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旅客运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撑条件,现代化的旅客运输系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旅客运输的目的是为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出行条件,其特点是以旅客的空间位移这种无形产品参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铁路旅客运输是现代交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造的社会效益远大于自身的经济效益。
一、铁路旅客运输的国家属性
铁路运输业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因此铁路旅客运输具有明显的国家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铁路旅客运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经济的发展必须有大流通的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流通领域逐渐活跃,人们的经济活动更加频繁,中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2)铁路旅客运输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有力纽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把各族人民联系起来,增进交流,促进其发展。
(3)铁路旅客运输是巩固国防和应急救灾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国防建设需要铁路旅客运输,每年的志愿兵复员、新兵入伍以及现役军人调动都需要交通运输作为支撑条件。所以,顺畅的旅客运输是巩固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另外,遇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以及紧急情况,铁路旅客运输是进行救援的有力工具。
(4)铁路旅客运输是国际交流的窗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经商、旅游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的来到中国。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成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先行作用。中国高速铁路及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代表了我国的形象,反映了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成就和综合投资环境的优劣。
(5)铁路旅客运输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我国旅客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确定在资源、环境的限制因素下,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可能达到的目标或服务水平。通过制定旅客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纳入统一规划,对战略支持发展的运输方式从政策和规划上给予倾斜。通过对交通需求进行有效管理,引导人们调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促使人们从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对追求生活享乐保持一定的节制,更多的选择铁路等公共交通方式,以减少单位出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
二、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及技术经济优势
1.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
铁路旅客运输是一个网络化的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
(1)旅客运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客,其次是行李、包裹和邮件。通过售票工作,把旅客组织起来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在旅行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集人、车、路、站于一体,主要以提供劳务的形式为旅客服务。
(2)旅客运输生产向社会提供的是无形产品,其核心产品是旅客的空间位移。它被旅客本身所消耗,其使用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其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远大于自身的经济效益。
(3)旅客运输在时间上有较大的波动性。季、月、周、日和一日内各小时之间常会出现明显的起伏变化。为此,对客运技术设备、客运能力、车辆等必须留有一定的后备,在不同的客运量峰值期采用不同的客运组织方式。
(4)客运站舍的位置宜设在客流易于集散处,使旅客便于换乘不同的交通方式。
(5)旅客运输不同于货物运输,旅客在旅行中有不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如饮食、盥洗、休息、适宜的通风、照明、温度等,旅客运输企业不仅应满足这些需求,而且应积极改善、创造良好的旅行环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使旅客心情愉悦。
(6)客运车辆按铁路局固定配属给客运车辆段,便于客运车辆的运用和维修,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担当旅客列车乘务工作的客运乘务组一般是固定随车值乘,便于熟悉情况,做好本职工作。
(7)旅客列车车辆的编成辆数、编组结构及编挂顺序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旅客列车按固定时刻表运行,旅客根据自己的旅行需要选择乘车日期、车次、座别、到站,自行购票、托运行包,乘车到达目的地。如果旅客乘车站与到达站之间没有直通列车时,旅客需要途中换乘。
(8)旅客列车重量标准和速度应合理选择,对各种列车的重量和速度应按其等级作出规定,并逐步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缩短旅客在途中的时间。
2.铁路旅客运输技术经济优势
相对而言,铁路旅客运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经济优势:
(1)安全性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达60多万次,死亡10万多人、伤50万人左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均构成极大威胁。铁路运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事故率低、伤亡人数少。如日本新干线从1964~1992年,共运送旅客30亿人次,无一人死亡。发展铁路可以相应的减少公路交通的需求,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和死伤人数。
(2)快捷、方便
在安全的基础上,速度是旅客关心的首要因素。随着我国铁路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既有线路的提速,已建成了铁路旅客运输快速客运网络。尤其是到2015年底,高速铁路里程已达1.9万km,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已达到200~300km/h。而高速公路通常限速在120km/h以内,一般公路则速度更低;飞机的经济巡航速度为750km/h,但可达性较差。由于铁路车站一般位于市中心,乘车方便。综合来看,铁路客运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
(3)绿色环保
据有关资料,在日常运量下,铁路产生的噪声约为公路的1/2~1/3。高速铁路则基本上消除了粉尘、油烟及废气污染,有害物质排放量仅为公路的1/20~1/10,不到飞机的1/100。目前我国私人汽车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尽管采取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措施,单位排放量会降低,但总排放量还在快速增长,环境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国家就应更坚定地发展和鼓励使用污染少的铁路客运,特别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等领域的发展。
(4)土地利用率高
铁路干线与公路相比,在节省土地占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大流量的通道中较为明显,国家Ⅰ级双线铁路与四车道和六车道的高速公路的工程总体占地比约为1∶1.40~1∶1.37。据资料,一条双线铁路具有16车道公路相同的运输能力,而其所需土地宽度仅为公路的1/8。
(5)能源消耗少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客运一方面能源消耗低,另一方面能源的适应性强。据资料,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每万吨公里周转量的燃油消耗量比值是:铁路∶管道∶水运∶公路=1∶2∶4∶20。
(6)运输成本低
在运输成本中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愈长、运量愈大,单位成本愈低。一般来说,铁路的单位运输成本要比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要低得多,有的甚至比内河航运还低。
三、铁路旅客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在我国承担旅客运输的四种现代交通方式中,铁路担负着大部分中、长途旅客的输送任务,在整个旅客运输工作中起着骨干作用(见表1-1-1)。由于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整体上属于中、下等水平,加之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纵横跨度大的特点,决定了铁路这种运力大而费用低廉的现代运输工具,仍将是我国广大旅客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是社会期待值最高的客运交通工具。
表1-1-1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
续上表
据统计,我国幅员广阔,东西和南北跨度分别达到5400km和5200km,各省会城市之间平均距离达1500km左右;人口数量众多且分布不均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对称等,形成了高强度的区域间客货流量,决定了区域干线交通运输网络在综合运输网络中的重要性,而且其重要程度明显高于一般中小国家。
我国的运输体系建设,需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在干线运输中要突出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和促进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小,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途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和航空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对铁路客运形成了越来越明显的竞争,长距离出行选择航空的旅客逐渐增加,但铁路在我国中长途旅客运输中的主力作用是难以替代的,特别是随着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的推进,高速铁路快捷、方便的运输特点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铁路客运仍然是中长距离旅客出行的主导方式。
鉴于我国的国情和铁路高速技术的发展,决定了铁路客运在跨市、跨地区、跨区域旅客出行中的重要作用,是人们中长途出行需求的最重要载体,铁路客运企业也会以市场为导向,以旅客需求为中心,提供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运输服务,逐步实现服务专业化、服务标准化、服务品牌化和服务个性化,以满足不同收入和消费层次旅客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