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行业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节 道德含义
一、道德
1.道德概念
“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也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线。
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只涉及个人、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为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2.道德特征
1)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趣味、理想、传统,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诸多方面。不同民族之间道德的原则标准也有所不同。
3)阶级性
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的各种道德都是为特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阶级属性和特征,但前提都是以和谐为目的。
4)历史继承性
道德与其他观念一样,既有发展的一面,又有继承的一面。
5)自律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为。
3.道德的功能
1)认识功能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规范自己的行为。
2)调节功能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产生不同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错误的观念,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趋于完善与和谐。
3)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4)评价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5)平衡功能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
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具有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防止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4.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与区别
遵守道德需要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行事,不做损害他人的行为。遵纪守法是指遵守纪律和法律,按照规定行事,不违背纪律和法律的规定条文。
法纪属于制度范畴,而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道德侧重于自我约束,是行为主体“应当”的选择,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不具有强制力;而法纪侧重于国家或组织的强制,是一种“必须”,是国家或组织制定和颁布,用以调整、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权威性规则。
法纪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必须借助于这两种手段。遵守道德与遵纪守法是这两种规范的实现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遵纪守法是遵守道德的最低要求
道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是维系社会稳定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牟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另一类是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等。
第一类道德通常会上升为法纪,通过制裁、处分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对人性具有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纪,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引导等手段来推行。法纪是道德的演化产物,其内容是道德范畴中最基本的要求,因此遵纪守法是遵守道德的最低要求。
2)遵守道德是遵纪守法的坚强后盾
首先,法纪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纪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
其次,道德对法纪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纪的实施起着推动作用。
最后,道德对法纪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用法纪调整的,或本应用法纪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约束便起到了补充作用。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也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普遍使用的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1.职业道德涵义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
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①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并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②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③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④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⑤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⑥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⑦职业道德标准因企业不同而具有多元化;
⑧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2.职业道德内容的基本特性
1)职业性
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中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并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继承性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职业道德内容,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的变化而保持相对稳定,与职业行为有关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多样性
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4)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具有一定的法律色彩。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律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等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3.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尊职敬业,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1)尊职敬业,乐于奉献
尊职敬业是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安心工作、热爱工作,并献身所从事的行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工作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
从业人员饱含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工作质量关。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工作中所得出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认真分析工作的不足和积累经验。
乐于奉献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工作,献身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要克服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生活清苦等困难,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刻苦钻研。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2)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求,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有两层涵义,一指是真不是假,二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为此,我们必须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和制止在工作上弄虚作假。
作为一个工作者,必须有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业人员要特别注意调查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反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随波逐流,不看眼色行事。
3)依法行事,严守秘密
坚持依法行事和以德行事“两手抓”。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法制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乱纪的现象,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通过劝导和教育,启迪人们的良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把职业道德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融于工作的全过程,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严守秘密是统计职业道德必须的重要准则,必须保守国家、企业和集体的秘密。
4)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优质服务是职业道德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优质服务是职业生命力的延伸。
4.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的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在利益面前,道德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愈演愈烈,这必然会阻碍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企业和个人的自身发展也将会受到威胁。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职业人员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
