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三):奈良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节 服饰、仪容、歌舞、音乐

一、进贡兵卫和采女

在日本古代,藤原京是历代皇室最兴盛的时期。虽说前难波朝扩展的海北版图超过藤原朝,但内地的治理水平尚低。自圣武天皇以后,国库收支开始紧张起来。这一点由三蕃清行的《封事》可知。因此,在朝廷从飞鸟迁都藤原、奈良时,京师还算平安无事。从宫府到王公贵卿家族皆享荣耀,但可以看出由盛转衰正是在这个时期。

前面几节所讲的水田、封户、调庸、垦田及士兵的分配成为宫中、府中、贵族、僧侣竞争的焦点。此外,朝廷还开拓东边、西边,谋求增加财富来源。看到这些足以想象京师的繁荣景象。兵卫的作用虽说在守卫宫阙,但实质是供宫中、府中的贵族炫耀荣华富贵。《军防令》中将有品子弟划分等级。仪容端正、工于画算者可选为上等大舍人。擅长弓马者为中等兵卫之选。身材劣弱、不知文算者为下等使者。第一资格是仪容、画算,第二资格是弓马武艺,而兵卫要由郡司子弟、弓马娴熟者中选拔,向朝廷进贡。进贡采女的郡不必进贡兵卫。朝廷规定一国进贡的兵卫与采女的比例为二分兵卫一分采女。大化二年的诏书中写道:“采女是指郡少领以上的姐妹、子女,将仪表端正者进贡。从丁一人,从女二人,以百户为采女一人供粮。所需庸布、庸米皆准照仕丁。”后宫《职员令》规定:“诸氏按照氏别,进贡年龄在三十以下十三以上的女子。”简而言之,朝廷选拔天下的美男、美女作为舍人、采女,分配到宫中和贵族家庭,做各项杂务。这是古代日本的传统做法,并非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二、尚武之风

古代日本国县的君长选拔体貌完美的男子、妇女环侍左右。这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有的现象。网罗美男、美女的做法大行其道。此外,日本尚武风气犹存。人们倾心于弓马之术。尽管净御原朝处于太平盛世,但贵族依然不断习射。妇女也像男人一样骑马。妇女也在牧场养马,有时欣赏贡马。在这一时期,白马节会出现了雏形。隼人的相扑也是尚武的游戏。相扑节会始于此时。持统天皇五年三月,持统天皇在御苑观赏公私马匹,奖励兵马。文武天皇博览经史,犹善射艺。此时,京畿地区因为朝廷奖励弓马而盛行骑射。在山背国贺茂神社的节日上,人们举行骑射大会。然而,从文武二年三月开始,朝廷禁止此风。大概是因为禁令难以全面执行,到了大宝二年,除了山背国的人外,朝廷禁止聚众执仗骑射。庆云三年,朝廷制定大射禄法,射中一箭者,二品亲王二品王臣以上者赐予布三十端,初位赐予布三端。射中皮者赏赐半端布。

三、游戏、器具和服饰

天武天皇在大安、小安二殿大宴群臣。天武天皇十四年,天武天皇在殿前唤王卿博戏。《僧尼令》中规定:“僧尼搞音乐、博戏者罚做苦役。”《义解》中记载道:“博戏是指双六、琴棋之类。”笔者认为琴棋未必属于此类。天武天皇十五年,新罗给日本献上镂金器、金银、霞锦、绫罗、虎豹皮及药物之类百余种。而新罗使者又另外献上金器、屏风。这时,日本各地献上珍奇异物,或是用调庸之物来买贵金属、宝石之类,收集精美的服饰器具。持统天皇三年,朝廷禁止双六博弈。文武天皇二年,朝廷取缔博戏游手之徒。以此可知,当时游戏多么兴盛。随着官位的制定和朝廷修改衣冠制度,贵族的穿着打扮像皇室家族一样。不仅禄物,就连衣物,朝廷也根据时令赏赐。持统天皇五年,朝廷赐予公卿饮食、衣裳。持统天皇六年正月,持统天皇大宴公卿等,又赐衣裳。文武天皇四年,朝廷设置制衣冠司,不久改革官位。《衣服令》规定:“男女服装都由衣冠司制造,并由天皇赏赐。”这一做法在天平年间发生变化,改为自制,但直到后世,在朝廷的重大典礼上,王公诸臣的衣服大体上都是官制的。可以说,这种习惯由来已久。大宝元年正月初一,文武天皇在太极殿的朝廷典礼正门建鸟形幢。鸟形幢左有日像青龙、朱雀幢,右有月像玄武、白虎幢。这些都是用于接见藩夷的使者的。于是,日本的朝廷仪式逐渐得到完善。

