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施有效观察的策略
最近发展区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最佳期限,在最佳期限内进行的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最佳教学时机,因此教师在实施教育措施和手段时应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设定。教师要准确地发现和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唯有对幼儿实施有效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指导、搭建支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鹰架教学。观察在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教育。教师能从观察中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及每一位幼儿的需求。教师在反复实践和理论的充实过程中不断体会观察的意义,调整观察的角度、方法和手段,增强观察的有效性,为幼儿搭建发展的支架。
一、有效的观察需要适宜的定位与倾听
有效的观察需要教师找准自身的位置,约束自身言行,耐心观察和倾听幼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为了评估他们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以便更有效的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学习与发展。观察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教师了解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个体差异的途径;是教师实施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园有效实施观察非常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他们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别差异,应遵行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展其潜力。”教师通过观察,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位幼儿的心理需要;了解幼儿是如何学习的;了解幼儿的经验是如何获得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才能有效地引领他们健康的成长。原始的记录是观察的开始。将幼儿活动中的表现一一进行详尽的记录,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带有某种功利心理进行观察,那么只会适得其反。
案例一
自选活动时间,康康选择了昨天手工活动中的风车材料,准备再次动手制作。他取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要把它分成四份。不知是忘了要斜线交叉分割,还是本来就想自己创造性的分,拿起剪刀就按十字形剪。这时,在一旁观察的教师急了,一把制止住孩子:“不是这样的,你忘了吗?要先折两条斜线,再沿斜线剪。”孩子被教师突如其来的行为吓到,没有说话。教师没有察觉孩子的异样,自顾自地重新拿起一张纸:“来,我和你一起做。”乖巧的孩子倒也没有拒绝教师的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风车的制作。康康在整个过程中言语很少。教师鼓励孩子们在教室里试试自己做的风车,康康举起风车象征性地走了几步就迅速将风车收进自己的抽屉去参加其他区角的活动了。
康康的反应无疑和教师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教师自认为自己“适时”的介入却没有换来孩子的认同。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孩子的活动教师到底能不能介入?什么时候介入?怎样介入?教师的观察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了解观察的特质。观察是看和觉察,觉察以后才有领悟。教师观察幼儿的基本倾向的外显——怎样活动、怎样与人沟通、怎样创新,等等。还要观察孩子的敏感期,他们的人格特质,怎样解决困难,等等。了解观察的特质和目的之后,再回过头看之前的案例,就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教师对于观察的理解片面、单一,对待观察的态度被动,没有准确的观察目的,过分强调表面化,使观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孩子在活动时教师只注意了活动的结果,关注点在幼儿是否能完成这个手工作品,他的制作方法是否正确,从而忽略了幼儿在自选这个活动时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过多地打断没有给幼儿发现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的观察对幼儿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是一种“打搅”,而这种观察也是失败的。教师需要对观察行为进行调整,调整自身的言行,管住手、管住嘴,变被动观察为主动观察,用平静、祥和的心态重新对幼儿进行观察。
二、有效观察需要教师“能进能退”
当观察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后,观察的质量和有效性就需要得到保证,教师首先需要为幼儿准备一个宽松、自由、可选择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位幼儿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并专注地进行。教师可以在幼儿开始活动后找一个不打搅幼儿的位置开始自己的观察。在观察之前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对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心中有数,同时提前一天确立自己所要观察的对象,并迅速在脑海中调出该名幼儿的详尽资料,他的家庭情况、目前的发展现状等,因为幼儿的任何一种表现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观察的过程中,一般从几个方面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记录:活动的名称、活动的时间、活动的表现。蒙特梭利的观察强调:“记录时看到什么就记什么,不用旧经验来判断。”所以在观察的当天教师对幼儿的表现不作任何的评判,而是在事后分析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以便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在观察中教师感到最困难的不是别的,而是要时刻克制自己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活动。当不理解幼儿的活动时,部分老师总忍不住要介入,询问他们。每当这时,教师应该提醒自己: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环境的主人,教师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利用材料和孩子的互动促进他们的发展。可可伦说过:“带孩子到成功的门边,但不要做任何事或帮助他们去达到。”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留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以便教师观察到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表现出的真实的内在。但教师不能是这个环境中的透明人,对幼儿的所有行为都无动于衷。教师适时地走进幼儿,能为他们的活动打开一扇门,带他们走进新的天地;教师适度的问答可以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促进加深幼儿行为的意义。
