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程师必备理论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珠光体转变动力学

4.3.1 形核率

形核率是经典的相变动力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形核率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母相中形成的新相晶核的数目,其表达式为

978-7-111-41953-2-Part01-113.jpg

式中,C为母相中临界尺寸的新相核胚的浓度(个/单位体积);f为临界核胚的成核频率(次数/单位时间)。

Cf两值确定后即可得出形核率的完整的数学表达式。

1.临界核胚浓度C

要想确定C值,首先要搞清“可供形核地点”的问题。核胚可能以任意一个阵点作为基础而形成,因此晶体阵点就是可供形核的地点。单位体积内可供形核的地点数目C0就是阵点密度(个/单位体积)。形成临界核胚大小n时,每个原子所需的能量上涨值为

978-7-111-41953-2-Part01-114.jpg

按照Maxwell-Boltzman能量分配定律,任何一个独立振子其振动能量处于常态(ΔU或高于ΔU)以上的几率为

978-7-111-41953-2-Part01-115.jpg

n个原子的能量同时上涨ΔU(或高于ΔU)的几率为

978-7-111-41953-2-Part01-116.jpg

则临界核胚浓度C

978-7-111-41953-2-Part01-117.jpg

2.临界核胚成核频率f

一个临界核胚当其周围母相原子由于热振动而进入该核胚时,则成为n+1的新原子团,从而超过了临界晶核的大小,即获得了稳定生长的能力。

n核胚在单位时间内接受紧邻原子振动碰撞的次数为f0,即

f0=SV0p (4-11)

式中,S为紧邻原子数;V0为原子振动频率;p为在进入核胚n方向上的震动分量(分数)。

按照Maxwell-Boltzman能量分配定律,在f0次碰撞中,有多少次可以进入核胚,并成为n核胚上的原子,则可计算临界核胚的成核频率f。设母相原子跨过核胚界面进入新相核胚所需的能量上涨值为Q,则f

978-7-111-41953-2-Part01-118.jpg

式中,Q值接近母相原子的自扩散激活能。

依据上述计算,可以得出晶核的均匀形核率为

978-7-111-41953-2-Part01-119.jpg

在上式的exp项中,温度T的下降引起Q值和ΔG值向相反的方向变化。随着T的下降,ΔG/KT值升高。而对于Q项,由于晶格能垒几乎不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温度下降,Q/KT值上升。这样,就导致N·-T曲线上出现极大值,如图4-19所示。

实际上,晶核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有些临界核胚得到了原子而成为晶核,这使得临界核胚的浓度降低。同时,由于热激活,随机涨落又不断形成新的核胚,当平衡时出现稳定状态。

978-7-111-41953-2-Part01-120.jpg

图4-19 形核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4.3.2 相变动力学方程

1.Johnson-Mehl方程

根据上述长大速度和形核率,可以计算出新相的体积分数(φ)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即Johnson-Mehl方程[2]

978-7-111-41953-2-Part01-121.jpg

式(4-14)应用时有四个约束条件:任意形核、形核率N·为常数、长大速度G为常数、时间t很小。将式(4-14)绘出图形,其动力学曲线呈S形,等温转变图呈C形。

2.Avrami方程

上述Johnson-Mehl方程与实际的相变过程有差距。实际上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均不为常数,故改用Avrami提出的经验方程式[2]

φ=1exp(-btn) (4-15)

式中,bn取决于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如果母相晶粒不太小,晶界形核很快饱和。假设晶核长大速度G为常数,形核位置饱和后,其转变过程仅由长大过程控制,这时因形核率已经降低到零。则Avrami方程式分别为

界面形核时:φ=1-exp(-2AGt

晶棱形核时:φ=1-exp(-πLG2t2

晶隅形核时:978-7-111-41953-2-Part01-122.jpg

式中,ALC分别为单位体积中的界面面积,晶棱长度、界隅数。若母相晶粒直径为D,则A=3.35Dd-1L=8.5D-2C=12D-3

Johnson-Mehl方程和Avrami方程仅仅适用于扩散型相变,因此对于奥氏体的形成和珠光体转变,上述两个方程反映了一定的规律性。而对于贝氏体相变和无扩散的马氏体相变,其相变动力学是不能应用的。

4.3.3 动力学曲线和等温转变图

Johnson-Mehl方程和Avrami方程都是描写等温转变过程,在各自的温度下均有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由于形核率主要受临界形核功控制,对冷却转变而言,形核功ΔG∗随着温度的降低,即过冷度增大而急剧地减小,故使形核率增加,转变速度加快。扩散型相变的线长大速度v也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降低,扩散系数D变小,v则随着D的减小而降低。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因素,它使得动力学曲线呈现S形,而使等温转变图呈现C形。

图4-20a是依据Johnson-Mehl方程所作的等温转变曲线,其中上图是以时间为横坐标,转变量为纵坐标绘制的动力学曲线,表示了不同温度下的转变量与等温时间的关系,各温度的转变孕育期不等,转变速度在转变量为50%时最快;下图是上图的转换图形,本质相同,仅表现形式不同,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呈现C形。

图4-20b是共析碳素钢的等温转变图。由图中可见,在高温区发生珠光体转变,中温区进行贝氏体相变,低温区(Ms以下)存在马氏体相变。在550℃共析分解速度最快,转变所需时间最短,此温度称为“鼻温”。

978-7-111-41953-2-Part01-123.jpg

图4-20 理论计算的相变动力学曲线和T8等温转变图[13]

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的动力学参数,即形核率和长大速度与转变温度的关系都具有极大值特征。图4-21所示为共析钢的形核率N、长大速度G与温度的关系图解。可见,NG均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550℃附近有极大值。这是由于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奥氏体和珠光体的吉布斯自由能差值增大,故使NG增加。另外,随着过冷度的继续增大,共析分解温度越来越低,原子扩散能力越来越弱,使转变速度变小。这样在N、G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就出现了极大值。

从动力学图上可以看出:

1)珠光体(或贝氏体)形成初期有一个孕育期,它是指等温开始到发生转变的这段时间。

2)等温温度从临界点A1开始逐渐降低时,相变的孕育期逐渐缩短,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孕育期最短,温度再降低时孕育期又逐渐变长。

3)从整体上看,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延长,转变速度逐渐变大,达到50%的转变量时转变速度最大,转变量超过50%时转变速度复又降低。

对于亚共析钢,在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图的左上方有一条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线,如图4-22所示[13]

对于过共析钢,如果奥氏体化温度在Acm以上,则在珠光体转变动力学图的左上方有一条先共析渗碳体的析出线,如图4-23所示。可见,图中左上方的那条曲线表示过冷奥氏体析出先共析渗碳体的开始线[13]

978-7-111-41953-2-Part01-124.jpg

图4-21 共析钢的形核率N、长大速度G与温度的关系

合金结构钢和工具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在制订退火、正火、淬火等热处理工艺中起重要作用,是选择热处理参数的重要依据。如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要参考贝氏体转变C曲线的温度范围和转变时间数据。

978-7-111-41953-2-Part01-125.jpg

图4-22 45钢奥氏体等温转变图

978-7-111-41953-2-Part01-126.jpg

图4-23 T11钢奥氏体等温转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