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呆若木鸡

我发现中国的成语中有一种挺有趣的结构“××若×”,比方说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等。“若”呢,表示看上去像什么,但这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非实质。“大智若愚”只是看上去傻,实际上却极其聪明,有大智慧。再比方说“呆若木鸡”这个词,傻得跟只木头做的鸡似的,我们常常用它形容一个人因为恐惧惊慌而发愣的样子。可是,这个词最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在“呆若木鸡”的表象背后暗藏着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庄子·达生》篇讲了一个关于斗鸡的故事。周宣王是个斗鸡迷,他高薪聘请了斗鸡专家纪渻子先生给一只鸡进行训练。十天过去了,周宣王很关心纪渻子的训练进展,就问他:斗鸡训练得怎么样啦?纪大师摇摇头:不行,这只鸡气势汹汹,骄傲有余,底气不足。过了十天,周宣王又来问了:鸡该训好了吧?纪大师还是摇头:不行啊,这只鸡只要听到别的鸡叫就亢奋,只要看到别的鸡的影子就激动。周宣王很困惑:这斗鸡不就该这样嘛,不激动不亢奋了,那还叫斗鸡啊?本着对内行人才的尊重,周宣王按捺住自己的疑惑,走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实在忍耐不住,又来问:这回该好了吧,没见过训鸡训这么长时间的。没想到纪大师依然坚定地摇摇头:不行,它依然目光炯炯,气势未消,您再等等吧。周宣王彻底没脾气,悻悻地回去了。这样又过去了十天,纪渻子终于表示这只斗鸡可以出师了,理由是: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跟着瞎叫了,“望之似木鸡矣”,看上去就像一只呆头呆脑的木头鸡。当这只鸡一进入赛场,其他的鸡看见它的神态就已经吓破了胆,纷纷逃跑。由此可见,“呆若木鸡”不是真的呆,而是看着呆,实际战斗力极强,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清] 邹一桂《榴下雄鸡》,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只“斗鸡中的战斗鸡”为什么会看起来像只木头鸡呢?庄子认为那是因为“其德全矣”,它的精神高度凝聚,根本不为外物所动。痴傻的人未必事业有成,但有大作为的人常常有几分傻劲。据说有个人家里养了一大一小两只猫,于是就请人在墙上开了一大一小两个猫洞,大洞给大猫过,小洞给小猫过。这个傻乎乎的人名叫牛顿,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也曾把怀表当鸡蛋给煮了。还有一个人打电话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询问爱因斯坦家的住址。接电话的秘书告诉他不方便透露私人信息,那人忽然压低自己的声音,说:“这个我知道,不过请你不要对任何人讲,我就是爱因斯坦,我要回家,可是忘记自己住在哪儿了,怎么也找不到家。我现在正在普林斯顿校园。”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他也会“傻”到连家门都不认识。可见“呆若木鸡”的战斗力首先来自专注,因为专心执着于一件事,自然对其他琐事视而不见。

“呆若木鸡”的战斗力还源于一种沉着的自信。一个人越是愚笨越想表现得聪明,越是胆怯越要表现得勇敢,越是心虚越要显得振振有词。因为太在乎外界的评价,我们大多时候刻意表现出来的恰恰是我们无能为力的样子。真正的自信或许没有那么耀眼的光彩,只是一种不为外物动摇心志的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