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社会与性别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会昌灭法时期的女性

引 言

相对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而言,唐代妇女享有较大程度上的自由、地位和权利。[1]武则天之自专朝政、[2]唐公主之攘权夺利[3]以及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打马球图》经常被学者们引以为证。唐代的社会制度和公共话语也对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有积极的认可。比如《唐律》规定,丈夫若无故休妻,其判例为“徒一年半”。[4]高宗时期,唐王朝首次将服母丧延至三年。[5]在唐代,对女德、妇道和母仪的赞扬反映在所有文学体裁上,而且经三百年而不衰。[6]更何况,唐代早期的医学发展首次为女性健康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7]

所有这些文化、社会和医学上的优势对唐代妇女有什么样的影响?唐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中有何种程度的自由? 在唐代三百年历史中,女性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唐代女性是如何构建自己的身份标识的? 何种因素对唐代女性生活影响最大? 所幸的是,迄今为止,至少有六千份唐代墓志保存了下来,其中近一千六百份是女性墓志。[8]这些墓志为我们提供了唐代女性从幼年到成人的经历、她们的婚姻和生育、她们的成就以及困境等详细资料。虽然至今为止历史学界对这些资料并不注重,但我认为它们实在是了解唐代女性生活的最宝贵的资料。[9]本文是利用这类资料来研究唐代女性的一个尝试,它旨在通过对《唐鸿胪卿致仕赠工部尚书琅耶支公长女炼师墓志铭并序》[10]的分析来探讨宗教和政治的交错变迁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是如何影响唐代女性的生活和她们的身份标识的。


[1] 见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1988年。

[2]有关武则天的研究,参见桂雨时(R. W. L. Guisso)《武则天唐代中国的政权合法化》(Wu Tse-T'ienandthe Politics ofLegitimationinT'ang China),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1978年。

[3]有关唐代公主的研究可参见童若雯(Jowen R. Tung)《写给父家长们的寓言:唐代话语中的社会性别政治》 (Fables for the Patriarchs Gender Politics in Tang Discour ses),Rowman&Littlefield,2000年。

[4] 《唐律疏议》一八九。

[5] 《新唐书》卷一一《后妃》。

[6] 有关唐代女性与女性特质话语,参见拙作《白居易作品中的女性、爱情与女性特质》(Women,Love,and Femininity in the Writings of Bo Juyi[772—846]),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博士论文,1997年。

[7]据马大正的研究,唐代有关妇产科的著作有十四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此书为宋代的妇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见马大正《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08—141页。中国妇产科史的研究可参看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 (960—1665)》(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960-166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年。

[8] 其中1029篇收集在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445篇收集在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46篇收集在《全唐文》。

[9]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墓志志主并不仅限于贵族,在这六千余份墓志中,大约6%的志主是平民。

[10] 《汇编》咸通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