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序
敘曰:元氣絪緼,明朱氏睦本作“氤氳”。三才成象。神功浹洽,八索成形。在天則日月運行,潤之以風雨。在地則山澤通氣,鼓之以雷霆。至若近取諸身,四支百體合其度;遠取諸物,森羅萬象備其工。陰陽不測之謂神,一陰一陽之謂道。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仁者見之以仁,知朱作“智”。者見之以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矣。斯乃顯諸仁而藏諸用,神无朱作“無”。方而易无體,巍朱作“”。巍蕩蕩,難可名焉。
釋曰 “元”,大極也。大極元氣函三一,故三才成象。八卦各三畫,因而重之六畫,由此也。“神”,大極之神。以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言曰“大極”,以天地之始言曰“元”,以陰陽不測妙萬物言曰“神”,以一陰一陽各正性命言曰“道”,以易簡、變易、不易合道與神而名之曰“易”,其實一也。“八索”,八卦也。天有八卦之象,地有八卦之形,天地生人生物,無一非卦象。元之周流發育,範圍不過,曲成不遺也。“仁”者,大極生生之德,人得之以心。“知”者,生生之氣,自然之條理,人心固有之知覺。此五常之要,五倫所自起,人類所以能相生相養,知善惡吉凶,以大别乎禽獸,而協乎天地之性也。道合仁知,而人之氣質不齊,故賢者猶不能無偏重,而凡民則習焉不察。天生斯民,所以必使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也。元不可見,於其發育萬物見之,故“顯諸仁”;道无所不在,不可以一方一體求,故“藏諸用”,此天地自然之易也。
逮乎天尊地卑,君臣位列,五運相繼,父子道彰。震巽索而男女分,咸恒設而夫婦睦。人倫之義既闡,家國之教鬱興。
釋曰 此言聖人因天地自然之易以作《易》,三綱五倫,人類所以相生相養相保之本。易教大義,李氏首明之,其下乃言辭、象、變、占四者之用。
故《繫辭》云:“古者庖犧氏王天下也,始畫八卦,以通神眀之德,以類朱作“”,下同。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盧氏文弨、周氏孝垓作“网”。罟,以佃以漁,葢取諸離。庖犧氏没,朱作“殁”。神農氏作,斵木耜,揉木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葢取諸益。日中市,致天下之人,改“民”“人”,避唐諱,下“世”改“代”、“治”改“理”同。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葢取諸噬嗑。神農氏没,黄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人不倦,神其化使人宜之。刳木舟,剡木檝,舟檝之利,以濟不通,葢取諸涣。服牛乘馬,引重致遠,葢取諸隨。古者穴居而野處,後代聖人易之以宫室,葢取諸大壯。弦木弧,剡木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葢取諸睽。上古結繩政,後代易之書契,百官以理,萬人以察,葢取諸夬。故聖人見天下之賾盧、周作“嘖”。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下當脱“見天下之動”五字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觸類而長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能事畢矣。
釋曰 以上言庖犧作八卦垂憲象,及神農黄帝堯舜,備物致用以利天下,所謂以制器者尚其象。
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有師保,如臨父母。自天祐之,吉无朱作“無”。不利者也。
釋曰 謂“以言者尚其辭”。辭所以辯是與非,示天下萬世履信思順、趨吉避凶之道。
至於損以遠害,説以先之。定其交而後求,安其身而後動。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能説諸心,能研諸慮。
釋曰 謂“以動者尚其變”。易之詘信變化,人事動作之準,吉凶悔吝生乎動,動不可不慎,其道視此。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釋曰 將由變及占,引傳以貫穿其義。
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探賾盧、周作“嘖”。索隱,鉤深致遠,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善乎蓍龜。神以知來,智以藏往。將有也,問之以言。其受命也,應之如響。無有遠邇幽深,遂知來物。故能窮理盡性,利用安身。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自然虚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遺照,精義入神。口僻焉不能言,心困焉不能知。微妙朱作“玅”。玄通,深不可識。
釋曰 謂“以卜筮者尚其占”。此聖人精義入神之學,非後世術數家所能知也。“虚室生白”等語,雜引老莊,唐人風氣如此,要非王弼憑臆穿鑿,汩亂經義者比。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斯之謂矣。
釋曰 結言四者。
原夫權輿三教,鈐鍵九流,實開國承家脩周作“修”。身之正術也。
釋曰 明易道之大而切用。
