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文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转宦州县(1047—1054)

庆历六年(1046)春,王安石结束了签书判官的任期,离扬州赴京师等候新职。不久,他被调任为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庆历七年七月,他到达鄞县上任。从庆历七年(1047)到至和元年(1054)的这八年,是王安石两任地方官、转宦州县的时期。

鄞县地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重要,为明州治所。王安石在鄞县三年,政绩十分突出。史载他在鄞县兴办学校,荐举人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宋史》本传)。王安石到鄞县后不久,了解到当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百姓一遭旱灾就无法可施的情况,就向上司建议趁当年百姓丰收之余暇,“大浚治川渠,使水有所潴,可以无不足水之患”(《上杜学士言开河书》),并跑遍鄞县境内的十四个乡,劝督农民疏浚河渠,修建堤堰等水利设施。为了让经济困难的农户也能及时耕种,而不受豪强的重利盘剥,王安石决定在第二年春季,将县府粮仓中的存粮借贷给这些农户;约定到秋收之后,让他们加纳少量利息赴县偿还。这样,县府粮仓的存粮也得到了以新换旧。王安石的这些措施,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与称赞。鄞县农民鉴于连年频繁的旱灾,都乐意听从王安石的劝督去兴修水利,使鄞县的水利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鄞县期间,王安石还与心仪已久的改革派领袖范仲淹见了面。皇祐元年(1049)正月,年过六旬的范仲淹出知杭州。王安石闻讯后十分高兴,他依例先上了一状求见:

某此者之官敝邑,取道乐郊,引舟将次于近圻,敛板即趋于前屏。瞻望麾戟,下情无任。(《上范资政先状》)

范仲淹对王安石的文名和政绩也有所了解,他会见了王安石。从王安石所说的“矧鄙不肖,辱公知尤”(《祭范颍州文》),可以想见两人见面时相知相得的情形。这次会见,对王安石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他为此先后写了《上杭州范资政启》、《谢范资政启》。在这两启中,王安石对范仲淹的道德声望作了极高的颂扬,有“伏惟某官,道宗当世,名重本朝,思皇廊庙之材,均逸股肱之郡,即还大政,以泽含生”(《谢范资政启》)之语;并对自己能有机会得到范仲淹的关照觉得非常荣幸。几年后,当听到范仲淹于皇祐四年(1052)五月在调至颍州途中卒于徐州的消息时,时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的王安石十分悲痛,满怀激情写下了《祭范颍州文》。祭文用四言韵文的形式行之,长达448字,是王安石所作祭文中最长的一篇。王安石在文中对范仲淹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祭文以强烈的感叹起笔:“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以“一世之师”、“名节无疵”对范仲淹的地位和一生行事加以评定,并成为全文的基调。随后,文章循着范仲淹的生活轨迹,对他在各个时期不同职位上的政绩作了精炼的概括和热情的褒扬。对于范仲淹未能尽其才干于政事,王安石深表惋惜,认为他的逝世是国家的巨大损失:“硕人今亡,邦国之忧。”王安石坚信范仲淹的精神会永垂不朽:“其传其详,以法永久。”范仲淹的人格理想及其倡导的庆历新政,给王安石以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十几年后王安石领导的变法运动,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的改革精神。在王安石一生所写的众多祭文中,本文是为后人评价很高的一篇。文章将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既概括了范仲淹的一生事迹,又褒扬了他的政绩品行,并寄托了自己的沉痛悼念之情,言辞激昂,感情沉郁。明人茅坤评曰:“荆公为人多气岸,不妄交,所交者皆天下名贤。故于其殁而祭也,其文多奇崛之气,悲怆之思,令人读之不能以不掩卷而涕洟。”又曰:“范公为一代殊绝人物,而荆公祭文亦极力摹写,涕洟呜咽,可为两绝矣。”(《唐宋八大家文钞》)

皇祐二年(1050)春,王安石鄞县任满,再次回临川。对于生活了三年的鄞县,王安石充满了留恋之情,其《铁幢浦》诗云:

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如今身是西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

东山和南湖是鄞县的名胜之地。几年后,王安石还在诗中回忆旧游之地:

最思东山春树霭,更忆南湖秋水波。三年飘忽如梦寐,万事感激徒悲歌。(《忆鄞县东吴太白山水》)

在鄞县期间,王安石还有过一个女儿,他称之为“鄞女”。早在庆历四年(1044),王安石扬州签判任上时曾回过临川,与表妹吴氏结婚。吴氏生有三子二女,除一子一女早夭外,尚存长子王雱、次子王旁和后来分别嫁给吴安持和蔡卞的两个女儿。早夭的一女就是“鄞女”。鄞女聪敏伶俐,很得父亲的喜爱。不料,出生才十四个月,鄞女便于庆历八年六月因病夭折了。王安石将女儿葬在鄞县,含悲写了《鄞女墓志》一文。离鄞前,他再次去祭扫了女儿墓,并含泪写下了《别鄞女》一诗: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王安石年方三十,却觉得自己已像一个衰弱的老翁,充满了忧伤。他深感自己事业未成,故屡有叹老之语。今夜一别,从此与爱女各在东西,难有再见的时日。这不尽的悲痛,都体现在“死生从此各西东”七字之中。这首小诗,充分展现了王安石深于情的一面。

