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夜谈
站起来到了院里,接了盆井水,郑诚缓缓把脸浸到水里。直到凉意遍布汗毛眼,他这才猛地抬头,水滴顺着头发被抛出一个并不优美的弧度,在地上点出一溜大小不一的水迹。
噔噔噔!
郑直突然跑出了屋子,张了张口,却没声音,只拉着郑诚去了屋里。
“你莹莹姐还说啥了?”郑直看着弟弟说道。
“没了。我听李聪说,莹莹姐他爸知道你们俩的事了。……哥,你咋打算的?”
郑直摇摇头,有些心不在焉的道:“这你少打听。”
“那你去县城一趟吗?”郑诚又问道。
郑直重重呼了口气,扶着脑袋,却不回答。
傍晚的时候,郑诚的父母也先后回家了。
郑诚的父亲大名郑光良,是个典型的农家汉子,刚四十,年富力强的年纪却已经满脸风霜,脸颊的褶子如同刀削,肤色则像陈年酱油。
郑诚的母亲名叫刘玉英,当然也是普通的农家妇女,平凡的让人找不到什么特点来。
因为一家人团圆,夫妻俩的心情显然不错,刘玉英晚上还特意做了青菜蛋花汤,不过,总共也就俩鸡蛋。
吃过晚饭,一家人在院里乘了会凉,也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兄弟俩在家都是睡一张床,郑娟自己一个小隔间,有点挤,但还算凑合。
躺了没一会,郑诚迷迷糊糊的正要睡着,就感觉对面大哥悄悄下了床。
“哥?你去哪?”郑诚脑袋微抬起来,小声问道。
“去院里转转。没事,你继续睡吧!”说着,郑直就趿拉着布鞋向门口走去。
吱呀一声,堂屋门打开,树底下正睡觉的狗子立刻抬头,看到是郑直,这才又懒洋洋的躺下了。
郑直提着凳子来到院子中心,叹了口气,就静静的坐下了。
今天的夜色不错,天空中,半圆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晕,照的整个大地都成了银灰色。从远处看,村庄跟远处的田野正构成了一副极佳的水墨画。
手撑着下巴,胳膊肘支着大腿,郑直就一动不动的保持这个姿势,背影说不出的落寞。
他突然想起了从前,上学的时候,他跟李莹的点点滴滴……
唉~,小时候不想那么多,只以为人生都跟着想象走,越长大才知道,梦想成真只是少数人的幸运,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果。
对李莹,他也从开始的喜欢,到后来的不甘,再到现在的无奈。整个心路历程下来,他已经再鼓不起折腾的勇气。
看看这家里吧,粮食才刚刚够吃,存款几乎没有,贫穷的根本受不了一点挫折,他又怎么能为了自己而让父母为难呢?
算了吧!算了……
郑诚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院子里,站在哥哥旁边,重重呼了口气好提醒他。
“你来干啥?咋不去睡觉?”郑直悄悄揉了揉眼眶,问道。
“还能为啥。”郑诚说着,随意的把一段树枝踢开了。
“你操这心干啥?”郑直皱眉道。
郑诚摊摊手,“那我总不能不闻不问吧?说实在的,就咱家现在这条件,你们俩基本没啥希望。不过……,别的都是虚的,咱得先把这穷病治好了才好说别的。”
郑直抬头瞥了眼弟弟,有些气闷的摆手道:“说的轻巧。行了行了,回去睡你的觉吧!我也不想这事了。”
郑诚倚着枣树,说道:“我现在就有个挣钱路子,哥,你跟我一块干吧?”
“啥?你能挣着钱?”郑直瞪着眼睛,有些疑惑的道。
对这年代的农村来说,钱实在太缺了。没地方打工,打的粮食都要分配,哪来的钱呢?
可,很多时候钱又那么需要,针头线脑,火柴盐布什么的,哪个也少不了。不止这些,人情往来同样是一大开支,要遇到娶亲修屋一类的,那压力就更大了。
总之,钱!这不知在困扰着多少人家。为什么大家都羡慕城里人,还不是因为有工资?
“把握不小。”郑诚躬着背,小声说道:“咱们镇上经常有大车过,你知道吧?”
“嗯。咋了?”郑直挪了挪屁股下的凳子,离近了些。
“我这次回来,看到好多司机在镇上歇息,吃的都是自己备的干粮。你想想,咱镇上连个吃饭的餐馆都没,要是有人在那做好菜,他们会不会买?那些司机可有钱,块儿八毛的也不算啥。对不对?”
听着弟弟的高谈阔论,郑直的眼中光彩越来越多,不自觉的站了起来。
等郑诚说完,他的拳掌猛地一锤,声音立刻就高了起来。“我感觉也行……”
“嘘!”郑诚指了指屋子,“小点声。”
郑直搓了搓头发,心里的激动这才稍稍按捺了下来。
他突然想起什么,又有些担心的道:“那个……,镇上不让卖东西吧?”
“放心,小心点就行。我看街上不也有摆摊的,这点不算啥。”
“也对。”
兄弟俩在院里嘀嘀咕咕的,一直到半夜,这才又悄悄回去睡觉了。
……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兄弟俩就早早的起来了。
这会太阳还没露头,整个村子在一种类似梦里的状态,到处都静悄悄的,连知了也不例外。
“谁起来了?”
听到动静,隔壁传来刘玉英的声音。
“我跟诚子想出去转转。”郑直一边提鞋后跟,一边答道。
“那早点回来,别耽误吃饭。”
“知道了。”
俩人上身都穿着背心,下边只一个大裤衩,又去墙角找到铁锹,就直接出了院子。
走在村里狭窄的土路上,两边就是低矮的院落,年代感扑面而来。跟多年后相比,这会的村子可小多了,一座座泥胚房挤在那不过几百米方圆的区域,像是一团杂乱的野草,贫瘠而拥挤。
他们打算去河边,捉点鱼。
既然要搞餐饮,那就不能没有硬菜,至少得有肉才行。就他们家,买肉当然是不可能的,想来想去,也只有去河里捉鱼了。唯一可惜的是,鱼肉太淡,做菜的时候估计要耗不少油。这也是好多人家不稀罕它们的原因,不放油吧没味,放油又心疼。
扛着铁锹,两人出了村子就直接横穿农田,向着东边走。旷野上,一阵清风吹来,人的汗毛都要立起来了。
走在收割完的麦茬地里,脚下咯嘣咯嘣响,听着居然有种异样的舒服。
去河边正好路过打谷场,没等靠近,连绵的狗叫声就响了起来。打谷场周围的几个窝棚里,有人探出头看了看,看清来人后很快又缩了回去,继续睡觉。这些人都是值夜的,防的是有人偷粮食。
过了打谷场,走不几步就到了河堤跟前。这条河在他们村拐了个弯,南边跟东边都有河道。
很快的,等两人爬上被草木护着的河堤,向下看去,一条小河就若隐若现的展现在了眼前。
这会正是芦苇跟野草茂密的时候,河道两边的植被尤其丰富,只能看到十多米宽的水面。
“去那边吧!离咱家菜地不远。”郑直指了指一处河段说道。
“嗯。”
郑诚点点头,跟着走过去。
因为没有渔具,他们打算做一个围堰,把鱼引到围堰里再捉。
河边的土,一铁锹下去全是胶泥,挖起来很吃力气。两人一人一边,挖好的泥就垒成泥墙,从岸边向河里延展,一直到两边汇合成半圆才成。在入口处,郑诚特意做成V形,并放了些树枝。
等围堰弄好了,郑诚又从兜里摸了一小把麸皮,撒到了围堰里。到这,才算彻底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