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中美学者“黌门对话”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弁言

傅刚

2015年9月10日-11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举行了一次“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与理解——中美学者对话”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学者与美国学者就中国古典文献阅读与理解方面的意见,进行面对面的学术对话。会议召开的起因,与中、外学者在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不断产生不同的意见有关。近年来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与世界学术联系并对话,已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界重大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隔膜的状态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变,窗口打开的目的,开始是为了了解外部世界,而随着了解的深入,则想参与进去,并在中国学术研究领域中具有自己的发言权。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则需要与海外的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应该说,在当今,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学者与海外学者进行学术的平等对话,也越来越深入。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我们仍然发现,即使是今日,这种沟通和交流,还很难达到深入的地步。这里面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更有学术观念、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在一些中国学者熟悉的文献和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往往与海外学者具有很大的分歧,也因此会产生很多的误解。究其实,还是与沟通、交流有关。为此,我们觉得可以先与美国学者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开展直接交流,主要是理解彼此的学术理念、方法以及研究的依据。学术研究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但需要沟通和理解,这样才能将学术研究深入进行下去。于是我们申请了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黉门对话”项目,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国家图书馆、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以两天的时间,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讨论。参加会议的专家均提供了高质量的论文,讨论也非常深入,尽管彼此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但交流、理解的目的达到了。此次会议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国内学术界的反响也很热烈,我们也觉得应该将会议的成果出版,以更广泛地向学术界介绍,学术界也能够通过论文来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想法。这次会议还是一个尝试,今后我们还会以不同形式更深入地交流和讨论,目的都是为了推进中国学术的发展。是为弁言。

2016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