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虾夷隼人和唐、新罗的使者往来
一、日本东北地区的拓殖
竞争垦田之风源于近畿土地余利很少,而在东西偏远地区,蛮夷杂居,尚未脱离拓殖时代之风的地方颇多。尽管日本列岛到处都设有国司、郡司,但朝廷的视线只关注近畿地区。内国、外国的区分很严格。朝廷不免保留着以“半化外”的眼光来对待远国的陋习。藤原朝派出征夷、征隼军队就说明国郡政治正逐渐普及东西。当时的国司还不足六十个。大化改新开始于四畿和东八道的国司。东八道是指清见关和爱发关以内的诸国。早在上古时期,四畿和东八道地区就得到开发,属于准内国之地。四畿和东八道以东的坂东是东山道都督管理的要塞之地,有东夷之称。北陆以越前为核心地区。越国造管辖这里。从越前直到越后川一带是北狄之地。在庆云时期以前,朝廷还没有设出羽郡。在菊多、白河、磐川、渟足四关设木栅是因为这里属于边境。当时朝廷将爱发、不破、铃鹿三关称内栅,重点防守这里。这是因为,一直到伊吹岭一带,北狄强族非常猖獗、跋扈。据传,天武天皇之所以在信浓国筑摩修建行宫是因为天武天皇有迁都之意。之前,景行天皇行幸美浓国后西征东伐。日本武尊小碓命从信浓伊那翻越美浓御坂路。大宝二年,朝廷开通了美浓国岐苏山道。朝廷的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在东夷、北狄之地进行开拓。在清宁天皇一朝,朝廷设有虾夷隼人的内府。在崇峻天皇朝,朝廷派遣东北观察使。由此可见,朝廷逐渐将势力伸展到东北。到了齐明天皇朝,朝廷征讨肃慎,在鳄田设置郡领。朝廷的这一措施是为了怀柔化外之地。朝廷还用磐船栅预防北狄。天武天皇十一年,朝廷赐予陆奥虾夷人爵位。越狄伊高岐那等请求朝廷以俘虏七千人编为一郡。那个时期,朝廷又将归化的高丽人安置在常陆,将新罗人安置在武藏及下毛野,将百济人安置在甲斐。朝廷给予这些人田地,让他们就业。下毛野麻吕的奴婢六百人得到豁免。朝廷以此来拓殖东北。此外,在文武天皇初期,越狄献上方物。之后,朝廷给一百零六人赐爵,修缮磐船栅。
二、朝廷对西国的控制
西国本来设了须摩关,以针间为吉备道口。神功皇后设和气关,将道口移至此处。吉备以西仍然是半化外之地。《日本书纪·天武天皇八年之条》中记载道:“吉备大宰石川王去世。”由此可知,吉备也和筑紫一样设立了大宰。《日本书纪·天武天皇十四年之条》中记载“周防总令所”。在《日本书纪·持统天皇三年条》中写道:“田中法麻吕被任命为伊豫总领。”田中法麻吕在讃岐放养白燕。防、豫、讃也有总领。周防总令所设在景行天皇、仲哀天皇巡幸时的沙磨。周防总令所管辖长防、石艺等几个地方。这个总领不同于国司,是带刀的武官,是为了驯服、绥靖化外之民而设置的,同时也是为了控制占据海峡的海盗。文武天皇四年,萨末比卖、衣评督、衣君县助督、衣君氐自美、肝衡难波带着肥前人等率兵劫掠觅国使刑部真木等。因此,朝廷敕令竺志总领,按照罪犯标准予以惩罚。竺志总领是筑紫大宰。朝廷又任命石上麻吕为筑紫总领,任命下毛野为大贰,任命波多牟后闭为周防总领,任命上野小足为吉备总领。起初,西国由这四个总领来分管,但大宝定令之后就断绝了。从此时起,只有筑紫归大宰府管辖。起初,朝廷在吉备、伊豫以西设立总管进行治理,像东夷、北狄一样,称隼人为西蛮。西蛮杂居范围达到南海、广岛一带。朝廷逐渐进行招抚。此时,朝廷已经没有设立总管的必要,因此废除了总管一职。不久,朝廷兴起征隼人之师。
三、觅国使的差遣
