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松江县的古代建筑
——宋塔、唐幢、明刻
去年(1953年——编者注)十二月初,我和戴复东、吴庐生、朱保良诸同志赴江苏松江县调查古建筑,其中有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的经幢,北宋熙宁(1068~1077)间建的兴圣教寺塔,明初太祖洪武三年(1370)的巨型雕砖照壁,明末董其昌书金刚经碑。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兴圣教寺塔,所以本文就先从它介绍起。
兴圣教寺位于松江县城内东南谷寺桥西,五代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邑人张瑗之子仁舍宅为寺,本名兴国长寺,到北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中改觉元院,后又改今额。熙宁间沙门西玠与如讷如礼建塔,四面九级,旁有钟楼,其高及塔的一半,元季寺毁于兵而塔与钟楼独存。明初太祖洪武三年知府林庆以其地三分之二建府城隍庙,其后寺僧道安原珍在庙南建忏堂五间,附塔而居,榜曰兴圣塔院,未几塔坏于飓风,复行修理,始自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至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1415)落成。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僧善昌重修,神宗万历(1573~1619)间僧大振再修,二十七年(1599)署丞顾正心复修钟楼,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同知刘作霖捐葺钟楼,提督梁化凤施资修塔,至高宗乾隆三十二年(1767)僧慧诚募修浮图,仁宗嘉庆五年(1800)邑人沈虞扬修钟楼,宣宗道光(1821~1850)间一度重修塔,而文宗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时钟楼毁于兵。如今四周复都夷为平地,只见孤塔屹立,其外观虽没有唐构的凝重古朴,而耸然于断垣残照中,仍能表现出它的无限美感。
塔的平面:塔南向,偏东五度,平面为正方形,每边宽六公尺,每面以砖倚柱划为三间,明间中央辟门,门内经走道,然后导至中央方室,无塔心柱,每层施木楼板,与附近的上海龙华塔、苏州罗汉院双塔,同样尚存北魏嵩岳寺塔旧法。按我国砖塔,自辽宋以来,它的平面大多是八边形,而这个塔建于北宋,但仍袭唐代大小雁塔方形的旧法,实在是宋塔中难得的遗构,不失为唐宋塔嬗递中的特例。现在楼板只余七层以上,所以从下仰看,如一个倒置的枯井,而各层平面则都与底层相同。
兴圣教寺塔远景
外观:塔九层,砖砌。每层施木构平座腰檐,壁面除栌斗及其左右出的泥道栱慢栱皆用砖砌出,其他华栱与跳头上的令栱全系木制。每层约收进一倚柱径,向上逐层递减。全部结构,简洁明快。塔下四周浮土甚高,台基已不可见,假使拿苏州双塔的情形来说,根据张志刚先生发掘结果,尚有二公尺砖砌塔基一层,随塔身回转,但是这塔是否如此,未经发掘,尚不知道。塔每面面阔三间,除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外,明间施补间铺作一朵。直接置于阑额上,无普拍枋。各层皆相同,倚柱系整块圆砖实砌,它的直径为30公分,上施圆形栌斗及柱头转角等辅作。现在的第一层及第九层的受损尤重,应速抢修。如果限于目前条件,可先将塔门暂行封闭,底层残缺处略略加固,使塔砖不致剥落。
第一层:四面明间设门,作壶门式,现在南面一壶门已残缺不存,它的上面施木过梁。门外积土甚高,所以入口须向内逐渐降低。现在塔檐及平座已无,仅见榫眼数处,似原来尚有附阶一层。而该层特高,颇似苏州双塔的,因此我怀疑原来或有如山西应县佛宫寺塔有重檐的可能。
第二层以上每层都有木制的平座腰檐,现凋落殊甚,而平座上的勾阑已没有存在的了。外壁表面则于圆形的柱下施地栿,上施阑额一壶门式的门,门的两侧列方柱,阑额上无普拍枋。平座以现状而论,系在砖砌的泥道栱中出挑梁一层,出头作卷头状,是否后修时利用旧物,或是重制的已无由知道。挑梁上施楞木,上铺地板,雁翅版钉在挑梁梁头。其外加磨砖一层。平座转角皆置于戗脊上,亦是后来重修时不合理的做法,虽然在平座结构未产生前亦用过这种办法,但此绝不是有意做成的。这塔各层檐下斗栱权衡较原来砖砌的为小,系明代所修补,用五铺做双抄,栌斗左右出泥道栱慢栱于柱头枋,华栱出而二跳计心造,分别承受令栱与罗汉枋橑檐枋,还存旧制,其上则为遮椽板所掩。依《营造法式》卷五平座斗栱来说是应当“减上无一跳或二跳”。那么这塔的平座斗栱一定不是现在状况可知,此于苏州北塔寺修理犯了同样的错误,是清代修理时的因陋就简办法。又平座四隅设木柱,支于上层的檐下,及出檐起翘,皆明清江南的做法。
