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可测:心理测量通俗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心理测验能帮我们做什么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性,我们不仅限于生理特点,如身高、眼睛和头发的颜色、性别等,在其他方面也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的能力、长处、短处、行为方式、爱好兴趣等等,即使是双胞胎也会因为不同的经验而有其各自的独特性。我们的独特性是值得骄傲的,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这个世界无疑会很单调,而且也少了很多乐趣。同时,多样性也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否认人的共性,共性规定了人类的本质特征,使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人类的一员。人与人之间既相似但又不相同,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使得个体差异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承认并研究这些差异,使我们去发展心理测量,而且对这些差异的认识又依赖于有效的测量。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测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初期的智力测量了。

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人来说,我们亟须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我?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需要找一套这样的职业兴趣测验题,自己做一做并对照答案。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面对着大量的求职者,我应该录用谁?其实企业招聘的面试题以及笔试题都可以说是一套心理测验题,而且面试题往往没有预先的答案。在大学里,我应该选修哪些课程?我的孩子是否需要特殊的培训或教育?怎样改善我的人际交往技能?我们在面临决策时常常会考虑很多因素,都期望能有一种测验帮助我们作出抉择,以期望在未来得到最好的结果。而要很好地进行抉择,都希望能够了解自己或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性格、气质、创造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审美、生理及心理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应该说,如果能有一套好的测验,那么想要了解这些情况的愿望是可能实现的。

我们需要测验所提供的信息,用来帮助我们做决策。归纳起来,其任务主要有四种:分类、项目评估、促进自我了解、科学研究。

第一,分类的意义在于将不同的人区别对待。如筛选、资格认定、诊断等都是一种分类。一个职业经理人要从大量的求职者中筛选出少数人录用,要鉴别哪些人适合从事哪一类的工作,哪些人不能从事哪一类的工作;学校需要发现智力发育迟滞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教育,需要发现智力超常者以便进行特别的培养或给予深造的机会,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这都需要建立在对儿童分类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个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是否有资格做律师或法官;临床心理学家要进行许多测试对一个来访者进行诊断,不仅确定来访者是否存在问题,更重要的是确定他存在哪类问题,才能更好地选择有的放矢的治疗方案。

第二,在评价教育或社会措施时,心理测验也是重要的辅助工具。一个测验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检验了课堂教学或老师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测验结果可能指出哪些科目在下一年需要老师给予特别的关注,或者能够提示出教学方法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心理学家特别关心一些早期儿童干预项目是否达到了效果。例如美国有一种学前补习班,最初设立这个项目是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处于不利背景下的儿童,如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地位等都处于社会的底层,而不能够获得与那些中产阶级以上家庭的儿童同样的教育机会。最初的评估就发现了这一项目的短期教育效益,确实对这些儿童有很大的帮助,而长期跟踪研究也表明这一工程确实获得了重要的效益,参与者确实在多方面获益,这都是当初设立项目时的期望,但不敢奢望能够成功。而事实上,这些证据表明这一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被评估为成功的,如果中间的评估过程发展干预并不成功,那么一般也不会停止这些项目,而会给项目的实施者或研究者进行反思的机会,他们可以根据测评的结果,分析哪些地方合理,哪些地方不合理,从而对项目进行调整,使之更合理。在这些场合下使用测验的最大特点是测验结果用于群体的比较而不是个人的成绩。这点对于需要使用的测验类型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我们在群体情境中对测量误差关注得少些。而在对个人进行预测时更关心测量误差。因此在这种场合我们会更多地采用简短而且信度较小的测验。

第三,测验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自我了解,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对心理测量态度的转变。事实上,这已经成为当今心理测量最重要的社会需求之一。以前,我们经常期望着专家能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对来访者提出建议。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每个人必须最终做出自己的决定。在美国,雇员和管理者之间对于工作岗位的分配常常有较多的对话,而不完全由管理者单方面决定。在中国,人们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的意识,家长也不像以前那样为孩子的未来安排一切,而给予了青少年越来越多的自由,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未来。逐渐走向多元化的中国社会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的同时也造成了选择的困难,很多青少年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都不十分明确,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进行测验来明确自身的职业倾向。

更为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心理测验实现了人类了解自己的本能愿望。从各种各样关于“心理测验”相关书籍的畅销就可以知道人们对了解自己有着多么强烈的愿望。人们渴望测验能帮助自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配偶、了解自己的个性、人际交往能力,甚或澄清一些模糊不清的想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不能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甚至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愿望,或面临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时都希望求助于心理测验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

第四,与测验用于实际决策的前几种情况不同,心理学家要在不同的理论和假设之间做出选择和判断,需要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更好地从心理测量角度来了解人类。有时候他们使用已发行的标准测验版本,但是更多情况下是编制自己的心理测验。也正因为如此,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这不仅是为实际的工作需要,也是为未来的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专业理论基础。这些自己编制的测验与已公开发行的测验具有同样的评价标准。每年发表的心理学论文中都有大量新量表出现。与标准化的测验相比,可能最大的区分在于这样的量表不要求有大样组的常模。因为它只用于实验的目的,对被试进行区分或测量干预的效果等。

心理测验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生活中的很多人,之所以对测验感兴趣,主要是使用测验能帮助我们做决策,或者说能对未来进行预测。我不知道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好,就去测量一下我擅长做什么,或者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就去测量一下我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决策的结果极少可能是绝对可预测的,几乎总存在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为采用理智的方法做决策,实际上是在我们的愿望与测验结果之间的平衡。事实上,也很少有决策是全凭测验结果做出的,其他因素也会大大影响人们做出判断,因此最终的决策是基于各类信息的综合,包括个人偏好和价值观、甚至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意见。如果一个人完全根据测验的结果来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我们也很难说这是个明智的人。在生活中,很多认为足够了解自己的人都觉得大多数关于自身生涯规划的决策可能并不需要利用心理测验,只是测验的结果在你自己有些犹豫和彷徨时,给你提供一些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已。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测验都有正面的结果。但这并不表明测验没有用处了。关键在于恰当地使用测验并能认识到测验的优点和局限性。特别是在解释个人分数时尤为重要。因此如何看待测验分数是个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阿甘的故事

美国著名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轻度弱智的孩子阿甘的一生。阿甘是一个先天性的轻度弱智者,在入学前的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商分数低于正常可能入学的标准。但只是低了一点点。按照规定,他不能进入一般的小学接受教育,而必须进入特殊学校。阿甘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坚持让阿甘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虽然他在正常的学校里不聪明,但是他凭着其质朴的品质、运动天赋和善良的本性,不仅进入了大学,而且从军并获得功勋、感情和财富。我们不能不说,如果阿甘没有进入一般的小学就读,他的人生可能会完全不同。他没有机会认识这些朋友,更没有机会进入大学。他妈妈的决策对他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正常的孩子,只是比其他的孩子笨一点点而已,他应该拥有与其他孩子相同的权利。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阿甘当时进入了特殊学校,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精彩的人生了。他的妈妈没有根据测验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决定。因为他只离正常水平差“一点点”。要记住的是:测验的结果是供我们参考,测验帮助我们做决策而绝不是为我们做决策。特别是处于两种决策的分界时,其他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小小的决策更加会影响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