觅国使就是朝廷派遣的南岛探检使。就南岛而言,最初见于推古朝掖玖、多祢来朝的记载。天武天皇六年,多祢人来朝。天武天皇十年,朝廷让多祢人拿来地图。奄美、掖玖人也来朝。天武天皇十一年,隼人来朝,贡上方物。从那时起,多祢、掖玖、奄美人都在飞鸟寺西面受到朝廷宴请,并奏乐助兴,一直到后世,这些事情已经成为惯例。藤原氏掌权以后,朝廷进一步招抚南岛。持统天皇九年,朝廷派文博势、下译语诸田到多祢,寻找蛮人居所。文武天皇二年,朝廷又任命文博势等八人为觅国使到南岛。史书记载有“给戎器”,说明觅国使大概是率兵前往的。文武天皇三年七月,多祢、掖玖、奄美、度戚等来朝,贡上方物。文武天皇三年冬天,文博势及刑部真木等从南岛回来。朝廷赏赐他们爵位。萨末、衣、肝冲人等抢劫刑部真木一事应该发生在南中,不久激起了隼人之乱。
四、日本和南岛的交流
多祢、掖玖、奄美、度戚就是今天的种子岛、屋久岛——大隅、大岛、德岛——萨摩。但由于这些岛都是一些小岛,因此史学界也表示怀疑。南岛的地名是根据其经过的地方来命名的。多祢大概是指琉球。向朝廷进贡的南岛人究竟来自琉球、吕宋群岛中的哪一个尚不清楚。但他们将通向日本的便利港口定在隅萨各岛,在该处交流,因而得此地名。地名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今天的种子岛、屋久岛等也未必是古代的名字。到了后世,阿多平氏割据萨摩南部,占有南岛,和琉球、闽越交流。近卫家族的岛津庄将萨摩的坊津作为外国贸易港。从镰仓初年开始,岛津氏庄司凭借这一关系兼领南岛,和阿多一族相争,势不两立。岛津氏兼领琉球的由来就是这样。南岛包括琉球、吕宋等在内。这也不能说是无稽之谈。衣评督助督掌管今天的颖娃郡。
衣评督助督等抢劫觅国使的东西。岛津氏与阿多氏互相争斗。研究这段历史可以发现其中也是有争议的。试想萨摩的豪族与南岛的交流必然由来已久。我前面讲过南岛人将多祢、屋久岛、奄美、度戚诸岛的方便港口作为进行物物交换的地方,或借助郡领、县主来向朝廷献上调贡。然而,直接和日本朝廷交流、贸易的话,南岛人的利润就会减少,或许觅国使凭借权力收缴了南岛人献给郡领的物品也未可知。因此,南岛人夺回这些物品反被诬告为抢劫。对此,南岛人不服,终于发动叛乱。郡领在韩语中称作评督。虽说当时的官名屡屡发生变更,但在日本,我们没有听说过“评督”“助督”等官名。萨南就是旧吾田国,也是新罗国的殖民地。那津旁边有新罗的伊都县,衣评督助督在与南岛交流贸易的便要之地也占有一个区域,设立长官,子孙世袭。
五、隼人的朝贡
隼人就是古代的熊袭。隼人君长居住赠于郡,称曾君之姓,是枭帅的后裔。以前,难波朝时出现隼人这一称呼。熊袭的称呼自此不再使用。而后,历代虾夷隼人归顺朝廷。虾夷、隼人在史书上并称,属于化外种族时间已久。《日本书纪》和《古事记》中称虾夷、隼人是火阑降命的后裔。其实这是很早就归化的种族在假冒火阑降命的家谱。虾夷和隼人并非皇统后裔。天武天皇十一年,很多隼人来到朝廷,献上方物。大隅隼人和阿多隼人在朝廷相扑。据说大隅隼人获胜。此后日本才开始兴起隼人相扑。持统天皇元年,先皇天武天皇驾崩时,大隅隼人、阿多魁帅分别亲自率人来殡宫吊唁。持统天皇赏赐了三百三十七人。持统天皇九年,持统天皇观看隼人的相扑比赛。自称火阑降命后人的隼人也住在京畿,称阿多隼人大角隼人之姓,日本国史将之后太宰府贡来的隼人称作今来隼人、番上隼人。
六、朝廷讨伐萨摩隼人
大宝二年,萨摩多祢抗命。因此,大宝二年八月,朝廷发兵征讨。太宰所管辖向九神祈祷平定荒贼,最终检查户口、设置官吏后班师。大宝二年九月,朝廷奖励讨伐萨摩隼人的军士,派使者向九个神社奉币报功。朝廷此次用兵意义非常重大。这样一来,朝廷听从唱更国司之言,像预防越狄一样在要害地建栅,在国司置戍,进行防守。这就是直到藤原朝时期的隼人的概况。唱更和隼人同音同义,当时皆称萨摩或萨末,只有一个史料称作唱更。这说明地名尚未固定下来,并非管辖区域有所不同。
