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堤上行三首(选一)[1]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2]。桃叶传情竹枝怨[3],水流无限月明多。


[1]《堤上行》是刘禹锡根据梁简文帝的《大堤曲》创制的乐府新题。

[2]相应歌:此唱彼和,歌声相应。

[3]桃叶:即《桃叶歌》,为南朝《吴声歌曲》。《古今乐录》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缘于笃爱,所以歌之。”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


《堤上行三首》作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期间,这是第二首,表现的是月夜对歌的情景。诗人先以大半篇幅描写当地的风俗,使它鲜明如画地悬于读者的眉睫之前,然后再以简洁、疏淡的笔墨,勾勒风景,布置气氛,以之作为对风俗画的映衬和点缀。一、二两句总写对歌的场面:长江两岸,歌者如云,此唱彼和,兴会无前。第三句写对歌的内容:或传达爱慕之意,或流露幽怨之情,前者如思如慕,后者如泣如诉。这些都属于风俗画的范畴。第四句则转入对风景的描绘,这里的“流水”和“明月”,是可以抽绎出多种微妙情思的物象。诗人把它们纳入画中,并分别在其后缀以“无限”和“多”这两个量态形容词,是匠心独运的。那悠悠无尽、脉脉难绝的月光和江水,岂不正象征着歌声的绵绵不断和娓娓动人?设想,如果没有这幅风景画的衬托,前面的风俗画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光彩四溢。

刘禹锡所绘就的风俗画上,出现得更多的还是当地人民的生活场面。这些生活场面情趣横生,诗意盎然,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如《堤上行三首》其一、其三: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从画法上说,这只是两幅速写,却颇有容量。前一首(其一)写行人竞渡。诗人先渲染渡口酒旗纷扬、樯桅林立、高楼鳞次的景象,这是为下文张本。接着便推出竞渡的场面:日斜西山,渔舟唱晚,奔波了一天的行人顾不得相互礼让,争先恐后地挤上渡船。一个“急”字,凸现出行人的焦躁之色和匆忙之态。而船家也仿佛理解渡客的心情,使出浑身解数,挥桨疾进。于是,一江碧波之上,回荡着幽轧的桨声,充满了生活情趣。这里,诗人着力表现的是巴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后一首(其三)写酒家迎客。在逶迤的长堤上,一字排开的酒家相继悬挂起杏黄色的酒旗,在它的招徕下,估客的商船联翩而来。繁忙的白昼过去了,喧闹的夜晚又开始了。这里,诗人所展示的是码头周围的勃勃生机和江边居民好客的热情。这是一幅纯用白描、不施朱墨的风俗画,较之《浪淘沙词九首》之五、《踏歌词四首》之一的秾丽,自有不同的韵味。挖掘其底蕴,我们寻觅到的是诗人对兴旺景象的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