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龙去脉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自比管仲、乐毅,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徐庶等都有结交,人称“卧龙”。时值汉宗室豫州牧刘备驻军新野,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谎称徐庶的母亲染病,调徐庶去许都。徐庶临行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称“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并建议刘备亲自拜访。
刘备求贤若渴,备了礼物便带上关羽、张飞,前去拜访诸葛亮。一行人行至卧龙岗,见疏林茅庐,柴门半掩。刘备下马,亲自上前叩门,却被应门童子告知诸葛亮一早出门了,行踪不明,归期不定。在关羽的劝说下,刘备怅然而返。返程途中偶遇也来寻访诸葛亮的隐士崔钧,刘备延请崔钧,被拒。
过了数日,刘备听说诸葛亮已回,便带着关羽、张飞再次拜访。当时正是隆冬,天气寒冷,乌云密布。刘备一行人走出没多远就下起了大雪。张飞劝道:“天寒地冻,连仗都不能打,怎么还要走那么远去见一个没用的人!不如回新野避雪去吧。”刘备回道:“我正想让诸葛亮知道我的殷勤之意。如果弟弟们怕冷,可以先回去。”张飞表示:“死都不怕,怕什么冷!我只是怕哥哥又是白费了心思。”话虽如此,关、张二人还是跟着刘备一起去了。一行人骑马就快到茅庐的时候,突然听到路旁的酒肆中有两人在唱歌,歌中纵论天下大势。刘备为其所吸引,以为其中一人就是诸葛亮,上前相问。却不料二人一是颍川石韬,一是汝南孟建,都是诸葛亮的朋友。刘备对此二人早有耳闻,欣然相邀,却被婉拒。刘备作别二人,上马继续去访诸葛亮。到庄前下马,再问童子。童子说先生正在草堂读书。刘备大喜,跟着童子进门。行至中门,只见门上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堂上,一个少年正在吟诵。刘备误以为少年就是诸葛亮,上前施礼相见。对答之后才知道,这少年乃是诸葛均——诸葛亮的弟弟。诸葛亮共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在江东做孙权的幕僚,诸葛亮行二,与弟弟诸葛均一同隐居隆中。原来,诸葛亮前一天被崔钧约出门闲游了,不知去了何处。张飞听了很恼火,就催刘备回去。可是刘备又不想无功而返,于是借了纸笔,留书一封,约定数日后再访,请诸葛均转交诸葛亮。上马欲走时,遇到一人踏雪而来。刘备忙上前施礼,却不料此人也不是诸葛亮,而是他的岳父黄承彦。刘备很失望,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怏怏而归。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早春。刘备回新野后始终惦念隆中的诸葛亮,特地找人来问卜,选定良辰吉日,斋戒三日,沐浴更衣,要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知道后很是不悦,一起劝谏刘备。关羽认为,刘备两次亲往拜谒,已经太过礼遇了,诸葛亮避而不见,肯定是因为名不副实,不敢来见!张飞也说,诸葛亮一个乡野村夫,怎么能算得上是“大贤”,不如一根麻绳绑了来!刘备很愤怒,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并以齐桓公见东郭野人、周文王谒姜子牙的典故反驳,坚持以礼待人。关、张二人无奈,只得第三次与刘备同往隆中。
行至茅庐半里之外,刘备便下马步行,以示诚意。路遇正好下山的诸葛均,确认诸葛亮今天没有外出,刘备很是高兴。第三次叩开诸葛亮家门。刘备听说诸葛亮午睡未醒,不敢惊动,嘱咐关、张二人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进入草堂,立于阶下静候。半晌,诸葛亮翻了个身,似乎要醒,可是一忽儿又见他面朝墙壁睡了过去。刘备也不着急,依然不许童子通报,又立候了一个时辰,才见诸葛亮悠悠醒来。听闻刘备在此,诸葛亮起床更衣;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就这样,刘备三顾茅庐,以诚感人,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二人见面后,刘备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见刘备志向远大而且虚心诚恳,有意匡扶刘备逐鹿中原,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被西晋史学家陈寿总结为《隆中对》,收入《三国志》,流传至今。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从此走上历史舞台。
三顾茅庐/杨柳青年画
三顾茅庐/杨柳青年画
诸葛亮在其著名的《出师表》中,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留下了“三顾茅庐”的真实史料。此后,刘备知人善任,始终不渝;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云:“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从建安十二年(207年)出山到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境内)逝世,诸葛亮辅刘备开创基业,佐刘禅匡济危难,果真“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也算报了明主三顾之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