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
汉代有一句古诗,“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就像寄居在旅馆中,没有多少时间便要离开;人寿命短暂,不似金石那样久长。“金”指青铜器,“石”是石头,古人知道躯体的衰老和死亡无法抗拒,希望借助这两种坚固的材质使自己的思想或灵魂获得不朽。于是他们在青铜器和石碑上凿刻文字,流传后世。在汉代,有一种绘画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叫作“画像石”。这种石头是墓室、祠堂的建筑构石,人们在石头上刻上图画,除了装饰之外,也传递某种观念。
我们今天常通过拓片去欣赏这些画像石。拓片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先用宣纸蒙在画像石的表面,再用拓包蘸墨汁轻轻拍打,这样就可以把石头上凹凸不平的图案和文字复制到纸上了。一块画像石可以拓好多张拓片,就像盖图章一样,一枚图章可以在纸上印出好几个相同的图案来。拓片可以说是版画的前身!
这是画像石《荆轲刺秦王》的拓片(图7-1)。这个悲壮的历史故事在《史记》的“刺客列传”中有详细的叙述。荆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侠客,燕国的太子丹对他十分礼遇。当时处于战国末期,秦国势力日益强大,兼并了许多国家。在灭了赵国之后,又逼近燕国的边境。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荆轲为报其恩德,毅然承担起刺杀的任务。他以燕国使者的身份,带着副手秦舞阳出使秦国,假意要向秦王献上两件宝物——一是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二是燕国最富庶城池的地图。到了秦王的殿前,荆轲捧着樊於期的首级,秦舞阳捧着地图匣子,次第而进。面对威严的秦王,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荆轲则神色自若地接过地图,向秦王展示。就在地图展到尽头的刹那,藏在里面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拿起匕首刺向秦王,却误中了铜柱。成语“图穷匕见”说的就是这个典故。
图7-1 [东汉]《荆轲刺秦王》画像石(拓片)山东嘉祥县南武宅山出土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藏
这块画像石上描绘的就是整个故事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插着匕首的铜柱将画面一分为二,左侧是绕柱逃跑的秦王,右侧是被秦朝宫廷武士拦腰抱住的荆轲和胆战心惊地伏在地上的秦舞阳。在铜柱附近的地上有盛着樊於期首级的匣子和一截斩断的衣袖。画家抓住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姿态,加强了人物间的呼应关系,使画面充满了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这幅《荆轲刺秦王》刻在东汉晚期的一个家族祠堂——武梁祠的西壁上。在它附近还刻有春秋战国时期其他五位著名刺客的故事。祠堂的主人为什么要选择行刺者的故事作为建筑装饰呢?这些刺客有一个共同特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消灭极其强大的敌人,他们刺杀的对象既不是他们的私敌,也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坏人,而是他们恩人的仇敌或对手。一旦受人恩德,便以身家性命相报,这种英雄主义行为在汉代备受推崇,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刺客立传,而武梁祠的主人则将他们的故事刻在石头上,表达对“士为知己者死”的这种任侠精神的激赏。
画中的人物都是程式化的,如果没有旁边的说明文字(这叫作“榜题”,是中国画题跋的前身),要辨明人物身份恐怕颇费脑筋。但这并不是因为画家的技巧不够好,而是由他的任务决定的。就像中世纪欧洲将《圣经》故事雕刻在教堂石壁上的工匠一样,他的目标不是把人物表现得跟真实所见的一样,而是把故事叙述得更令人感动和信服。对画家而言,观者对情节应当非常熟悉,能借助画面毫不费力地联想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