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批评孩子要适可而止
一位妈妈在地铁上教育孩子,从上地铁就一直说,大道理滔滔不绝,大致意思是让孩子少玩手机,多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耐着性子听妈妈说。可渐渐地,孩子有些不耐烦了,一会儿扭扭头,一会儿挠挠手。最后,孩子实在忍不住了,对妈妈说:“妈,您都说一路了,累不累啊,我听都听累了。”
“说你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要是你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我才懒得说你呢。”妈妈叹着气说。
孩子听了,干脆闭上了眼睛,把耳朵也捂了起来……
“说你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懂事呢?要是……我才懒得说你呢。”这类句式的话是不是十分耳熟?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孩子能明白我们的初衷,即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他好,并且这个自以为美好的初衷也会让我们自己产生错觉,觉得孩子是愿意接受这样的批评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发现,孩子接受不了这样的“好”,甚至会对这样的好产生反感。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批评方式上,就像例子中看到的那样,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就很容易导致“超时效应”的产生,即孩子因为批评过强或批评时间过久而产生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批评孩子也是一样,为了避免“超时效应”的产生,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避免长篇大论式的说教,要学会适可而止。比如,要遵循“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且一天之内批评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果觉得问题很重要,或者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可重复同样的批评,而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批评;或者从孩子的错误中提炼出一些关键点,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点到为止,让孩子有时间去思考和反省自己的错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