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米的物理学生涯充满了传奇,与其他科学巨人不同的是,费米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凝聚并培养了一批顶尖科学家,形成了“费米学派”。费米整个人生的最后12年是在芝加哥大学度过的,他使这所名校成为世界核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的圣地,而他本人就是无数青年学者心目中的“教父”。
▲爱德华多·阿马尔迪(Edoardo Amaldi,1908—1989)意大利核物理学家,欧洲航天局的第三艘自动货运飞船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1920—2006),美国物理学家,因与埃米利奥·塞格雷发现反质子而共同获得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杰弗里·丘(Geoffrey Chew,1924—)美国粒子物理方面的理论物理学家,以强作用力的拔靴带模型著称。他是20世纪60年代理论粒子物理学界的领袖人物。所指导的学生中包括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葛罗斯和弦理论创始人之一的约翰·施瓦茨。
▲阿瑟·罗森菲尔德(Arthur Rosenfeld,1926—)美国物理学家和能源学家,前加州能源委员会委员。
▲马尔温·戈德伯尔(Marvin Leonard Goldberger,1922—2014),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
▲杨振宁(右)和李政道(左),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二人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先后从中国辗转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求学,受教于费米。1956年二人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而分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 Segr è,1905—1989),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因与欧文·张伯伦发现反质子而共同获得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犹太人。
▲杰克·施泰因贝格尔(Jack Steinberger,1921—)生于德国巴特基辛根,德国裔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他与利昂·莱德曼和梅尔文·施瓦茨一起发现了中微子,并因此共享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杰尔姆·弗里德曼(Jerome Friedman,1930—),美国物理学家,199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