在临川住了一阵后,王安石于皇祐三年(1051)春再次赴京等候差遣。按旧例,在进士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人,做满一任官职后,可以用呈献文章的形式向朝廷申请参加馆职考试。馆职是“馆阁职事”的简称,指在中央的“史馆”、“昭文馆”、“秘阁”等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这是当时被人引为荣耀的清要之职,是通向上层权力机构的捷径。从唐代以来,士大夫做官一直重内轻外。王安石却不这样认为,而是恬然自守,愿意做地方官,办点实事。早在淮南签判任满时,他就没有申请参加馆职考试,这次鄞县任满后依然如此。由于他在鄞县的政绩,他已经为上层统治者所注意。这年五月,宰相文彦博向宋仁宗推荐王安石,称“安石恬然自守,未易多得”(《麟台故事》)。仁宗于是令安石留京等待考试后授予官职。王安石考虑到当时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滞留京师开销较大,还是以家贫亲老为辞,乞求外任。在王安石的一再请求下,朝廷同意他免试任舒州通判。

舒州辖境即今安徽安庆一带,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州西北是天柱山,旧称霍山、潜山,又称皖山、皖公山,海拔在1500米以上,为安徽长江以北的第一高峰。天柱山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是著名的风景胜地。王安石来到舒州后,并没有为这里的风景名胜而陶醉,而是为当地百姓生活的贫困程度而感到震惊。当时,舒州正逢旱灾,农民对此束手无策,生活十分艰难;而地主却乘机囤积居奇,兼并土地;官僚则依然向百姓勒逼苛捐杂税。因此,这片昔日以肥沃著称的土地,如今沦为了“崎岖山谷间,百室无一盈”(《发廪》)的重灾区。王安石目睹此景,愤而写下了“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舒州七月十七日雨》)的诗句,痛斥了为富不仁的地主和尸位素餐的官吏们。作为知州副职的通判,王安石在三年任职期间,尽可能地给灾民以帮助。他到任后不久,就派人去灾区调查灾民的生活状况,以制订救济措施。他还下令从那些囤积居奇并出售高价粮食的财主家征集余粮,分配给受灾的贫民,以救燃眉之急。尽管做了这一切,仍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贫民的生活,“三年佐荒郡,市有弃饿婴”(《发廪》),这不能不引起王安石对社会现实作深层的思考,他为此写下了《兼并》、《发廪》、《感事》等诗文,揭露了严酷的社会现实,并提出了改革现状的要求。作为一个地方官,王安石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常常深感愧疚。在《感事》一诗中,他回忆起少年时代随父亲流转各地时见到的那一幕幕难忘的情景: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取资官一毫,奸桀已云富。彼昏方怡然,自谓民父母。

而今这一幕幕情景又化成严酷的现实,王安石不由百感交集:

朅来佐荒郡,懔懔常惭疚。昔之心所哀,今也执其咎。乘田圣所勉,况乃余之陋。内讼敢不勤,同忧在僚友。

正是这种对人民的同情心和勇于自责的精神,使王安石在地方官任上力图有所作为,也是促使他产生改革思想的重要原因。

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结束了在舒州的任期,离开舒州,再次前往京师等候新职。自从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以来,他至此已做了三任地方官。长期的地方官生活,尤其是鄞县和舒州任上的经历,使王安石对北宋王朝的内外形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了真切的体验。十余年的地方官生活,也锻炼了王安石的才干,为他赢得了声誉,并为日后执政推行新法积累了经验。

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也相当活跃,与前一时期一样,题材还是相当广泛,内容依然相当丰富。揭露现实黑暗,要求改革弊政,仍是这一时期诗文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诗文,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其诗多为古体,偏重白描和议论,已出现了以文为诗的倾向,如《省兵》、《兼并》、《寓言十五首》等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看法,议论虽颇深刻,却欠涵蓄,风格显得峭直但乏韵味。不过,这一时期的上乘之作也有不少,如《壬辰寒食》抒写客思之情,“风神跌宕,笔势清雄”(《唐宋诗举要》);《和平甫望九华山四十韵》二首,描绘九华山雄奇的景色,极铺陈排比之能事,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风格上力摹杜甫、韩愈,显示出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代表了他这一时期诗作所达到的成就。其散文偏重议论,叙事简略,文字朴素,说理透辟,风格上与其诗相近,显得峭直简洁。《游褒禅山记》是他这一时期所写的一篇名作。作者写游山感受,记游中寄托人生哲理,简洁自然,充分表现出长于议论的特点。同时,王安石为文依经立论、博引史实的特点,在这时所作的散文中已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