四、仪容的改良

就仪容的改良而言,《三国志》中记录了古代奴国,即筑紫傩县的风俗。“倭以蹲踞为恭敬。”大倭朝廷也以蹲踞为恭敬。这一点直到后世都没有变。坐姿是竖起单膝,平坐是以双膝触地。直到二百年前,日本一直有这种风俗。敬礼没有拜手、握手,而是以双手触地,作揖。日本推古时期的制度是跪礼,在孝德天皇时期改为站礼。不知何时开始,朝廷兴起匍匐礼。这大概是新罗的风俗。天武天皇十一年,朝廷废除跪礼和匍匐礼,进而使用站礼。在持统天皇继位时,公卿百僚跪拜、环拜、拍手。在日语里,拍手也叫柏手。这是因为人们在进御膳时拍手敬礼。《周官·大宗伯》中写道:“九拜四振动。”《郑大夫注》中将“动”写作“董”,即“以两手相击也”。陆德明的《释文》中写道:“今倭人拜以两手,相击如郑说,盖古之遗法也。”清惠士奇在《礼说》中写道:“两手相击不知拍手,解为抃。《吕氏春秋》说古者帝喾使人抃云云,乃命凤鸟天翟舞之。”后来的舞蹈来源于此。舞蹈也在朝廷典礼上进行,也属于拍手的仪式。藤原朝使用站礼。庆云元年正月初一,在太极殿的朝廷典礼上,五品以上的座开始设榻。朝廷废除了百官跪伏之礼。就头发而言,《三国志》记载有“奴国被发屈纷”,意思是用垂发弄成末髻。天武天皇十一年,日本的男女都结发。从天武天皇十二年正月开始,人们整体改妆。到了天武天皇十二年年末,女人年龄四十以上者都要结发。巫祝之类属于例外,不必结发。有关妇女的风俗和宗教风俗密切相关。直到后世,妇女的垂发装饰都没有改变。持统天皇六年,朝廷褒奖沙门观成制造的铅粉,赐予绢五十匹、棉三十匹、布十五端。白粉化妆品得到了改良。据说铅粉是古代中国殷纣制作的,用于妇女的肌肤很久了。据说曹魏的何晏善于制粉。日本也很早就使用了。当时,关于化妆粉,中国将吴越之产称作官粉,将韶州产的称作韶粉,将辰州产的称作辰粉。而在此之前,人们使用的或许都是胡粉。

五、歌舞音乐

在上古时期的日本,关于宴会所需要的歌舞,人们需要拍手、跺脚而歌:跺一只脚,然后举手歌唱神语。还有《夷振》《宫人振》等。这些都是出云语部教的歌曲。在久米歌中,手量、声音等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直到后世传到乐府。《显宗纪》中称手量是指用手掌嘹亮地打出的节拍,以此来给舞蹈伴奏。古代日本音乐极其不发达。作为古乐器而言,能够列举的就是和琴、铃、拍子木等等而已。当时甚至没有“乐”这个词。在百济、高丽的音乐传入日本后,日本才有两三种乐器。传来的隋乐中有合奏,传来的吴乐中有伎乐。乐器虽然逐步完善起来,但和日本的舞蹈、音调并不合拍。在音乐领域,圣德太子所倡导的文明依然接近于空白。然而,在藤原朝之前,朝廷引进了朝鲜和唐朝的音乐。与此同时,日本的舞乐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天武天皇四年,朝廷让丹波、但马、近江、若狭、伊势、美浓、尾张进贡百姓中善歌的男女及侏儒伎人。天武天皇十年,天武天皇在新宫调试、演奏鼓吹之声。鼓吹是唐朝的军乐。天武天皇十二年,艺人表演小垦田舞,奏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之乐。小垦田舞是在圣德太子时期创作的,后来舞谱散佚。天武天皇十四年,朝廷下诏歌男、歌女、吹笛者将技艺教给子孙,流传下去,结果出现了用歌乐技艺来兴家的。天武天皇十五年,天武天皇在御殿前赐予唱优等艺人禄物。此外,隼人的相扑开始流行起来。在天武天皇时期,歌舞、乐曲非常兴盛。就歌舞而言,最典型的例子是公卿百僚诸蕃前往天武天皇殡宫吊唁,在痛哭时奏楯节舞而奉奠。就楯节舞而言,《释日本纪》中引用《私记》写道:“师说中称吉士舞,以手中盾牌来打拍子,故有此名。”《职员令集解》记载道:“雅乐属尾张净足之说。今寮中的舞曲有久米舞、五节舞、田舞、倭舞、盾卧舞、筑紫舞。”盾卧舞由十个人来跳。五人是土师宿祢等,五人是文忌寸等。右面的人拿着甲并持刀盾,吉士舞大概就是如此。天武天皇七年正月十六日,汉人等奏踏歌。《释纪》中引用《私记》写道:“按照现在的习俗称作阿良礼走,《师说》中称此歌曲结束时,必然重复,称万年阿良礼。现在改称万岁乐。这是古习俗的残留。”汉人中吴地的归化姓很多。踏歌是八句诗,每句尾唱“万年霰”。从天平时期开始,日本就有女踏歌。踏歌都举行节会。这是男踏歌节会的起源。《花园天皇御记》中写道:“元亨四年正月十五日,千秋万岁掺入散乐如例。”千秋万岁每每出现在后崇光院的《看闻日记》中。直到那个时期,正月里大和万岁歌舞团来到京都的院宫贵卿宅里,歌舞祝福,如同今天的三河万岁歌舞团。这类似一种谐技,是踏歌的遗风。散乐就是散更猿乐,也属于滑稽“道化”戏。千秋万岁歌舞团体结束歌曲本体部分后,表演猿乐。

