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家人的重要性排序
到底是“我先”还是“家人先”
你有没有想过,在自己的心中,每个家人的重要性究竟是如何排序的?
有人说很简单,肯定是根据血缘的亲疏关系来排序,血缘上越亲的人肯定越重要。可这很难作为一个普遍标准,比如,血缘上很亲的人最后却老死不相往来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曾经有一个节目,要求嘉宾为自己、爱人、父母、孩子做一个重要性排序。
如果是面对他人而不是面对自己的内心来回答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把父母排在第一位,也有可能把孩子排在第一位,而不会首先考虑其他两个选项。这是因为,他们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拥有社会共识中的“美德”——尊老爱幼,而把爱人排在第一位的做法显然是只有“自己和爱人”两个选项时才能被看作美德,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就更不用提了,为人所不齿。
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刨除聚光灯、刨除听众、刨除安全感、刨除这个社会的舆论压力之后,用心去聆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回答还是如此吗?
深呼吸,安静下来,再想想,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把别人放在第一位”这回事?
人们都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承认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以自己为先,很多人甚至会刻意给自己洗脑。
一个人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爱,不可能无缘无故对他人好,不可能无缘无故把他人的需求凌驾于自己的需求之上,如果有,那一定是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自己的真实诉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会为了自己心里舒服、为了表里如一而做事,无论我们做的事让谁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了,我们自己的目的——心理利益——肯定是先于对方获得满足的。如果我们做的事让自己不舒服,背弃了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间,我们就一定在当下得到了其他自己认为更重要的利益,避开了更大的损失,或者是有更为长远的目的,例如增加了自己在未来受益的可能性,或得到了某种安全感。
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事,不管名义上是为了谁,我们一定首先是为了自己。
我们可能会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将来而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但这么做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是我们希望借孩子这个载体跟别人比一比,或许是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后自己能沾光,或许是单纯为了心理利益——孩子过得不好就是不舒服,过得好就是舒服——那就是为了“舒服”;我们可能在父母老去的时候照顾父母,不离不弃,这么做肯定也有原因,或许是我们希望别人认为我们孝顺,或许是想听到父母的夸奖,或许是单纯地不想违背内心的价值观——也是为了心里“舒服”;我们也可能对另一半百依百顺,而这不代表我们把另一半放在第一位,或许是因为另一半的价值比我们高,我们不得不这么做来留住对方——当然,“留住对方”后的第一受益人显然是我们自己,或许是因为我们想为自己塑造一个“好妻子”或“好丈夫”的社会形象,又或许只是因为我们想增加一点对方在未来的回报概率等。
每个人都需要认清“自己第一位”这一点,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自私自利的念想,因为只有当你在真正意义上认同了这一点,你才不会因为“曾经对对方好”而期待对方有所回报。理由很简单,你已然是第一受益人,对方在你的行为之下,只是“顺便受益”,那你还在期待什么呢?
如此,任何人跟你相处时都不会感受到压力——很神奇,有时候想让社交关系变好,只需要在某件事上有一个不虚伪的态度。
我先还是家人先?这个问题不用纠结,只需要接受事实。
“配偶先”还是“孩子先”
“自己”的顺序已然排好,那么父母、孩子、配偶的排序该当如何?
先看父母和孩子,“尊老”和“爱幼”哪个该排在前面?极端一点,假设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秉承同一种价值观,那么如果大家都把父母放在孩子前面,会怎么样?
看上去很符合我们古代的传统价值观——孝顺是天下第一大事,可是如果每个人都把资源和精力优先投入给父母,显然这个社会只会越来越糟。
道理很简单,假如你是一个普通人,拥有着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事事以父母优先就意味着给孩子的投入相应减少,你的父母很高兴,但你的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变小了。到了他长大的时候,他也优先把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你身上,但是由于他的成才概率更小,所以他回报给你的很可能比你回报给你父母的更少,于是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一代不如一代。就算每个人都很孝顺,得到的回报也一代比一代少,直至被社会淘汰。
而如果大家都以下一代为优先呢?同理推导后可得,就算下一代反哺上一代的比例较小,由于下一代的成就可能更大,反哺总值也就不小。这对个体来讲,整个家族越来越兴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对一个区域的社会整体来讲,整个种族会越来越强——自然界几乎所有生物都遵循了这样的策略,要么没有资源,要么有资源也不会留给上一代,而是给下一代,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这么选择的物种已然被淘汰。
父母和孩子相比,孩子永远优先,这是所有生物的进化策略。那么,孩子跟配偶相比呢?
很多人都会把孩子排在前面,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在他们心目中,父母、孩子都是跟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个体,但配偶不是。配偶只是合作者,合作者能更换,血缘关系无法更换,这也是很多人口中的“老婆能换,老妈只有一个”这样类似思维的衍生。
但正如我在《认知突围》这本书中所说的,血缘关系导致的亲密程度是一个伪概念,这是小规模协作的部落社会留存下来的一种经验化的、更有利于在当时社会生存下来的思想。事实上,亲密关系的亲密程度并不取决于血缘,所以“老婆能换,老妈只有一个”的思维肯定是错误的——我们需要先去除衡量配偶关系和亲子关系亲密程度的错误脑回路,再去看待两者之间的优先级关系。
配偶,是你最亲密的合作者。以你为圆心的所有关系能够享受到多少来自你的“恩泽”,都取决于你和你的配偶创造财富的能力及你们的分配意愿。
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讲,配偶和你才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配偶关系可以通过离婚解除,你也同样可以跟父母、孩子脱离亲子关系。区别在于,当你与配偶离婚时,婚姻期间所有的收益都要进行分配,而你和父母、孩子脱离亲子关系的时候不必这么做,这其实就已经很明显地指出了“亲疏层次”。
所以,关于这四者的优先级排序,普遍健康的排法是“自己——配偶——孩子——父母”,注意,这只是普遍健康,具体情况当然有具体执行的空间,但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都使用这样的排序方式,会使社会整体更为健康。
一些平时不爱思考、只喜欢一股脑儿接受世俗教育的人可能对此理解不了。他们可能会说:“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培养孩子?反正孩子只会把我们排在最后。”
所以你才要把自己和配偶排在前两位,只有自己足够好了,溢出给孩子的部分才会足够多,而由于你们双方都没有把资源优先倾斜给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对“孩子没有过多地反哺你们”这件事有怨念,如此,每一代肩上的压力都会减轻,最后呈现大和谐的局面。
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跟自然界的其他物种拉开了距离,我们已然不需要靠基因重组这样的方式来优化自身,我们眼中的“变优秀”指的不再是其他物种拥有的“更能躲避天敌”的生理优势,而是大脑的进化。
人类可以通过学习轻易地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他物种只能寄希望于一代接一代的“变异”,这就是相比于其他物种,人类开始越来越专注于自身成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