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社会与性别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德之争
——金仙、玉真公主受法及唐代公主的政治历程

引 言

在载入史册的210位唐代公主中,至少有十一位早年受法并守戒终身;[1]一位在儿时入道,但成人后返俗;[2]五位在成婚后因种种原因而选择女冠生涯。[3]唐代公主之入道始于高宗与武后之女太平公主,止于穆宗之女安康公主。[4]唐皇室极力将公主们的宗教选择渲染为皇族大德以及公主女范的显现,然而,道观也给公主们提供一个独立自主以及积聚权力、财富的空间。正因如此,从睿宗朝起,朝官们便纷纷上书谏劝,而睿宗景云元年(710)为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造观的诏令则为异议者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本文以金仙、玉真公主入道以及睿宗为之造观所引起的争论为起点,考察唐朝各权力集团是如何利用对“德”的界定、阐释、演绎和争论来争取、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本文提出,金仙、玉真公主入道以及朝官们的抗议是唐皇室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说女性干政是初唐时期皇室政治的重要特点的话,那么,到了金仙、玉真时代,朝官已决意要扼制这一现象。而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选择入道很可能是因为她们认识到自己已不再可能像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那样在宫中有所作为,而道观生活则会给她们带来自由、权势、财富以及宗教精神上的追求。景云造观之争是唐代历史上第一次女性皇室成员与男性朝官们利益冲突的大规模爆发,虽然皇室对朝官的异议做了种种让步,但在金仙和玉真之后,仍然有公主选择入道。不过,这个势力冲突最后以皇室女性的失败而告终——乾符四年(877),皇室以安康公主“在外颇扰人”为由而将她召回宫中。至此,唐朝的女徳话语的演变也终于有了一个结局:皇室公主们被推崇为顺妇之德的楷模,而她们自己的声音则在唐朝的政治舞台上彻底地消失了。

[1] 她们是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万安公主、华阳公主、文安公主、 浔阳公主、 平恩公主、邵阳公主、永嘉公主、义昌公主、安康公主。

[2] 太平公主曾在其外祖母荣国夫人(武则天母)亡故后被度为女冠。

[3] 她们是永穆公主、新昌公主、寿春公主、咸宜公主、永安公主。

[4] 有关唐代入道公主的最详记载是王溥 (922—982)编纂的《唐会要》卷六“公主”以及卷五〇“尊崇道教”。此外,《新唐书》卷八三《诸帝公主传》也记录了唐代公主的宗教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