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管理三板斧”的由来

“管理三板斧”的背景

说起“管理三板斧”,首先要从它的背景说起。

时间回到1999年,在当时阿里的团队里,没有人在管理方法上有所建树。关明生(原阿里总裁兼COO)虽然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却不知道如何传道授业解惑。好在马云是一个擅于讲故事的天才,他经常给团队成员讲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让人感到神奇的是,元朝并无很厉害的将帅,比如关羽、张飞、吕布这样的猛将,更没有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也没有有名的兵书。那么,为什么蒙古族能建立元朝,拥有这么辽阔的土地呢?

看完元朝的结构你会发现,元朝的厉害在于“十夫长”(较低级军职,通常率领10人左右的小队,等同于班长)、“百夫长”(统率百人的军帅)这样的军衔管理制度。他们相当于元朝的基层管理者,每天和士兵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打仗的时候,这种相互的照应支持、信任,使得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就是蒙古军队的核心所在。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阿里深度学习了蒙古军队的管理模式。阿里的强悍(尤其是“中供铁军”)就强在中基层管理者,它为后期阿里开疆辟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管理三板斧”产生的背景。

“管理三板斧”的前世今生

在“管理三板斧”诞生之前,阿里的管理者培训是从2000年年底开始的。最早的管理者培训是阿里与外面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发的,比如AMDP(Alibaba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当时马云、关明生、彭蕾等人,都要给管理者上课。

经过一年多的课程学习、优化和迭代,阿里又开发了一些新的课程,比如ALDP(Alibaba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不同的课程体系有不同的命名,比如“侠客行”“赛金花”“飞雁班”等。

通过对管理者的培养,以及阿里对内部管理意识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提升,2002年阿里针对三层管理者的培养体系逐渐搭建起来,并且被一直应用到2006年。现在看来,这套培养体系看似“粗浅”,却让阿里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促进了阿里的业务和团队快速发展。

2007年正是电子商务的风口,阿里为了抓住这一风口,创建了很多新的业务和团队,比如淘宝、支付宝等。这时,原来的管理者培养体系已经不能支撑新的业务和团队,于是阿里对领导力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这一年,阿里针对高层管理者的选、育、用、留等问题,成立了专门培养高层管理者的“湖畔学院”(见图1-3)。

图1-3 阿里“管理三板斧”的前世今生

2009年,阿里快速从2000人发展到近10000人,人员的快速增加对组织最大的挑战是缺乏管理者。于是,如何培养大量的管理者就成了关乎阿里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阿里从外面引进了大量的课程,但马云基本都不满意。

2010年5月是阿里的“人才盘点”时间。马去说过,阿里一年里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他一定要参与的,一是4~5月的“人才盘点”;二是10~11月的“战略盘点”。这一年的“人才盘点”特别辛苦,马云和高层管理者闭关了好几天,先后听取了各子公司、板块负责人的汇报,发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中基层管理者,也就是马云眼中的“腰部”和“腿部”管理者,问题较为明显。

“人才盘点”完成后,马云马上召开了组织部(包含资深总监及以上集团高层管理者)大会。在会上,马云严肃而明确地提出了对各层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并对阿里管理者培养体系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管理者培养”课程要极其简洁、高效。说到这里,他举了“程咬金三板斧”的例子。

程咬金遇到一位贵人,只学了三招,但简单实用,威力无比。

他要求阿里的管理者培养体系应该要像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样,简单三招,反复训练,反复应用。无论是什么层级的管理者,只要掌握三招,就能“一招制敌”。特别是对于中基层管理者,不要有太多的理论,只要学会核心的几招就能带出“铁血团队”。

在这种背景下,阿里的培训部把管理者能用到的核心能力进行分解,分解之后再结构化,开发了一整套管理者的培养体系。

2010年,“管理三板斧”的雏形在阿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