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粽
中国人热爱美食,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文化。粽子便是一例。
粽子,古时候又叫“角黍”,这名字听起来挺古雅,其实很形象:粽子不管是三角形的,还是四角形的,可不都带角?很早以前粽叶里包的并不是糯米,而是一种黏米,叫“黍”。所以“角黍”就是用叶子把黏米包成带角的形状。一直到明清以后,人们普遍以糯米取代黍米,“粽子”的名称才流行起来。
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各种说法,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是“包烹”之说。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以火烹制食物的方法,可有些食物直接搁火里烧,弄不好就焦了煳了,影响口感。于是一帮“吃货”就琢磨:为什么不用大的树叶把食物先包裹起来,然后再用火烹煮呢?他们就做了这个尝试,结果发现剥开树叶之后,里面的食物不仅口感更好,还渗进了树叶的清香,后来经过不断改良,就创造出“包烹”这一新的烹饪方式,而粽子的雏形也就出现了。
粽子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不过一直到晋朝它才正式被定为端午食品。西晋的周处在《风土记》中写道:“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就是说人们在端午节这天会专门烹制粽子食用。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我们常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虽然说早在屈原之前就有粽子了,但粽子只有跟屈原关联起来,文化内涵才得到了显著提升。南朝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首次把粽子和屈原挂钩,书里说屈原投江后,楚地的百姓每到五月初五这天就用竹筒装米,投到江里祭祀他,有一天屈原忽然神奇现身,请百姓以后把楝树叶塞在米上,再用五彩线捆绑,那么怕楝树叶和五彩线的蛟龙就不会跟他抢食了,后来人们改用楝树叶和五彩线包裹粽子,延续至今。
[元] 佚名《天中佳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续齐谐记》是一部虚构的志怪小说,但是百姓喜欢这个故事,于是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认为粽子是为了屈原才发明的。当然也有人质疑,宋代词人刘克庄在《贺新郎·端午》一词中就写道:“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意思就是:屈原是何等清高傲岸、不同流俗之人,他活着的时候佩兰草、饮芳酒,有谁会相信,他千载之后,会对粽子垂涎三尺?又怎么可能跑去跟蛟龙争吃呢?刘克庄甚至还说“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屈原先生倘若起死回生,看到世人这样祭祀他,肯定气死了,还不如当年醉死拉倒。
民间传说和刘克庄的质疑各有各的道理。百姓用粽子纪念投江的屈原,是出于一片善良之心:用食物祭祀祖先和所崇敬的人,这是中国人最朴素的表达爱的方式。而刘克庄则提醒我们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纪念屈原,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这些民俗活动之外,是不是也应该更多地去了解他的生平,去传扬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