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盐业经济的初步发展
食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自古以来盐税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官山海”“征盐筴”“笼盐铁”“钞盐法”是春秋至宋朝的盐业政策。所谓“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30)。楚雄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井盐产区,具有悠久的盐业开发历史。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不仅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形成了因盐而兴的市镇,黑井镇和石羊镇即是两个典型。史载:“云南盐井四十余所,惟姚州白井,威楚黑井最佳。”(31)
黑井镇位于禄丰县的西北部,井地隐于龙川江中游河谷地带,“僻处一隅,深山大泽,复谷重岭,上则至天,下则入地”(32)。井区为重峦叠嶂的河谷地区,耕地面积狭小,农业活动难以充分开展;但复杂的地理环境却孕育着丰富的盐卤资源。《禄丰县志》记载:“中生代时黑井是一片咸水湖,新生代时沉为岩盐,远古时盐水自溢于地表。距今年4000前,彝族先民已取溢于地表盐水食用。”(33)汉时,先民们用铁器在蕴藏盐卤的地表上进行深挖,并在四周以围出廓,有了盐井的初步形态。黄培林、钟长永称:“唐代盐泉县以盐为名,地理位置在今黑井,也就是唐代黑井已开,且有井名。”(34)黑井开釆于唐朝,是唐朝在云南所开的六井(35)之首。元政府建立云南行省后,在黑井设盐官进行专门管理,隶属于威楚路。《读史方舆纪要》引元代李源道记云:“滇池西走六驿有郡曰威楚……有鹾井,取雄于一方。”(36)
石羊镇,位于今大姚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支流的一泡江流域。石羊镇旧称白盐井,也因羊发现盐卤而得名。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全国设盐官凡37处,其中一处在蜻蛉县(今大姚),可见西汉时白盐井开采已有一定规模。东晋人常璩亦称“蜻蛉县,有盐官”(37)。盐官的职责,首在征收盐税,盖因该地区盐业贸易已具一定规模。据张学君研究,南方丝绸之路也是川滇食盐贸易的必经之路,其中灵关道必经白盐井当时所在的蜻蛉,五尺道经过黑盐井所在的禄丰,而在南方丝绸之路设置盐官的地方即有5处,证实了这条路上盐业贸易的兴旺发达。(38)蜀汉时盐利增多,什邡令王连被任命为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以裨国用”(39)。至唐天宝年间(742—756),汲卤制盐的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已从地表卤泉采卤发展到地下凿井汲卤制盐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