七、边防的警备
直到奈良时期,隼人都是朝廷对西蛮的泛称。在丰、筑、肥的山中及住在海岛上的隼人还很多,隼人的状况恰如近时满洲的马贼,台湾的土匪、生蕃之类。文武天皇二年,朝廷命令太宰府管理大野、基肄、鞠智三城。基肄是肥前的郡,位于筑前边界。鞠智就是肥后的菊池。就大野而言,有人解释称,天智四年,朝廷在筑紫国修筑大野和椽二城,称此为御笠郡大野,即水城。但事实上,前一年朝廷就在筑紫筑造大堤,命名水城。二者有所重复。《通证集解》将这两处说成是丰后的大野和丰前筑城郡的捣木。这似乎不是边防之地,但基肄、菊池也不是边防之地。在地图上来找这四处可以发现:这四处都是位于山岭之口的广阔的平原要地。为了防卫隼人或者其他蛮族,朝廷修筑了城栅。如前所述,东国的清见关、足柄关,西国的须磨关、和气关,近畿的逢坂关或铃鹿、不破、爱发三关等的废止年代已经无从得知。但这一定是为了防止杂居的虾夷、佐伯隼人等出没内地而设的关栅。直到藤原时期,这些关栅余类尚存。直到此时,国司的设置尚未结束。当时正处于征服时代。
八、日本和新罗的来往
就海北而言,由于中国的统一,高丽、百济一度成为中国的州县,只有新罗以对马海岔为界维持了独立。高丽文武王即位后,外国移民来投。高丽入侵南界,逐渐强大起来。天武天皇八年,高丽文武王崩殂。文武王之子神文王继位。高丽文武王生前由于害怕日本人入侵,不断向日本进贡,但还是对日本深深忧虑,发誓死后变成龙护卫国家,防卫贼寇。高丽将文武王水葬于东海。高丽神文王仰慕父王文武王,修筑高台遥望东方,看到海中出现大龙。庆州海边有座大王岩别见台,至今尚存。有关记录见诸高丽史。在天武天皇驾崩后,持统二年,高丽王子金霜林来日本,献上金、银、绢布、皮、铜铁、佛像、彩绢、鸟马之类。太宰府在筑紫馆招待金霜林。筑紫馆位于博多。这就是日本的接待外交使者的鸿胪馆之始。持统三年,高丽神文王崩殂,孝昭王继位。
文武天皇元年冬,新罗的金弼德来朝。文武天皇派坂本鹿田大倭五百足走陆路,派土师大麻吕、习宜诸国走海路前往迎接金弼德。文武天皇二年正月元日,文武天皇坐太极殿,接受文武官员朝贺。新罗使者也拜贺文武天皇。文武天皇将新罗的贡物献给诸神社及大内山陵。
大宝三年,高丽的孝昭王崩殂。金福护、金孝元来日本报丧,在难波馆受到日本官员的款待。文武天皇下诏表示哀悼、吊唁,赐予金福护、金孝元布帛。文武天皇派博多广足赐予高丽新国王圣德王锦二匹、绢四十匹。
庆云二年,新罗贡调使金孺吉来朝。文武天皇征发诸国骑兵前往迎接。庆云三年正月初一,位列太极殿朝贺的仪仗队不同往常,奏诸方之乐。文武天皇在朝堂大摆宴席,将贡物献给伊势神宫及七道各神社。文武天皇又派美奴净麻吕、对马坚石到新罗。诏书中写道:“天皇敬问新罗国王,新罗王世世操劳,爱护人民,国内安乐,风俗淳和,对日本长修朝贡之礼。”文武天皇派僧人义法、义基、总集、慈定、净远等前往新罗学习,第二年回国。
九、日本和唐朝的来往
百济灭亡后已经过了四十余年。日本和唐朝很久没有使者往来了。大宝元年,朝廷任命粟田真人为遣唐大使,赐予节刀,任命巨势邑治为副使,前往唐朝。遣唐使一行从筑紫入海,遭遇风浪折返。大宝二年夏天,遣唐使再次出发,庆云元年回朝。此时,在日本军队救助百济、战事不利时作为俘虏被编入官户的讃岐的锦部刀良、陆奥的壬生五百足、筑后的许势部形见等被唐朝豁免,和遣唐使一起回到日本。可怜这些日本俘虏在唐朝受罪达四年之久。朝廷赐予他们衣服、杂谷等。日本与唐朝的使者往来再次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