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设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项目1 铁路物流设备导论

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实现物流作业的重要基础。现代物流朝着机械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物流设备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铁路物流基础设施与设备种类多、数量大、专业性强,是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硬件”支撑。

项目描述

项目任务

组织学生参观某铁路物流中心(或观看视频),熟悉该中心的作业流程,并分析相应物流设备的主要功能,讨论在物流设备选型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其操作应涉及如下工作环节:

(1)熟悉铁路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绘制铁路物流中心的布置图。

(2)分析铁路物流中心的作业流程,并结合作业流程说明相关物流设备的主要功能。

(3)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讨论物流设备选型时应依据的主要原则。

1.系统概述

(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目的,由若干构成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系统的概念自古就有,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宇宙中太阳系、整个世界、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台机器,都可以被看做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所有的系统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都具有以下条件:

①各个系统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

②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使系统保持稳定。

③各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完成特定的功能。所以,系统就是“为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把各种资源作为指令输入(Input)使其产生某种结果(Output)的功能,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概念图

(2)系统的特点

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层次性、适应性等特点。

①集合性。集合性是指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而且组成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由于每个子系统中所要考虑的因素和变量是相当多的,这样在系统内就必然形成庞大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可见,系统是一个集合体,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综合体。

②相关性。相关性是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有一定的秩序,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各要素之间没有联系,就构不成系统,这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③目的性。凡是人造的系统都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围绕着这个共同目标进行活动。如连锁物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就是围绕“以最低总成本达到既定的物流服务”这一目标进行的。

④层次性。一个主系统可以包括若干子系统,子系统下又有子系统,而且主系统本身又有可能包括在更大的系统中,这就是系统的层次性。

⑤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因而也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与外部环境产生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系统要正常运行就必须使自身适应环境,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自身系统,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

(3)构建系统的原则

构建系统应坚持如下原则:

①要素存在的价值取决于其对整个系统的贡献。整个系统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要素存在的价值是根据其对整个系统的贡献程度而定的。例如,音响系统使用两个扬声器就能取得卓越的音响效果,那么系统中再增加另外的扬声器就没有必要了。

②重视组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合作。不要求要素在个体上达到最佳或最优化,系统的重点在于要素彼此之间的合作配合所产生的效果。例如,晶体管设计在音响系统内部,就不需把它设计得非常美观,因为人们看不到它们,为设计一个漂亮的晶体管而花成本和时间,就整个系统的效果来看是不必要的。

③注意各要素之间的“互换代价”。由于要素之间彼此相互作用,会出现此增彼消的现象,称为“互换代价”,这种关系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整个系统的工作绩效。所以一个要素变化时,要考虑到其他要素相应的变化以及最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例如,在音响系统中添加晶体管,就可以采用一个便宜的放大器,这样虽然增加了晶体管的成本,但节约了放大器的成本,如果最终的总成本降低了,且效果不变,那么这样的做法就是合理的。

④要素合作可以产生出更大的效果。各要素作为一个系统而联系在一起,可望产生的最终效果大于通过个体部件表现的效果。事实上,没有合作,就难以取得基本的效果。例如,一个没有扬声器的音响系统,虽然在技术上可以运行,但是没有声音。

系统的构建原则如图1.2所示。

图1.2 系统的构建原则

2.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系统的定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物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品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

(2)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存,如图1.3所示。

在流通领域里,物流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生产经流通到消费的各物流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过程。在生产领域里,物流过程是一个不断投入原材料、机器设备、劳动力,经过加工处理,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投入与产出过程。就物流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来讲,也同样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每一环节都要从外界环境吸收一定的能量、资源(人、财、物),并以输入形式投入,经过转换处理,直接或间接地产出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再以输出的形式向外界提供,来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

(3)物流系统的要素

图1.3 物流系统基本模式

①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a.人的要素。人是所有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系统的第一要素。

b.资金的要素。资金是所有企业系统的动力。

c.物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即各种实物。

d.信息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即物流信息。

②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连接在一起,变成了物流系统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物流信息等要素。

③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a.流体,即“物”。

b.载体,即承载“物”的设备和这些设备据以运作的设施,如汽车和道路。

c.流向,即“物”转移的方向。

d.流量,即物流的数量表现。

e.流程,即物流路径的数量表现,亦即物流经过的里程。

f.流速,即流体流动的速度。

g.流效,即流体流动的效率和效益、成本与服务等。

④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a.法律制度。法律制度决定物流系统的结构、组织、领导、管理方式,国家对其控制、指挥、管理其方式以及定位这个系统的地位、范畴,是物流系统的重要保障。

b.行政命令。行政命令是决定物流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持要素。

c.标准化。标准化是保证物流环节协调运行,保证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在技术上实现连接的重要支撑条件。

d.商业习惯。商业习惯是整个物流系统为了使客户满意所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了解商业习惯,将使物流系统始终围绕客户为主进行运营,达到企业的目的。

