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第二次麦西尼亚战争
大约正是在这个时候,斯巴达人突然发现自己的麦西尼亚的属邦正奋起反抗。斯巴达打了败仗,激怒了北方边境的山地居民。接着,所有人都开始武装反抗斯巴达人。麦西尼亚人拥护阿里斯托梅尼为首领。阿里斯托梅尼是一位年轻的英雄。在赫里亚努斯的史诗中,所有不可思议的英勇之举都和他有关,并被一再重述。在赫里亚努斯的史诗中,我们可以读到他手刃了三百敌人;他夜访斯巴达,虚张声势地在雅典娜神殿悬挂了一块盾牌;他三次入狱,但总能逃脱;他一度被投进所谓的“克阿达斯”,即斯巴达处决犯人的大坑,但又毫发无损地逃脱,接着,又通过岩石间的一道地下裂缝找到了出路。
第二次麦西尼亚战争持续多年,看似会以麦西尼亚赢得自由而结束。斯巴达人四面受敌。除了麦西尼亚人,他们还要和阿尔戈斯及其属邦作战。此外,还有一支由奥尔霍迈诺斯国王阿里斯托克拉特率领的阿卡狄亚部落联盟军队与他们为敌。在盟邦中,斯巴达只能寄希望于科林斯人和伊利斯人,而科林斯人正迫切地试图摆脱阿尔戈斯的霸权,伊利斯人则一直与邻邦皮萨对立。因此,斯巴达陷入水深火热也就不足为奇了。斯巴达人亲眼目睹治下埃夫罗塔斯河流域惨遭蹂躏。在旷野进行的交战中,他们至少大败过一次。然而,莱克格斯创立的制度坚不可摧。斯巴达人虽然战败但从未被征服。他们坚持不懈直到形势扭转。在最黑暗的时候,提尔泰奥斯的诗歌让斯巴达人斗志昂扬。在提尔泰奥斯的诗中,他歌颂道,忠诚之魂和军人荣耀最终必将战胜造反农奴们的一时冲动和盟邦们出于忌妒的分裂行径。最终,对抗斯巴达的联盟土崩瓦解。阿尔戈斯的斐冬国王战死沙场;阿卡狄亚的阿里斯托克拉特国王背弃盟军,撤回了自己的军队,盟军因而一败涂地;阿里斯托梅尼被赶上埃拉的山地堡垒,正如第一次麦西尼亚战争中的阿里斯托得摩斯被幽禁在伊索姆山。此后,阿里斯托梅尼坚守埃拉。在斯巴达人的封锁松懈时,他就伺机突袭。然而,阿里斯托梅尼的突袭无济于事。经过十一年的抵抗后,麦西尼亚人终于结束了垂死挣扎。斯巴达人凭借云梯强攻进入埃拉。幸运的是,剩余的麦西尼亚驻军安全撤离。传说,是麦西尼亚人的叛变致使要塞失守,但战败方总是乐意这样自我安慰。毫无疑问,埃拉显然早就在劫难逃。阿里斯托梅尼流亡到罗得岛,并长眠在了罗得岛。他部下的官员大多在阿卡狄亚找到了新家。公元前645年,麦西尼亚人的主体沦为希洛人,在斯巴达的脚下俯首称臣,直到二百多年后才敢有所图谋。
战斗中的阿里斯托梅尼
直到几年后,麦西尼亚战争才真正结束。阿卡狄亚人投石砸死了奸诈的阿里斯托克拉特国王,废除了阿里斯托克拉特国王家族的王位。他们和皮萨提斯人共同发起反抗,进行最后一搏。公元前644年,阿卡狄亚人和皮萨提斯人甚至攻占了奥林匹亚。他们不顾伊利斯和斯巴达的虎视眈眈,举行了竞技会,但不久就遭到伊利斯和斯巴达的猛烈进攻。皮萨提斯人沦为伊利斯的属民长达五十年。公元前581年,皮萨提斯人起义。他们的宗主伊利斯借机将皮萨提斯城夷为平地。
当时,斯巴达将目光转向了阿卡狄亚和阿尔戈利斯。在第二次麦西尼亚战争之后的一个世纪内,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历史不过是斯巴达人不断蚕食并完全征服半岛的故事。然而,斯巴达的节节胜利不再伴随着拉科尼亚领土的扩张。此后,战败者沦为属邦,战时须唯斯巴达马首是瞻,斯巴达对这样的结果已经心满意足。斯巴达人也从不插手战败国的内务。因此,对战败国来说,斯巴达霸权并不是负担。甚至可以说,斯巴达霸权丝毫没有干扰到希腊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自治”欲望。
提基亚最先遭受斯巴达的打击。提基亚拼死反抗的结果就是为其公民赢得了有利条件。在向斯巴达臣服后,提基亚公民完全享有地方事务的管理权。提基亚成了斯巴达攻陷阿卡狄亚中部和阿尔戈利斯的作战基地。对阿卡狄亚人屡屡战败的细节我们所知不多。与和阿卡狄亚的战争相比,斯巴达和阿尔戈斯间战争的历史更有名。自斐冬国王驾崩后,阿尔戈斯元气大伤。当时,科林斯已经完全独立。在奥萨戈拉家族历代僭主的统治下,西锡安脱离了阿尔戈斯,并逐步崛起达到强盛。在公元前7世纪以前,就连阿尔戈利斯半岛上的埃皮达鲁斯都完全拥有自治权。因此,在与斯巴达的竞争中,阿尔戈斯失去了优势。但阿尔戈斯极力坚持,直到公元前547年,才最终丢失拉科尼亚沿岸地区的库努里亚。公元前547年爆发了著名的三百勇士之战,胜者的奖励就是阿尔戈斯外围的提里亚地区。传说,战争极其激烈血腥,最终仅有两名阿尔戈斯人和一名斯巴达人幸存下来。阿尔戈斯人匆忙回国传达他们胜利的消息,却忽略了唯一幸存的斯巴达人。斯巴达人欧特律阿戴斯留在了战场上,将被屠杀的阿尔戈斯人的手臂当成战利品堆砌起来。因此,参战的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赢家,为此争执不休。直到一场会战结束,斯巴达人大获全胜后,结果才尘埃落定。在战场上,欧特律阿戴斯自刎而死。作为三百勇士中唯一逃脱战争厄运的人,他为此感到耻辱,不愿重返斯巴达。此后,库努里亚完全由斯巴达掌控。阿尔戈斯遭受重创,在之后的整整三十年里都无力反抗斯巴达人。
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结成反多利亚联盟。当时,他们似乎是唯一能减缓斯巴达完全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速度的因素。公元前660年到公元前650年,通过起义,科林斯和西锡安推翻了多利亚人的寡头统治,将伊奥尼亚的僭主们推上王位。根据创立者姓名,人们称这两大王族为库普塞罗斯家族和奥萨戈里德家族。在政策上,库普塞罗斯家族和奥萨戈里德家族都极力反对斯巴达。直到公元前582年,科林斯的库普塞罗斯王族被推翻,而大约到了公元前560年,西锡安的王族也被推翻。直到当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斯巴达才建立起和中南部地区一样的霸权地位。在僭主们被流放后,科林斯和西锡安加入拉科尼亚同盟,并成为拉科尼亚同盟坚定的支持者。当时,只有阿尔戈斯成了伊纳科斯河流域的一个小国,阴郁沉闷、远离世事且伺机而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其他地区都臣服于斯巴达的霸权统治。
这就是两个世纪连年战乱和莱克格斯律法的共同成果:一支不足十万人的斯巴达军团成功让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城邦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