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1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际环境
(一)经济背景
2011—2015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总体来说,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源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尚未结束,各种风险依旧存在,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影响,经济增长放缓。
全球经济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期,呈现弱中复苏状态,发达国家逐步摆脱次债泥潭,特别是美国,稳定增长的态势非常明显。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受发达国家政策影响大,经济波动明显,处于增速缓慢的恢复期、调整期。2008年起发生的长达7年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环境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2014年欧盟失业率高达11.2%,从中长期看,北方国家的长期低增长以及长期高失业率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化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呈现复杂化的特征。世界经济发展主流仍是贸易自由化,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深,形成了更为复杂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国际分工,这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全球贸易合作的主流形式依然是自由贸易区(FTA)。据WTO统计,截至2014年,签订并实施的自贸区已经达到247个,大部分自贸区都是近年完成的。金融危机之后,北方国家发展停滞,南方国家迅速崛起,经济贸易总量占世界比重已经超过了北方国家。全球性的跨境投资、跨国技术扩散、跨国兼并、跨国互联网贸易等大趋势,也为我国开拓了外部发展空间,创造了巨大的商机,我国将逐步发展成为吸引外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最大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投资增长、贸易增长的最大“发动机”。
(二)产业背景
全球产业调整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各国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和全球供需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开始重视实体经济,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美国政府提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制造业创新国家网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重塑其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的优势,制造业已经成为拉动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随着以我国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大国劳动力、资源成本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南亚、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进而推动这些国家在全球和区域产业链位势的新一轮调整,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融合水平。
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形成了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低速增长难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新兴绿色能源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再加上新兴大国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的能源约束性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能源需求更多由传统化石燃料向新型绿色能源转变。新兴市场和发展我国家在继续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同时,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催生全球的科技创新革命,全球性科技创新开始有重大突破。科技竞争力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都成为了各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产业的新一轮变革蓄势待发,对全球产业格局也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还是以我国、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都在发动科技革命,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科技成果的产出都更加重视,全球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等新兴经济体大幅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大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大力扶持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等新兴技术、新兴领域、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南北方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差距逐渐减小。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逐渐从模仿创新者转变为自主创新者,进而成为创新领先者。
(三)政策背景
国际政治文化格局经过大调整,逐步趋于多极化、民主化。随着北方国家经济贸易总量占世界比重持续下降,北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也逐步减弱,在这期间南方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两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北方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霸权体系格局逐渐被南方国家迅速崛起所打破。南方国家直接参与G20国家峰会并建立了类似的“金砖五国”峰会等。这在客观上也为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机遇,我国不只成为南方国家的代表者,也逐步成为南北方国家沟通协商的桥梁,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等发展中大国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和发言权,我国所提倡的共赢主义,日益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二、国内环境
(一)政策背景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二)经济背景
我国处于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已有8个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0美元(居世界第88位)。我国在2010前后由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将在2020—2023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比例上看,有2/5左右的人口将进入高收入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必须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成功突破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要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并跨越“西方民主化陷阱”。
但是我国国民总收入(GNI)在世界银行所列举的200多个国家中排80多位(2012年),说明我国处于欠发达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年平均增速接近10个百分点,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了7.7%和7.4%。
从人类发展指数(HDI)来看,我国已经从中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小于0.7)向高人类发展水平(HDI大于0.7)迈进,在2015年HDI达到0.727,在世界187个国家或地区中排第87位。人类发展水平持续升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充分地保障与发展需求的更大满足。
消费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投资为主、消费为辅的需求结构转向消费为主、投资为辅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居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增强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同期增长15.4%。
消费结构从富裕型消费结构向更富裕型消费结构迈进。居民在食品、家电和服装等耐用消费品占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而住房、医疗、文化、教育与娱乐领域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居民生活品质逐步提高。
(三)产业背景
生产结构从工业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转向服务业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12年上升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2015年该比重上升到50.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一半以上,比第二产业高10%,尤其是新型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物流快递、电子商务等新业态飞速成长,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大量涌现,互联网与服务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工业结构开始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实行“两手抓”,一手抓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机器人制造、数字化制造、3D制造等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又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优化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缩小,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次转移,中西部地区频现增长极,区域产业发展协同性逐步提升。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迅速,对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更加重视,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产出能耗水平大幅下降。核电发电装机、水电发电装机、风电发电装机、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大幅增长,带动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提高。2011—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个百分点以上。