⑤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a.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物流场站、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

b.物流装备。物流装备是保证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

c.物流工具。物流工具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维修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

d.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信息水平不同,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

e.组织及管理。组织及管理是物流系统的“软件”,起着连接、调运、运筹、协调、指挥其他各要素以保障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之作用。

(4)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

①互动性。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是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所组成。其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港口、车站等设施,作用于物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在这一系列的物流活动中,人是系统的主体。因此,在研究物流系统的各个方面问题时,必须把人和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考察和分析,而且始终把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放在首位。

②巨大性。物流系统是一个跨地域、跨时域的大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物流活动早已突破了地域限制,形成了物流跨地区,跨国界的趋势。跨地域性正是物流创造的场所价值的体现。另外,通过仓储,可以解决产需之间的时间矛盾,跨时域性正是物流创造的时间价值的体现。

③可分性。物流是一个可分系统。作为物流系统,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多少和层次的阶数,是随着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扩充的。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④动态性。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一般的物流系统总是连接多个生产企业和用户,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物流受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广泛制约,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为适应经常变化的社会环境,人们必须对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经常不断地修改、完善,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在有较大的社会变化情况下,物流系统甚至需要重新进行系统的设计。

⑤复杂性。物流系统的复杂性。物流系统运行对象——“物”,遍及全部社会物质资源,资源的大量化和多样化带来了物流的复杂化。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大量的物流信息。物流系统要通过这些信息把各个子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把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好,并使之指导物流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事。物流系统的范围横跨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给物流组织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物流技术的提高,物流系统的边界范围还将不断地向内深化、向外扩张。

⑥多目标性。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经济效益。但是,系统要素间有着非常强的“悖反”现象,常称为“交替损益”或“效益悖反”现象。所谓“效益悖反”是指物流系统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亦然。这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在物流系统中尤为突出。例如,减少库存量,能减少库存持有成本,但必然会增加运输次数,从而增加了运输费用。

(5)物流系统的功能

①运输功能。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

②仓储功能。在物流系统中,仓储同样是重要的构成因素。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

③包装功能。为使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完好地运送到用户手中,并满足用户和服务对象的要求,要求对大多数商品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包装。

④装卸搬运功能。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进行的装卸活动。

⑤流通加工功能。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功能。流通加工可以弥补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

⑥配送功能。配送可采取物流中心集中库存、共同配货的形式,使用户或服务对象实现零库存,依靠物流中心的准时配送,而无需保持自己的库存或只需保持少量的保险储备,减少物流成本的投入。

⑦信息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功能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动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其作用表现在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等。

3.铁路物流设备概述

(1)物流设备的概念

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机电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这个概念是广义的,而狭义的物流设备则不包括建筑物、装卸站台、线路、站场等物流基础设施,本书以广义概念来介绍。

物流设备是物流劳动工具,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的物流系统有不同的物流设备与之相匹配,用以完成不同的物流作业。物流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物流设备的普及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物流设备是现代化物流企业的主要作业工具,是合理组织批量生产和机械化流水作业的基础。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物流设备又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体现着物流企业的能力大小。

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物流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设备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物流设备领域中许多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如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自动导引搬运车(AGV)、集装箱等,极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物流设备的分类

物流设备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和器物,是指组织实物流通所涉及的各种机电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货运线路和站场、电子计算机以及通信设备等。物流设备的功能和类型是根据物流各项活动逐步形成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

①按照物流设备所特有的功能可以分为运输设备、仓储保管设备、装卸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②按照物流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固定设备如铁路、公路、桥隧、车站、货场、港口、仓库等建筑物,活动设备如铁路列车、汽车、轮船、移动式装卸搬运设备等。

③按照物流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社会(供销)物流设备。企业物流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组成部分,属于企业的自有设备,如企业的运输车辆、铁路专用线、装卸搬运机械、包装机械、仓储建筑等。社会物流设备是为社会物流服务的,属于公用设备,如运输线路、桥隧、车站、港口等。

(3)物流设备的类型

物流设备门类全,型号规格多,品种复杂。一般以物流设备所完成的物流作业为标准,主要的物流设备如下:

①运输设备。运输在物流中的独特地位对运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输设备具有高速化、智能化、通用化、大型化和安全可靠的特性,以提高运输的作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使运输设备达到最优化利用。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运输设备可分为载货汽车、铁路机车和车辆、货船、空运设备和管道设备等。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一般只拥有一定数量的载货汽车,而其他的运输设备就直接利用社会的公用运输设备。本书为突出铁路运输设备,将运输设备分为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和其他运输设施与设备两个项目来分别讲解。

②仓储设备。仓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境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搬运机器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这些设备可以组成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的商业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承运物品。

③包装设备。包装设备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设备。包装设备是使产品包装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

④装卸搬运设备。装卸搬运设备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的设备,是物流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用途和结构特征来看,装卸搬运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以及铁路装载加固设备等。

⑤流通加工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金属加工设备、搅拌混合设备、木材加工设备及其他流通加工设备。

⑥集装单元器具。集装单元器具主要有集装箱、托盘、周转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货物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随时都处于准备运行的状态,利于实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和包装的一体化,达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⑦信息设备。信息设备是指实现物流信息采集、储存、管理和使用的设备,是实现物流信息化的硬件基础,是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重要保障。物流信息设备形式多样,主要有信息采集、处理、查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仓库管理、运输管理、产品目录管理等领域。

(4)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以来,我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的数量迅速增长,技术性能也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设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目前已具备开发研制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

①总体数量迅速增加。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体数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如叉车、起重机等)、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自动程度大幅提高。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的物流设备基本上是以手工或半机械化为主,工作效率较低。但是,近年来,物流设备在其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③设备系统基本形成。基本形成了物流设备生产、销售和消费系统。以前,经常发生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的生产企业,或有物流设备生产却因销售系统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的生产无法持续完成等。目前,物流设备的生产、销售、消费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拥有一批物流设备的专业生产厂家、物流设备销售的专业公司和一批物流设备的消费群体,使得物流设备能够在生产、销售、消费系统中逐步得到改进和发展。

④设备应用广泛实施。物流设备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仓储,流通过程的运输、配送,还是在物流中心的包装加工、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⑤新型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随着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的物流服务需求增加,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多是专门为某一物流环节的物流作业,某一专门商品、某一专门顾客提供的设备,其专业化程度很高。

(5)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设备作为其物质基础表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①大型化和高速化。大型化是指设备的容量、规模、能力越来越大,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主要是弥补自身速度很难提高的缺陷而逐渐大型化,包括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高速化是指设备的运转速度、运行速度、识别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

②实用化和轻型化。由于仓储物流设备是在通用的场合使用,工作并不很繁重,因此应好用,易维护、操作,具有耐久性、无故障性和良好的经济性以及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环保性。这类设备批量较大、用途广,考虑综合效益,可降低外形高度、简化结构、降低造价,同时也可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③专用化和通用化。物流设备专门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设备的专门化,二是物流方式专门化。物流设备的专门化是以物流工具为主体的物流对象专门化,如从客货混载到客货分载,出现了专门运输客货物的飞机、轮船、汽车以及专用车辆等设备和设施。运输方式专门化中比较典型的是海运,海运几乎在世界范围内放弃了客运,主要从事货运;管道运输就是为输送特殊货物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运输方式。通用化主要以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代表。国外研制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辆与机车,可直接实现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的转换,公路运输采用大型集装箱拖车,可运载海运、空运、铁运的所有尺寸的集装箱,还有客货两用飞机、水空两用飞机及正在研究的载客管道运输等。通用化的运输工具为物流系统供应链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通用化设备还可以实现物流作业的快速转换,可极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④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功能到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例如,大型高效起重机中的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将发展为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可使起重机具有更高的柔性,以提高单机的综合自动化水平,自动化仓库中的送取货小车、智能式搬运车AHV、公路运输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此外,卫星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等多项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物流车辆管理技术正在逐渐被应用。

⑤成套化和系统化。只有当组成物流系统的设备成套、匹配时,物流系统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在物流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把各种物流设备组成一个集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与物流系统协调配合,形成不同机种的最佳匹配和组合,将会取长补短,发挥最佳效用。为此,成套化和系统化物流设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以后将重点发展的有工厂生产搬运自动化系统、货物配送集散系统、集装箱装卸搬运系统、货物自动分拣与搬运系统等。

