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与反思:《资本论》若干问题探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市场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

在第十章的开头,马克思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怎样进行的”。然而,在日本学者看来,马克思后续并没有深入说明这一问题,反而转入市场价值理论的论述。第四部分将进一步重新审视市场价值理论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地位以及它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关系。

事实上,马克思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不同生产部门的一切商品都按照它们的实际价值出售。这样一来会怎么样呢?”[44]紧接着,马克思考察了两个各自占有自己生产资料的商品生产者之间按照价值出售的情形,并指出“利润率的差别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45]。由此,马克思讲道:“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46]马克思考察的这种交换方式,按照马克思补充的话来说,“适用于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的那种状态;这种状态,无论在古代世界还是近代世界,都可以在自耕农和手工业者那里看到”[47]。在考察完这一初始形态后,马克思紧接着便考察更为复杂的形态。他指出,“此外,必须始终把市场价值……与不同生产者所生产的个别商品的个别价值区别开来”[48]。到这里,马克思开始考察一个部门内的交换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市场价值理论”部分。马克思再一次重复地讲道:“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为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49]第十章在考察完一个部门内的竞争后,马克思才开始着手去分析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他讲道:“这里问题已经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到价格的形式上的转化,即不是单纯的形式变化,而是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进而同生产价格的一定的量偏离。”[50]进而,马克思论述了资本在不同利润率的部门之间通过不断地流入和流出,而形成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过程。[51]进一步,马克思总结道:“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种生产的各种条件也发展了,这种生产使生产过程借以进行的全部社会前提从属于它的特殊性质和它的内在规律。”[52](P218)围绕这里所讲的条件,马克思指出,“那种在不断的不平衡中不断实现的平均化,在下述两个条件下会进行得更快:1.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2.劳动力能够更迅速地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部门,从一个生产地点转移到另一个生产地点”[53](P218-219)

从马克思的这一写作顺序来看,第十章实际上始终没有离开一条主线,即“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围绕这一主题,马克思历史地考察了商品交换三种不同的发展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两个小私有者之间按照实际价值进行的商品交换,在此,“利润率的差别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第二种形态是同一生产部门内以市场价值为中心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商品交换,第三种形态是按照生产价格进行的商品交换。每一种形态都比前一种形态要求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因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商品价值看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是完全恰当的”[54]。而市场价值理论是对第二种交换形态的总结和归纳。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关于市场价值理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市场价值理论是同一部门内竞争平均化的理论,在历史上的发展阶段早于生产价格理论;在理论上,是对同一部门的考察,是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

第二,市场价值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回答“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是如何形成的”,是在描述商品按照实际价值进行交换的情形,是在为最终推出生产价格理论做铺垫。

所以,第十章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在论述市场价值理论,但是并不像日本学者所说的那样,“它多半看起来像是一篇未完成的作品”。实际上,这一章逻辑紧凑、条理清晰,始终没有离开马克思所要解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