自卜、商入室,親授微言。傳注百家,緜歷千古,雖競有穿鑿,猶未測淵深。唯王、鄭相沿,頗行於盧、周作“于”。代,鄭則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且易之道,豈偏滯於天人者哉。致使後學之徒,紛然淆亂,各修朱、盧作“脩”。局見,莫辨朱作“辯”。源流。天象遠而難尋,人事近而易習,則折楊黄華,嗑然而笑,方以類聚,其在兹乎。
釋曰 以上略舉易學源流。“卜”,謂卜子子夏;“商”,謂商子子木,合之適應“卜商”之名,非專指子夏一人。猶下云“經注文言”,“文”,謂文字,“言”,謂語句,合之適應“文言”之目,非即指《文言傳》也。六朝唐人多有此文例,如司馬長卿、楊子雲並稱“卿雲”之類。雖云巧合,實易傳訛。此文“卜商”,讀者皆以指《子夏傳》,是其驗也。《易》學傳自商瞿,不應舍商而獨言卜。考《子夏傳》出韓氏嬰,或淵源西河未可定。唐世所行《子夏傳》,葢六朝人聚斂舊説而之,非韓氏本書,《集解》稱引無多,則李君固不以此傳《毛詩序》、《禮·喪服傳》之比。特以六經之傳多出子夏,故上溯孔門傳授,與子木並稱耳。鄭多參天象,謂爻辰也。易本天道以訓人事,雜物撰德,《繫辭》所取者廣,鄭學淵源所從來遠矣。鄭以爻辰推禮象,爻辰,天象也;禮象,人事也。王弼説人事而遁於空虚,其於終日乾乾行事之旨,直背而馳矣。“折楊黄華”,俗曲也,以喻王弼俗學。《莊子·天地》篇云:“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揚皇荂則嗑然而笑。”“皇荂”,亦作“黄華”。
臣少慕玄風,遊心墳籍,歷觀炎漢,迄今巨唐,采羣賢之遺言,議三聖之幽賾,集虞翻、荀爽三十餘家。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各列名義,共契玄宗。先儒有所未詳,然後輒加添削,每至章句,僉例發揮,俾童蒙之流,一覽而悟,達觀之士,得意忘言。當仁既不讓於師,論道豈慚於前哲。
釋曰 以上論己撰《集解》之意。“刊”者,削去其非。“補”者,增成其是。李書以虞、荀主,葢用虞、荀以補鄭也。“僉例發揮”,“例”,當“列”,言每至章句先儒未詳之處,並列案語以發揮之。
至如卦爻彖象理涉重玄,經注文言書之不盡,别撰《索隱》。錯綜根萌,音義兩存,詳之明矣。
釋曰 以上言《集解》之外,别撰《索隱》以提要鉤元,並釋音義也。其書今亡。
其王氏《略例》,得失相參,采葑采菲,無以下體,仍附經末,式廣未聞。
釋曰 以上言既撰《索隱》,仍附王氏《略例》於經末,過而存之,以俟後人分别去取。
凡成一十八卷,以貽同好,冀將來君子无所疑焉。
釋曰 此書卷數,《新唐書·藝文志》作十七卷,而宋晁公武《讀書志》謂今所存止十卷,始末皆全,疑後人併之。毛氏晉汲古閣藏有影寫宋嘉定本《易傳》十卷,附《畧例》一卷,詳張氏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與今本分十七卷合於《唐志》者異。此序自述卷數,朱氏彝尊《經義考》引李燾之言曰:“鼎祚自序止云十卷,無亡失。朱氏睦序亦云。”自序稱十卷,與今本作一十八卷者異。然西亭序雖云爾,而所刊李序實作一十八卷,其本亦分十七卷,加《畧例》一卷。序又稱此本刻自宋季,用校梓以傳,則朱本亦出宋刻,豈宋時通行十卷本,而亦閒有十七卷本?序所論者與所刊之本不相應,初時失檢,後未改耶?余三十前曾見惠氏校汲古閣本,正誤補脱,乙衍改錯,不可勝數。閲之心目開朗,惜怱促閒未暇致詳。嗣又得汲古閣刻本殘帙,則固十卷本。孫氏星衍《周易集解》十卷,葢即據之,分乾坤二卦第一卷,屯至履第二卷,泰以下分卷多同王弼本,惟改第二第三,第三第四,以下遞推可知。今值天下大亂,故友徂謝,無可借書。以此數者推約之,葢《唐志》十七卷者,舍《畧例》言也。序稱“十八卷”者,並《畧例》言也,序於附録《畧例》下始總計卷數。則但云“一十卷”者,當係脱字,或後人删之。其全書十七卷、十卷之分,或《集解》本止十卷,並《索隱》十七卷,而今本後人所分。或《集解》實如今本十七卷,序云“别撰《索隱》”,則與本書别行,其附經末者惟《畧例》一卷,所云“一十八卷”不連《索隱》數之,均未可知。唐人卷子本積帙不甚繁重,觀《正義》可見。此書文句較繁,卷分十七,似固其所。惟第十六卷以“《易》曰不遠復无祗悔元吉”建首,横截一章内一節分屬兩卷,殊非其理,則今本分卷,固不盡資州之舊矣。
秘書省著作郎臣李鼎祚序。
釋曰 朱氏睦曰:“鼎祚,資州人,仕唐秘閣學士,以經學稱於時。嘗進《平胡論》,預察胡人叛亡日時無毫髮爽,象數精深葢如此。”此事宋十卷本鮮于侃序已舉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曰:“鼎祚,唐書無傳,始末未詳,惟據序末結銜知其官秘書省著作郎。據袁桷《清容居士集》載,資州有鼎祚讀書臺,知資州人耳。朱睦序稱秘閣學士,不知何據也。其時代亦不可考。《舊唐書·經籍志》稱録開元盛時四部諸書,而不載是編,知天寶以後人矣。”又曰:“《自序》謂‘刊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葢王學既盛,漢易遂亡,千百年後,學者得考見畫卦之本旨者,惟賴此書之存耳,是真可寶之古笈也。”案:此書宋本罕觏,舊刻存於今最先者明嘉靖時朱氏睦本,次毛氏晉汲古閣本,次盧氏見曾雅雨堂本、周氏孝垓枕經樓本。元弼閉門避世,惟據所藏朱、盧、周三刻詳加校勘。毛本字句多與朱同,以藏本殘缺未及校,容他日假得完本補之。朱本誤字甚多,而古刻真面目猶在,往往得思誤書之適。盧、周同出惠校,大同小異。惠氏《易》學至深,校正此書,幾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然亦閒有小失,今悉心審定,以俟達者。其李氏所集三十餘家,别考詳源流,著於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