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运河文化休闲空间整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个城市的生命,在于城市居民对其历史、文化以及生活的集体记忆的延续,而城市空间正是其生命力得以赓续绵延的记忆载体。每个时期的建设都在城市的更替中留下了属于某个时代的印迹,保留着文明发展的脉络。杭州在京杭大运河的孕育下,呈现其特有的城市格局,也承载着城市的成长与变迁。千年运河的传承形成了杭州独特的水文化,而关于运河水的记忆正是这座城市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成就了“钱塘自古繁华”的赞誉。

然而,在当今快速的城镇化建设和“大杭州”格局的发展进程中,运河两边的遗产却不断遭受着“脱胎换骨”的改造而渐渐地“失忆”了,特别是随着老一辈杭州人的逐渐离去,新一代杭州人的成长,一些美好的回忆成为过往的传说,以运河为依托的区域自豪感和归属感逐渐逝去。挖掘、留存并传承这些过往的记忆,成为我们进行京杭大运河综合保护与开发建设时不得不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即将失传或湮灭的记忆载体的当务之急,更是我们进行综合保护实践时所要考虑的前提和基础。

纵观十多年来,杭州运河主城区核心区段的空间整治保护已基本完成,运河两岸形成了一批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休闲空间,并同步实现“退二进三”。大量工业企业的搬迁,在保留两岸记忆的同时,为进一步创建其两岸休闲空间形态创造了条件。随着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保护与整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高潮,在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五大理念的基础上,落实“精心编制规划、创新运作体制、多元筹措资金、修复人文生态、改善自然生态、再现旅游景观、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交通网络、落实长效管理、深化运河研究”的十大举措,在土地整理、企业搬迁、历史街区保护、城中村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绿化景观提升、水质改善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内容源于杭州市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杭州市运河集团)委托的两项研究课题,分别是2012年“基于休闲理念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休闲空间整合研究”和2013年“基于“城市记忆”传承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实践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过程充分展现了杭州运河综合保护实践的工作成果,也从中暴露了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综合保护工作的着眼点,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城市记忆”的基础上,对如何整合滨水空间,达到城市休闲目标,做了深入的探讨,为当前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也为未来运河文化遗产的千秋万代创造新的充满正能量的记忆体。

本书的成书过程可谓颇不容易,自2012年课题研究算起,到如今付梓,历时足足4年,这4年里研究小组收集了大量有关京杭大运河,特别是杭州段的文献典籍和历史资料,也考察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各大城市,搜寻了许多国际著名的运河滨水城市案例,走访了许多熟知杭州运河历史的民间人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研究小组多次考察杭州主城区运河两岸,可以说足迹遍布运河杭州主城区沿线的每个角落,对各处地名景点如数家珍,也多次陪同政府领导或国际友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虽有重重困难,但在研究过程中小组得到了多方的帮助,使研究得以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得到了时任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主任李包相同志的极大支持和鼓励,在调任杭州市建委担任副主任后,他依然时常关心本书的成书进程;同时感谢课题研讨过程中杭州市规划局刘晓东副局长对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建设性的意见,让研究组倍感鼓舞。4年的研究过程得到了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杭州市运河集团)陈逸处长和戴成华同志的大力协助,为研究组提供了一系列综合保护实践工作成果资料,并对研究组前往调研考察提供了很多便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此外,本书的顺利付梓还与浙江工业大学的于文波、都铭、戴晓玲及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公司的朱炜、陆伟东、顾国香6位作者的相互协作和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在研究过程和文字编辑及图片整理过程中得到研究生田洪波、方舒的协助。本书能够顺利出版也离不开北京大学出版社吴迪编辑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付梓并不代表关于本书内容研究的完成,更不代表研究的终止,仅仅是对过去4年间研究小组工作成果的一个总结。手握厚厚的文稿,回望过往,依然存有不少疑虑,一些着眼点尚流于表面,很多方面依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都将留待以后研究去扩展和解决。

于文波
2015年11月
于梦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