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夏文印本中的“仿宋体”
仿宋体是印刷字体的一种,是仿照宋版书上所刻的字体创制的一种新的印刷字体。仿宋体于20世纪初期由钱塘丁辅之、丁善之兄弟等人,模拟北宋欧体刊本字体而创制,名为“聚珍仿宋”体。它融合了楷书的笔画和宋体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粗细均匀,出锋犀利,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具有欧柳风韵(图版12)。
图版12 聚珍仿宋本(网上资料)
西夏文一经创制便迅速推广使用。为便于学习、传播,标准化的西夏文楷书应运而生。楷书和“八分书”的主要区别是增加书写时的提按动作,横画和竖画转折时的提按和顿笔,使线条产生了更多装饰意味,使楷书更具有审美内涵。印本中的西夏文楷书,点画都做了装饰,整齐划一,既实用又美观,相当于现在的美术字,也即印刷体。目前所见的西夏文楷书,应该来源于“方整类八分”的西夏文隶书,它们是西夏日常通用的字体,以标准化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印本中。我们把西夏文印本中标准化的西夏文楷书字体,与现代仿宋体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风格和神韵非常一致。文字笔画横竖粗细均匀,横画普遍向右上方倾斜;起笔、落笔和转折都有笔顿,竖笔、撇笔起笔笔锋明显,撇笔整体弧度较大,捺笔结尾处一律呈现出直线形态。经过整齐划一装饰的西夏文,字体工整匀称,清秀挺拔,章法森然整洁。这些字体有别于横平竖直,字体方正的楷书,又与横细竖粗、笔画硬挺、棱角分明的宋体字存在差别,显然已经具备了现代仿宋体的特征。西夏文刻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图版13)、西夏文木活字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图版14)中的西夏文字,具有典型的“仿宋体”特征。印本中的西夏文字,每一字都一丝不苟,点画清丽整洁,横竖粗细均等,结字方峻严谨,字体略呈长方形,均匀秀丽,清秀美观,既有楷书的意味,又有宋体字的规范。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疏密得当,行列齐整。活字印本中的字体大小差别不大,板框栏线四角互不搭接,尽显活字印刷的特征。这些特点,皆反映了西夏印刷术高超的技艺和书法审美崇尚。
图版13 甘肃省博物馆藏木刻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图版14 宁夏藏木活字《吉祥遍至口合本续》
从考古发现和传世的遗物可知,西夏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是不容置疑的,文字的创制、泥活字的引进和改良、木活字的发明、瓷器的创烧,以及火器的使用等,无一不彰显他们的聪明才智。西夏印刷技术本就是仿宋的,在西夏文书籍的印刷过程中,西夏人也许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西夏文印刷的需要对汉字宋体字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西夏文印刷字体,成为更加标准化的、美化了的西夏文印刷体,它与汉字宋体字有着十足的亲缘关系,也成为后来汉字仿宋体的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