苏州罗汉院双塔
塔顶的刹:于垂脊上直接施覆钵,无基座,覆钵上为露盘,再上为相轮九层,其数较上海龙华塔、苏州双塔北寺塔以及应县木塔均增加。上为宝盖,再上复施宝珠,至顶为略似宝葫芦形的宝瓶。刹上无水烟圆光,其宝盖宝珠上部已呈繁琐,是一度经明清重修的征象。其大体比例,还保存唐刹的遗型。
内部结构:塔内各层方室,四出辟门,中有走道。走道的顶有藻井,它的中央留一孔,尚能望见其中的木骨,壶门上部,其内侧有枋,置于木栌斗上,作月梁形。我们在底层南面的月梁下,石灰剥落处见到一行墨笔题字,但已如粉状浮于木上,一经触手,就不成字,仅能认到“男满询通并家眷”七字,看它的笔意与措辞,可能是北宋间的遗物。内部各层方室都装有木构楼板,为北魏以来沿用的旧法,但木板的上面可能如龙华塔双塔一样的再铺方砖,则须攀登最上三层后方能知晓。
兴圣教寺塔近景
兴圣教寺塔底层平面图
兴圣教寺塔塔刹
第一层内部结构详状,系于四隅施砖砌圆形倚柱,上施内额,额上是栌斗,其左右出泥道栱慢栱,无跳头,以现在形制来看,二层楼板不用斗栱承载,而直接将楞木嵌于壁面,中间距离颇高,似乎它的中间还应有藻井一层。入口的门则作圆栱状,与上八层方形有别。
第二层以上高度逐渐减低,每层面积约向内收进一倚柱径,逐层递减,与外壁情况相同。柱上施阑额一层,其下复有一枋载于入口两侧的方柱栌斗内,额上斗栱用五铺作重抄,自栌斗口左右泥道栱慢栱,上施素枋一层,华栱第一跳偷心造,第二跳施令栱,载素枋一层。部分的栱两端卷杀,在栱瓣的角上刻凹曲线,乃清代江浙通行的做法,是清代重修无疑的。转角铺作于栌斗中出四十五度华栱二跳,偷心造,上是素枋,其法与苏州双塔同。楞木置于枋上用以承受楼板。现在第七层以上为楼板遮住,其余各层结构相同。塔内梯级,现仅见第六层的木梯尚存,再根据壁面挖削部分观测,系同为木质。第一层置于东首,第二层仍置东首,前者自南向北登梯,后者自北向南登梯,三层以上则东西相闪而置。刹杆以龙华塔双塔北寺塔诸例而言,应延至八层,再用巨梁承载,可惜现在没法上去。现在刹已向东北倾侧。
建造年份:我们除了从塔本身的形制与特征,并证以江南同时代的宋塔,确定为北宋神宗熙宁间造无疑。再参考康熙二年《松江府志》,嘉庆二十三年《松江府志》,光绪四年《松江府续志》,以及《华亭县志》载明释心泰《重修塔记略》,均能符合。唯以现状分析塔砖身是北宋原构,砖栱亦是旧物,木构的斗栱除明制外还有部分清代修理的,它的权衡都比砖砌的小,结构仍用宋代旧法。而在明代的几次重修,显然是外檐、平座、斗栱、楼板等部分。至于外檐及平座,是清顺治间修后,又经道光时再修,方才成为今日的状态。这塔在中国建筑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证物,是值得保护的。
唐幢:距塔西半里,旧松江府华亭县前有经幢一座,下部埋于土石堆中残损殊甚,八棱幢身,刻《佛说大佛顶陀罗泥经》,字迹挺秀,一望是唐人的笔意,但已剥蚀得不能全部辨清楚。且本身复有断痕。幢身上施宝盖装饰,卷云,八棱之顶,仰莲等。仰莲莲瓣系多层,与我们去年调查的附近硖石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二幢相同。卷云的上层镌神像、仰莲下层刻佛,刀法遒劲,线条豪放,唯层数已加多,权衡顿觉肥硕。现最上层的顶已无存。根据康熙二年《松江府志》,这幢建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当无可疑。相传地有涌泉,云是海眼,立此镇之。它与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一幢,仅相差二载。这幢未被收入孙星衍《寰宇访碑录》。
唐幢全景
经幢底座
幢顶
经幢细节
兴圣教寺塔和照壁
明雕砖照壁,塔北松江府城隍庙,根据《松江府志》是建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庙非原构,大殿亦圮,唯山门前照壁犹存,系砖刻,宽达面宽一间,高及丈余,巨硕无比,刻麒麟、鹿、卷云、芝草等,生动异常,其手法虽略显繁缛,在江南雕砖中还是上乘,现完整如新,应是值得珍护的。
董书《金刚经》碑:庙东首为董其昌祠,祠已废,而董书《金刚经》碑折断于地上,是书行款构成塔状,别具一格,当地人很重视。现已有苏南文管会设法保存。
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7期,同济大学建筑系历史教学组调查,陈从周撰文
照壁细节
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