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仿佛听见了时间飞车换挡的声音

美国喜剧演员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 Marx)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没有人的脚后跟不被时间踩伤。”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时间胜人。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时间却对任何人一视同仁,任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任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任你有富可敌国之财,也不能把你手表上每一分钟调成六十一秒。所以,你可以打败任何一种动物,却永远赢不了那来无影去无踪的时间。二是时间易人。也就是说时间能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比如大家熟悉的孔子,起初,他并不受人待见,周游列国十四年,传道授业,跑官要官,惶惶如丧家之犬。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政治上肯定了孔子及其儒学的历史地位后,他就逐渐被神化起来,此后历朝历代都对孔子不断追谥,到了清顺治年间,孔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20世纪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他又被一脚“踩”到地上。当下提倡国学,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孔子之学,孔老夫子再一次被成功“激活”,引用他说过的话成了十分时髦甚至能吓唬人的事。

于是,你会发现,时间看起来能战胜一切,却无法对有思想的人予以致命一击。我的老乡陈独秀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位《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既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一度因犯路线错误而被自己创立的组织除名并批判。然而,时过境迁,陈独秀的思想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于是,你会发现,孔夫子也好,陈独秀也罢,他们的思想地位之所以因时而变,都跟一个叫“意识形态”的东西有关。因为每分钟等于六十秒的时间没变,孔夫子、陈独秀等留下的思想也没变,而掌握他们思想话语权的人却变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时间改变了人,而是人改变了人。

于是,你会发现,有一样东西,不仅时间战胜不了,而且人也改变不了。这个东西叫“精神”,也可以称之为“人性”。比如说宋词,那些生活在大宋王朝的官员文人留下来的作品,不是方块字的简单堆砌,也不是韵律的巧妙安排,而是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膜拜,对情感的宣泄。这些纯人性的作品,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时空界限,不仅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销声匿迹,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引起更多的共鸣,还能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座灵秀而稳固的桥梁”。为什么苏轼人见人爱?因为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率真的初心,心安处便是故乡,“一蓑烟雨任平生”。为什么李煜之词共振者众?因为他的词只有原色,而没有染色,绝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什么柳永死时,半城皆缟素,送者皆妓女?因为柳永宁可不要“浮名”,也不愿失去自我,终成烟花巷陌之人的精神寄托,而不是浑浑噩噩地吃软饭……这些词人的作品无关意识形态,无关物欲和感官刺激,反映的是普通大众的内心世界,追求的是自身的精神愉悦。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纽带,也只有这些,才永远是时间的胜利者。

凡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凡是人性的才是永久的。于是,你会发现,无数的后人试图去破译前人留下的富有人性光芒的作品,并试图通过历史背景去探视作者的内心世界,其中包括我自己。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多,见识的形成,这种心理更加迫切。就像苏格兰作家埃里克·林克莱特(Eric Linklater)所说:“在我的背后我时常悚听,时间的飞车换挡的声音。”于是,我用三十多年的积累,熬了六十多天夜,写了七十多篇文章,完成了平生第一部著作——《只有香如故:宋词十三星宿背后的故事》,作为献给自己迈入知天命之年的生日礼物。

宋词的生命力在于,它已不纯粹是文学作品,而已成为中华文化宝库里的艺术品。宛如苏轼笔下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的解读只代表个人观点。这里没有是非曲直之分,只有仁智之分。把自己对宋词的理解和感悟尽情地“倒”出来吧,其他的我看最好还是留给时间去验证。也许,正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宋词的喜爱,时间反而成了它赖以长青的生命之树。

陈晓武

2016年10月30日

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