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哲学社会科学70年: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 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70年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全市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研究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相继建立健全,对推进德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组织机构发展历史及现状

1949年至1998年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成立之前,经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有66个,大中型企业中有7个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各学会(协会、研究会)遍布在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既有农业、工业、商业流通方面的学会,也有财政、金融、税务、劳动、工商管理、审计、交通方面的学会;既有党的建设学科的研究会,又有思想意识形态研究会;既有应用学科方面的协会,又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会,初步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市各个研究领域的社会科学工作网络体系。在此期间,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德阳市情,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问题,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智力支撑和决策支持。全市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围绕德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课题的研究和本学会的自身建设,开展了大量的活动。据初步统计,1997年之前,全市各个学会(协会、研究会)共开展重大活动500余场次。绝大部分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了年会、理论研讨会和信息交流会,有些学会(协会、研究会)还开展了学术报告会和论文评选及咨询服务活动。

正是基于德阳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其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凸显,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发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997年,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市委办以〔1997〕21号文件批准同意,成立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市编委又分别以〔1997〕53号和54号文件,确定了市社科联机关组织推动全市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促进和开展学术交流等9项主要职责,社科联内设学会学术部,明确3名领导职务。相关批文下达后,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市社科联筹备组,具体工作由市委讲师团组织进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精心筹备,1998年6月23日,德阳市社科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社科联理事会,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9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名,常务理事43名,理事76名(见图1)。正式赋予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学术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成立及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德阳社会科学事业正式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2001年机构改革后,德阳市委办以德委办发〔2001〕91号文件对社科联职能进行调整,赋予其负责全市新申报的市级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资格审查;指导、协调、管理所主管的学会、协会、研究会;负责各团体会员的业务指导等10项主要职责,内设办公室、学会学术部、社科普及部,1名行政编制和8名事业编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图1 1998年6月23日德阳市社科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后,团结和带领全市哲学社会工作者,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德阳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会计学会、审计学会、教育学会、建筑业学会、金融学会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相继制定章程,规范开展学术活动,搭建了社会科学工作者交流的广阔平台。在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推动下,市级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逐步规范发展,基层社科联组织建设逐步夯实,下辖6县(市、区)的社科联组织自2000年后相继成立。

2006年,旌阳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确定为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核定参公事业编制6名。

2011年,罗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先后成立,罗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名,有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13个;广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核定行政编制3名,有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15个。

2012年,什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绵竹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成立;什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核定行政编制2名,有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28个;绵竹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名,有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3个;中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确定为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名,有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15个。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德阳6县(市、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继成立,实现了“满堂红”,各项工作不断规范,各级组织不断健全,辖区内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亦先后成立高校社科联,为推动德阳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人才队伍发展历史及现状

据初步统计,新中国成立至社科联成立以来,德阳市参加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市、县社科联相继成立后,随着德阳市社科工作的持续开展,全市社科工作者科研积极性不断提高,社科人才大量涌现,人才结构逐渐稳定,遍布在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从社科人才分布情况来看,已经形成党政企事业机关研究人员、高校科研人员和基层科研人员三足鼎立的结构(见图2)。

图2 德阳市社科人才分布情况

从社科人才学科分布来看,德阳市初步形成了以教育学和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人才为主,马列、法学、心理学、党史党建、政治学、中国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人才并存的状况。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德阳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不仅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撰写了一大批理论文章,提出了许多对策与建议为决策部门所采纳,而且围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战略任务,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建设文明城市的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为培养“四有”新人作出了极大的努力,起到了其他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科阵地发展历史及现状

1.社科讲堂

德阳讲坛:旨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德阳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全面提升干部群众的素养,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德阳讲坛从2012年创办至今,通过线下现场讲座+线上视频讲座的形式,为广大德阳市民提供了涵盖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精神盛宴。

罗江讲坛:旨在开拓干部视野、提升干部理论水平,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汉州讲堂:旨在“讲广汉,谈天下,通古今,论工作”。其内容大众化、服务基层化、传播多元化。

什邡百姓大讲堂: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人文素质、推动社科普及活动。

南轩讲堂:旨在推动社科普及,广泛传播优秀的本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江讲坛:旨在多场合、多渠道地引导社科界进行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2.社科普及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阳市旌阳区德孝基地、绵竹年画村、广汉三星堆等一批社科普及基地相继建立(见表1),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梯队发展,全民参与、社会联动的科普格局,不断地推动德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向前发展。

表1 德阳市社科普及基地表

3.社科刊物和网站

1998年至今,德阳市社科联先后创办《德阳社会科学》《信息快递》《重要成果专报》等一大批社科期刊创刊,为各级领导、社科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提供学习和了解社科知识的载体,扩大了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和宣传力。

《德阳社会科学》:以社科工作者为读者群,收集刊发市内社会科学稿件,搭建社科工作者交流学习平台,通过季刊形式发行。

《信息快递》和《重要成果专报》:以领导干部和社科学会工作者为对象,刊载社科领域内最新信息,传递宣传社科最新成果,其中《信息快递》以半月刊形式发行。

社科网页——德阳社科网:同时在党政网、互联网上开办社科网页,收集社科界最新动态,因内容新颖,信息量大而广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