日本舞乐

六、俳优的待遇

文武天皇二年,文武天皇赐百官职事以上及擅长才技者禄物。才技被解释为织锦、缝衣等。其中应该也有歌舞、音乐才技人。这与天武天皇朝赐予倡优禄物的先例是类似的。这时,朝廷募集了种种技艺人及诸国的风俗歌舞,在招待蕃客、虾夷、隼人等时奏乐。由此可知,当时歌舞音乐是如何盛行。日本从上古时期就有俳优。这也是以道化、滑稽为基调的艺术。从技术层面来讲,称俳优,从歌唱角度来讲,称俳倡。俳的意思是谐戏者。在神代,天钿女命在磐户前手持茅缠矛表演俳优。大神听到后好奇“天钿女命到底跳的什么舞”,将磐户打开一个小缝偷窥。世俗称此为神乐的起源。俳优或噱乐是滑稽戏。之后,在神下凡时,猿田彦高鼻子,脸如红酸浆,睁开镜子似的眼睛,站在那里。天钿女命前往,露出胸乳,将衣带系在肚脐下,笑噱着站在对面。猿田彦问道:“汝所藏何物?”因为这一功劳,天钿女命的子女被允许使用“猿女”君号。此后,在日本史书上所看到的俳优都是笑噱之戏。据《三代格》弘仁四年的符中记载,在奈良朝时,猿女虽然住在近江国和尔村、山城国小野村,但进贡的艺人多数不是猿女子孙。这足以证明俳优在朝廷上的待遇并不低贱。猿女系统外还有隼人俳优。火阑降命对琼琼杵尊说:“让我活下去的话,我将生儿八十连属,不离汝之垣边,成为俳优之民。”戴上牛鼻子,将手掌和脸涂成红色,抬脚、踏行学溺苦之状,起初抬脚来回跑,扪腰、将手放在胸前,进而举手,拍掌。直到今天,俳优表演还是这样。这些都是隼人教授的风俗歌舞中的手势和脚的姿势,以谐戏为主。相扑以垂仁朝的野见宿祢为始祖,起源于当时的隼人的相扑。相扑者在牛鼻兜裆裤上用纽系住狩衣。后世将他们召集到近卫府,分为左右,让他们一决胜负。据《江家次第》中《相扑拔出》一条记载:“相扑结束后,左右开始奏舞乐。当时必定有舞散手、还城乐、散更。散更中有一足、高足、轮鼓、独乐、咒师、侏儒舞等。”散更就是猿乐,也是隼人系统的艺术。

七、侏儒的培养

日本皇室和贵族享受荣华富贵,以娱乐为主。当时阶级制度非常森严。人们心理压力很大。为了排解身心郁闷,人们必然需要娱乐。除了歌舞音乐外,皇室和贵族还让俳优演笑噱之戏。这可以说是娱乐中的极品。就算皇室和贵族将美男美女集中在飞鸟、藤原的宫廷里,培养他们俳优才技也不足为怪。其中还有很多侏儒。侏儒是一种残疾小儿。天智天皇十年,常陆国进贡来一个高一尺六寸的侏儒。侏儒叫中臣若子,十六岁。侏儒一事最初见诸史书就是此时。天武天皇四年,朝廷催促下面进贡侏儒。天智天皇十四年,天智天皇观看善射者及侏儒舍人等的射技。文武天皇二年,朝廷赐予备前国人侏儒秦大兄以香登臣之姓。侏儒到底为何物?可以说,从世界上来看,夸示帝王荣耀者就是侏儒这种技艺人。中国从周代时期就有。汉武帝在鼎盛时期将东方朔、司马相如等文学家召集到一起,将他们当作俳优来对待。汉武帝宠爱侏儒。侏儒俸禄和东方朔一样。汉武帝经常让侏儒饲养马。人们对侏儒的解释是“短人”“可供戏弄者”,但应该说是有技艺的身材矮小的“短人”。在欧洲,直到近百年前,君主宫中一定豢养着侏儒。君主让侏儒饲养鸟兽,表演技艺,或者当秘书。侏儒中还出了名人。这些并非天然的倭人,是人工培育并授以技能而成。这一奇怪习俗起源于上古波斯的宫中。因此,周代中国是由西域传入侏儒这种娱乐方式,之后又传到了日本。进贡侏儒也就是寻觅侏儒艺人。教授这种技艺的对象必然是人工培育的“短人”。这些侏儒资质很好,其中甚至有些人得到提拔,被赐予姓。侏儒一直盛行到何时?就散更中的侏儒舞而言,后来人们不用矮人,只在猿乐的能艺术形式。中模仿侏儒的技艺而供娱乐消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