⑥“绿色化”和环保化。“绿色”就是要达到环保要求,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与牵引动力的发展以及制造、辅助材料等有关,二是与使用因素有关。对于牵引力的发展,一要提高牵引动力,二要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及新型动力。对于使用因素,包括对各物流的维护、合理调度、恰当使用等。

(6)推进我国物流设备发展的应对措施

借鉴国外物流设备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快我国物流设备的发展。

①加快制订标准。加快物流设备标准化制定工作。物流设备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种设备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套,有利于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从而缩短物流的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物流的服务质量,进而减少物流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

②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物流设备的投资力度,注重多元化投资。对物流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物流设备,有计划地淘汰陈旧落后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物流设备,配置先进物流机械设施,如运输系统中的新型机车、车辆、大型汽车、特种专用车辆,仓储系统中的自动化立体仓库、高层货架,搬运系统中的起重机、叉车、集装箱搬运设备、自动分拣和监测设备等。

③规划市场行为。规范物流设备供应商的经营行为,鼓励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从而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设备。

④建立评价体系。引导物流企业在选择物流设备时,不仅注重物流设备的价格,还要注重物流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结合自身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使整个系统的效益达到最优。

⑤注重统筹规划。提高物流企业以及各级政府对物流设备在物流发展中的认识,在进行物流设备系统规划设计时能通盘考虑,避免出现使用不便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⑥提高管理水平。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要把物流设备的管理纳入物流管理中。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应注重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修,以减缓物流设备磨损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防止物流设备非正常损坏,保障其正常运行。

(7)物流设备的选择原则

选择物流设备时,原则上要求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作业上安全适用、无污染或污染小。

①适用性原则。这是针对物流设备是否具有相当的物流能力而言的,包括适应性和实用性。物流企业在选择物流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物流作业的实际需要,所选的物流设备要符合货物的特性和货运量的大小,能够在不同的作业条件下灵活方便地操作。实用性就涉及恰当选择物流设备功能的问题。物流设备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因为在实际作业中,并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如果物流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则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同样,功能太少也会导致物流企业的低效率。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物流设备的功能。

②先进性原则。这里的先进性主要是指物流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自动化程度、环境保护、操作条件等方面。但是先进性必须服务于适用性,尤其是要有实用性,来取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③经济性原则。这主要指的是物流设备的使用费用低,整个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低。有时候,先进性和低成本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物流企业在充分考虑适用性的基础上,进行权衡,做出合理选择。

④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成为选择物流设备、衡量物流设备好坏的主要因素。可靠性是指物流设备按要求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物流设备的功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但是可靠性不是越高越好,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安全性要求物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及货物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地不危害到环境(符合环保要求,噪声小,污染小)。

(8)物流设备的选购方法

物流设备选购关键要突出最适合作业需求的特性,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此外,要选择有实力的品牌和公司,同时应关注如下问题:

①详细说明物流设备必须履行的功能服务于作业目标。所选的物流设备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也是所有物流管理者在开始确定物流设备方案前必须准确回答的问题。缺乏对作业需求的充分说明和物流设备应该具备的最佳能力的描述,将会导致所选的物流设备不匹配的后果。为了更清楚地描述设备需求,建议采取作业分析工具。在作业结构化分析的基础上,相关作业和各作业模块之间的物流量将更容易描述和计算,也更方便把握各作业中的物流设备需求描述。

②准备详细的设备方案来满足已确定的作业要求。在设备规划过程中,其目的不是确定物流设备的详细规格,而是确定设备的一般分类。例如,货架设备,首先要制订的设备方案是以托盘货架或者悬臂式货架为分类依据;然后,在设备规划与选择过程中,再制订更详细的规格形式,如是镀锌还是表面喷塑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设备方案的制订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必须注意关于各项物流设备知识的积累,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求,借助专业的物流规划顾问是世界范围内的通行做法。

③定量(经济评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于设备方案的经济评估,首先是成本计算。通常,成本分两类:投资成本和年运行成本。最普遍的投资成本是设备的采购费用。年运行成本是使用设备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费用。典型的年运行成本项目包含物流作业人员的工资、设备的维护费用、税和保险费等。一旦设备方案的相应使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完毕,就应该计算设备方案的现值。折旧、税赋计算和企业所得税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方面。定性因素确定后,需要将所有因素按重要程序赋予权数。然后,针对不同方案进行打分。

④选择物流设备和供货商。选定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说明所需物流设备的详细规格。通常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是说明设备需求的详细规格及接触供应商,详细咨询供应商资质及对设备的说明。物流设备规划过程的最后步骤是准备设备或系统招标书。这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