案例二
有这样一名孩子,他是本期新进班级的孩子。在晨间自选活动开始时,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马上选择材料开始活动,而是在教室中游走,看看这个材料,摸摸那个玩具,瞅瞅这个朋友,但是在每一个地点待的时间都不长。孩子的行为引起了教师的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发现孩子的游走是有目的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观察环境中的每一种材料,观察同伴的活动。大约5分钟以后,他走到益智区取了七巧板开始活动。第一次操作时,他把材料一一取出,整整齐齐的放在桌子上,又一一把它放回去。然后开始左顾右盼,是想选新的材料还是想接着玩?教师不太确定孩子的想法,于是教师走过去坐在幼儿旁边询问他:“七巧板好玩吗?”孩子小声地说:“我一下子就拼好了。”看来,单纯的拼摆对这个孩子来说没有挑战,但他似乎又不甘心只做这样简单的操作。于是,教师征求他的意见:“那我和你一起玩好吗?”孩子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点头。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卡片(其实一直和七巧板放在一起,只是孩子没有发现。这是一套教师自制的和七巧板有关的操作卡,上面用不同的形式陈列了许多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孩子可以观察后进行拼摆或对应),还没等教师说话,孩子像发现了什么似的,接过卡片就开始按卡片的提示操作起来。看到孩子开始专注地操作,教师悄悄起身退出孩子的活动,到稍远的地方继续观察他。孩子渐渐在摸索的过程中了解了卡片的使用方法,并开始操作起来。这次的观察过程中,教师通过一进一退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适时的介入,恰当地给予帮助,适时退出,为幼儿保留更大的自主空间。教师不仅克服了以往那种只看到幼儿的表象行为的不足,而是根据幼儿细微的眼神、动作的变化来分析幼儿的真正表现,同时和幼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幼儿需要教师时及时出现,在幼儿需要独立时及时退出,让环境和材料引导幼儿发展。
三、有效的观察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对幼儿进行观察并分析
当教师把观察转化为内在的需求时,观察就不仅仅局限于区角活动,而是广泛地运用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过程中。蒙特梭利说过:“观察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变得活泼、生动而有意义。”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和反思把观察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种乐趣和责任。幼儿的真实表现反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在这两种情境中的幼儿可以自然地、轻松地、由衷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们的表现是由自己控制和支配的。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观察、了解到幼儿的兴趣、想法、特点,以及他们的实际能力。当幼儿每天开始自己有序的一日活动时,好的教师就习惯性地开始自己的观察。
案例三
冬冬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总是不愿意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不管家长、老师怎样鼓励都不管用,妈妈也总因为这件事责怪他。这到底是为什么?教师开始对他进行观察。在晨间活动中,老师发现冬冬很喜欢参加区角活动,在区角中能主动和同伴合作也深受同伴的喜欢,交往完全没有问题。平时在班上乖巧、听话,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老师当小帮手,帮老师整理餐巾、收放口杯等。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冬冬在家其实也很有礼貌,每次上学放学都会主动和家里人打招呼,根本不需要大人的提醒。但家长谈到孩子小时候是由当老师的外婆带大的,外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非常严格,从小要求他对人有礼貌,所以在小区碰到认识的人都会要求他跟别人打招呼。但是外婆忽视了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即对陌生人有潜意识的防御心理,不愿意主动问候。或许就是这种表现没有达到外婆的要求,每次外婆总要数落他,搞得很不愉快。慢慢地冬冬就不愿意跟别人打招呼了。了解情况后,教师建议家长将冬冬每天入园问候的环节交给老师。冬冬来到班上,教师主动迎上去,友好地向他说:“早上好!”同时轻轻将他拥入怀中告诉他:“和别人打招呼还可以握握手或者点点头。”刚开始冬冬没有什么反应,家长又准备提醒他。老师及时制止家长,并对孩子说:“好了,现在你可以去玩了。”第二天孩子来到幼儿园,老师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和他问候,这次冬冬对老师微微地笑了。慢慢地,冬冬从刚开始的不理到微笑,再由微笑到现在自然主动地向教师问好,有了不小的变化,家长也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幼儿。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收集一切和幼儿相关的信息综合分析,从而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避免片面性和不准确。
观察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必要的能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坚持观察,合理有效地利用观察的结果,一定能达到帮助幼儿发展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