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两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摔跟头

寇准靠着才干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上升之路: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并开始直接参与北宋朝廷的军国大事。这时候,太宗对寇准简直是言听计从,几乎事事都问计于他,连立储问题也不例外。不过,他的极端性格也越来越出格。他和知枢密院事张逊关系一向紧张,经常因公务当着皇帝的面争吵。结果遭到张逊的无情报复,说他欲图谋不轨觊觎帝位。朝堂对质时,寇准一点儿都不顾忌,当着众臣的面公然与皇帝顶嘴,拼命为自己辩解。气头儿上的太宗当即将寇准贬往青州当知州。其实皇帝想通过打压手段,让寇准在政治上迅速老道起来,不要动辄愣头愣脑地大呼小叫。后来赵光义深感政务繁重力不从心,时常向臣下打听寇准情况,想把他弄回来。可大臣们面对皇帝的暗示无动于衷,可见寇准人际关系很差。

第二年,赵光义终于放下面子,不顾众人反对,找了个理由把寇准调回中央拜为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寇准回来后抡起大斧搞改革,又得罪了很多人。作为中书省一把手,他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任人唯亲,搞小帮派。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发号施令,翻云覆雨。中意的人安排在重要部门,不喜欢不熟悉的则平调甚至罢黜。这种调整指令如果是皇帝发出,没人敢怎么样。可寇准的权力还没大到让人不敢反抗的地步。因为人事安排,他把郎中冯拯给得罪了。冯拯忍无可忍,上表控诉寇准擅权,说吕端、张洎和李昌龄全都听命于寇准一人。皇帝大怒,让吕端调查,寇准在皇帝面前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唾沫横飞地辩解,还搬出中书省的文书档案来证明。这简直就是和皇帝分庭抗礼,皇帝实在忍不住,破口大骂:“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寇准再次被贬往邓州做知州。

寇准被贬往邓州的第二年,赵光义死了,赵恒即位,即真宗。大臣吕端因为粉碎了太监王继恩的政变阴谋成了地位尊贵的第一功臣,他建议皇帝给贬在邓州的寇准恢复工部侍郎待遇,同僚们仍都不同意。直到公元1002年才出现转机。他先是到开封府任职,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公元1004年,寇准终于算是又回到了权力中心,升任集贤殿大学士,成了真宗的贴身顾问。不过这次他独断专行的性格没惹祸,反倒是把他推上了功臣席位,让众人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