(四)社会民生背景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强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如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等保障,民生福祉大幅增进,民生质量提升,在经济增速下降的大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数量持续增加,2011—2015年,新增就业人数连续5年在1200万人以上,就业人数累计新增64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2015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增加到40410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年均实际增长8.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6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下降到0.46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73倍。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22元,首次突破1万元。工资水平逐年提升,2014年最低工资调整地区为19个,年均调增幅度为14.4个百分点。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大。截至2015年,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超过8.6亿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均有所增加。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0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2011—2015年累计达到4013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明显扩大,全国累计改造农村危房近1300万户,脱贫力度加大,取得显著效果。
三、山西发展状况
(一)发展政策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山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并实施了“三个突破”“六大发展”、煤和非煤“两篇大文章”等战略举措,为山西发展明确了思路、方向和路径,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4年9月党中央对山西省委班子作出了重大调整,省委、省政府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五句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总要求和总思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吏,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并始终保持“三个高压态势”(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狠刹“四风”的高压态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打黑除恶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不断净化政治生态,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全省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逐步好转。
提出并着力推进“六大发展”,全面实施“六权治本”,统筹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加快实施“革命兴煤”,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振兴“三个突破”等,为新形势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思路、有力举措和坚强保证。省委、省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二)经济发展
山西实施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困难局面,全省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随着全省经济规模的不断壮大,全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802.6亿元,增长7.9%,一般预算收入为1642.2亿元,增长11.1%,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全省经济健康发展、保障民生事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撑,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443.4亿元,增长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4亿元,增长21.7%。
(三)产业结构
山西加大了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建设力度,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从6.0:56.5:37.3(2010年)调整为6.2:40.8:53(2015年)。
农业稳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在2015年达到125.96亿公斤,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增加到1422.6亿元,年均增长22.8%。
山西大力推进煤炭“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六型转变。加大了现代化矿井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煤层气产业也迅速发展,然而“一煤独大”局面尚未实质性改变。山西煤炭企业到2015年9月底盈亏相抵净亏损70.37亿元。矿井建设持续推进,形成4个5000万吨级、3个亿吨级的大型煤炭集团。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主力火电企业80%以上实现煤电联营。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山西—江苏、陕北榆横—晋中—石家庄—济南3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煤层气产业发展迅速,煤层气年抽采量达到101亿立方米、利用量达到57亿立方米。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为6785.3亿元。旅游总收入为3447.5亿元,年均增长26.03%。
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进展顺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截至2015年,山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26户,省级技术中心达到224户。
山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2015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47.2亿美元,年均增长3.2%,其中,出口总额84.2亿美元,年均增长12.3%,进出口结构明显优化,全省对外开放力度逐渐扩大,对外开放活力彰显,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
全省区域合作交流深化,先后与11个兄弟省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中博会、能博会、农博会、文博会、体博会、书博会、晋商大会,开展央企山西行等活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四)社会民生
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城乡就业不断扩大,2011—201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5.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7.7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山西各级政府大力实施“四大工程”(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了102.5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完成了61.2万套棚户区改造。
新一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部完成,“农村五件实事”如期完成,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行政村街道全部硬化、亮化,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31.9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3.51平方米。
扶贫工作有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1—2015年,累计共有2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但有些贫困区如吕梁、太行两大连片贫困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及贫困县全部摘帽还比较艰难。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和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基本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2015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突破5000公里,2014年大西高铁太原至西安段开通运营、山西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建成,2015年大张铁路顺利开工,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1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吕梁机场、临汾机场、五台山机场建成通航,通达、便捷的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太原市地铁2号线工程逐步实施,太原南站建成运营,晋中至太原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水利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引黄北干工程于2011年全面竣工正式通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