸣不平,结果全都遭贬。公元1037年,吕夷简也因朋党之争被罢为镇安节度使、同平章事、判许州。
范仲淹靠努力进入官场,却因正直屡次受挫。年轻时学习太用功,当官时又用力过猛,结果累出了肺病。不久妻子李氏病逝,这一系列打击让范仲淹黯然神伤。老朋友梅尧臣在饶州附近做知县,得知范仲淹情形,很替他难过。他自己没拳头,没来头,帮不了,救不出,只能奉献一点“心灵鸡汤”。他写了一首长长的《灵乌赋》,苦口婆心地劝诫这位不肯装糊涂的老朋友:“你以为自己忠君直言,你不知道你一开口就被当作乌鸦叫,我劝你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什么事也不要管。既然飞进了官场这处老林,就要乖乖做一只报喜鸟,不要像乌鸦那样只会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闾里。”范仲淹感激老朋友的关照,他向往那种开诚布公的环境,谈论自由、谏诤自由,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协助皇帝把天下事搞好。他怀着知识分子强烈的责任感,回写了《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