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权。但有些人凭借职权钻空子、谋私利,这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就要紧密联系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准则,检查优质服务的现状,检查不正之风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例如,建筑行业要针对高估多算、转包工程从中渔利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杜绝敲诈勒索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商业系统要针对以经营商品谋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虚假广告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问题;运输行业要针对野蛮装卸、以车谋私和违章超载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人民交通的问题。当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了,就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工作,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和单位创造效益。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
现阶段的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权。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低、物资消耗高、科技含量低、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差等缺点。同时,人们在认识上还缺乏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行政的调节机制,并且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员工的经济行为。因此,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应当是加强,而不是削弱。
现在,各行各业从宏观到微观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一方面,从业者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物质利益观念、效率观念都很强,使得各行各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相对较弱,又往往会产生只顾小集体利益,不顾大集体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员工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旧思想、旧道德对员工的腐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企业内部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团结协作,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和谐集体。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措施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讲经济效益,这就促使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生存发展。但行业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会产生很多新的矛盾,并形成自我力量的抵消,使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在竞争中单纯追求利润、产值,不求质量,或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顾社会效益,损害国家、人民和消费者的利益。这只能给企业带来短暂的收益,当企业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难以在竞争的激流中屹立不倒。在企业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的同时,创造社会效益,从而提升企业形象,赢得持久而稳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可使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公正诚实,从而提高企业凝聚力。如此,企业便能在竞争中稳步发展。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市场经济对于职业道德建设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它的自发性、自由性、注重经济效益的特性,诱惑一些人“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不择手段追求经济收益,从而走上不归之路,断送前程。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使其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当从业人员具备职业道德精神,将职业道德作为行为准则时,就能抵抗物欲诱惑,不被利益所熏心,脚踏实地在本行业中追求进步。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损人利己的人不但给社会、国家利益造成损害,自身发展也会受到威胁,只有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素质修养”职业道德精神的从业人员,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建设行业职业道德
建设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关系到国泰民安。要构建一个建设工程,需要经过策划、设计、施工、材料采购、验收与监督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环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和后果。
作为建设行业的一个合格的从业人员,固然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高超的操作技能,但理想、道德等精神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职业劳动者必须具有职业道德,才能保持高昂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职业行为的,需要通过具体、明确的规范来体现。所谓规范,一般定为标准或准则,它告诉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职业道德规范,一方面是职业劳动者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也是评价职业劳动者的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好坏的标准。
建设行业工作人员在生产、施工实践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建设工人、工程设计人员及其指挥人员的行为准则。建设行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工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体育场馆、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市政、水利水电等的建设,都离不开建设行为,它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建设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在建设行业的具体体现。
1.建设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①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既要立足于发展生产,美化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又不能脱离国情。
②严格按照精心设计的图纸和设计要求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切都要为人民负责,为用户负责。施工中,在原材料的使用和设备安装上,不以次充好,不偷工减料。
③热爱劳动,不怕吃苦,注意节约,不浪费原材料,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
④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维护生产秩序,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
⑤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工作中不以权谋私,不行贿受贿索贿。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⑥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以及工人与工人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生产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讲究工作效率。
2.现代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现代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如下:
1)立志振兴中华,献身建设事业
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服务,在一切职业活动中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绝不利用职业之便损害国家和用户的利益、牟取小团体的利益和个人私利。
2)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职业道德信念
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精心操作,认真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创造先进可靠的设计和优质工程,对工程质量负责到底,用优良的成绩树立好建设人员的形象。
3)发扬严肃认真、尊重科学的工作作风
严格遵守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精心筹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经营管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4)养成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提倡勇攀高峰的职业进取精神
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建设技术和管理知识;潜心发明创造,锐意改革创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奋斗。
5)养成尊重职业友谊和职业信誉的道德品质
在内部敬上爱下,尊老爱新,尊师爱徒;各类建设职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建立亲密的职业友谊。在外部团结协作,信守合同,识大体、顾大局,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建立良好的职业信誉。
6)养成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和职业纪律的道德品质
认真遵守劳动纪律,遵守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勇于同各种违法乱纪,有章不循,无组织、无纪律、无政府主义行为和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行为做斗争,以维护生产秩序和人民的利益。
以上六条,包括了建设行业和国家、其他行业以及本行业内部相互联系的道德原则,体现了当代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应有的社会理想和职业道德信念,是所有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此外,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长期执行,我国建设行业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的业务也日益增多,这就存在着如何看待我们同所去国的关系问题。凡是担任出国承包和劳务合作任务的建设工作者,除应恪守上述职业道德规范外,还必须遵守我国政府关于出国人员的规定,遵守所去国的有关法律,尊重外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在对外交往中要不卑不亢,虚心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经济利益。每个人员在国外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遵照“守约、保质、薄利、重义”的方针,力争使我们承建的工程在质量、工期等方面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祖国创外汇、争荣誉,促进祖国的发展建设,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