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沿海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的机遇与挑战

(一)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必要性分析

1. 对接上海自贸区是盐城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在必然趋势

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是加快盐城金融业跨越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使盐城面临着重大历史性机遇。世界经济结构大变化、大调整,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使盐城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一个重要关口。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不仅要求全市经济工作有新思路、新举措,金融业发展也要有新定位、新作为。

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举措。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后发地区要增强竞争力,实现新跨越,就必须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努力突破经济发展“关节点”,奋力抢占结构调整“制高点”。强经济必先强金融。一般地讲,金融对经济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服从,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被动地发挥作用。但同时金融对经济又具有很强的反作用。金融机构的服务情况直接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金融体系的结构状况,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运行走向。只有以更大的力度促进金融业发展,抢占金融业发展制高点,以金融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是深度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选择。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是盐城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盐城与上海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和经济合作关系。盐城接轨上海条件得天独厚。上海有三块“飞地”(三大农场)在盐城,苏沪合作园区基本都落户盐城。盐城每年有20%的农副产品达100万吨粮食、400万吨蔬菜、35万吨禽蛋、15万吨水产销往上海。现在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正致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这必将对长三角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盐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金融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与长三角的金融同业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有利于盐城发挥优势借上海之力,做强做大经济实力,打响盐城金融品牌。可以预见,上海作为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必将对盐城金融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和引导,盐城金融业将成为上海金融中心的补充和延伸。

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对弥补金融业自身缺陷,加大资金供给,满足当地企业金融服务需求有着积极意义。与发达地区相比,盐城的金融理念滞后,金融总量偏小,金融市场主体不足,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金融创新机制不够完善,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能吸收其金融要素,借鉴先进做法,以弥补自身发展缺陷;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后,随着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汽车、化工、纺织)、服务业、能源等沿海发展重点项目的开展,对金融资金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所带来的资金供给增加与成本降低为满足盐城资金需求提供了契机。

2. 盐城金融业对接上海自贸区的效应分析

上海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自由兑换、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制度政策创新的高水平开放平台,通过集聚高能级主体和要素,将对周边经济体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带动效应。

(1)“虹吸效应”

随着一系列金融业相关细则逐步出台,自贸试验区优惠的政策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会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入驻,这将加剧盐城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压力。另外,自贸试验区对外资PE和VC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型创新企业在盐城的发展,对当地现代金融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带来不利影响。

上海自贸区将先行先试区内企业人民币资本项目放开,人民币自由兑换等金融业务,这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资金和拓展业务,再加上区内的税收和外汇使用优惠政策,这可能会对盐城资金流产生“虹吸效应”。

(2)溢出效应

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短期内快速集聚大量的资金流和现金流,同时由于自贸试验区内空间有限,对项目实行优中选优,将会对上海本地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会向区外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自贸试验区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以前在跨境结算、贸易、物流以及国际金融业务方面的管制,将会给在沪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业务,有利于打通国际资本市场,吸引国际高端投资流向长三角地区,可以为盐城的制造业升级带来优质和高效的金融服务,促使制造产业由被动嵌入全球价值链转向主动实现对全球价值链的掌控。预期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与汇率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离岸创新业务、内外资引进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将对盐城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理念、产业、技术和人才产生极大的溢出效应。

(3)引领效应

从地缘经济上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其改革的引领效应会促进盐城在产业、人才、服务、信息与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金融业属于高负债产业,其经营发展情况依赖于实体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需要在自贸试验区成功的基础上,建立法治、透明的市场规则,使金融这一重要因素资源在统一的市场规则下得到高效配置。

(4)借鉴效应

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境外投资、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实行功能突破和制度创新,为盐城新一轮金融改革发展提供了方向与经验借鉴。自贸区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厘清政府边界,放开管制和市场化配置要素,自贸区方案体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度红利、改革红利将代替政策红利、人口红利;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重于辐射带动功能。盐城应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争取和借鉴自贸区的扶持政策和改革措施,从而建立完善高效透明的市场体系。

(二)盐城对接上海自贸区可行性分析

1. 盐城金融业对接的优势分析

(1)上海自贸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分析

为支持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仅在金融服务领域,从2013年9月到201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就先后出台三批重要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每次政策的出台都促进了全球各类金融资源向区内集聚,给区内机构带来了机遇,而对只有28平方千米的上海自贸区而言,客观上也有与其他地区合作的刚性需求,而上海周边的苏州、南通、无锡等地区都是虎视眈眈。因此,对于盐城而言,必须要采用“争”的姿态,分享自贸区的国内外资源、分享改革的红利;反之,如果不能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紧跟一步甚至抢先一步,将很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被迫扮演制度模仿及经济追赶的角色。

(2)地理与基础设施优势

盐城濒临长江经济带,而且是沿海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有完备的公路交通网、近600千米的海岸线、年吞吐量逾5 000万吨的大丰港和江苏长江以北首家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在上海“2小时经济圈”之内,在与自贸区的合作上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

(3)产业经济优势

盐城产业基础雄厚,包括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规模优势等。无锡以汽车制造、医药化工材料、制造业等产业为主体,发展现代制造业。盐城经济高速增长,2013年生产总值达3 475.5亿元,人均GDP首次超过6 000美元。第三产业成长迅速,新兴产业提升迅速,具有发展前景。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使得盐城能更好地发展优势产业,优化传统制造业,升级高端服务业,给盐城市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4)金融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以创建省级金融生态县为抓手全面启动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盐城发展的“名片”。民生、浦发、交通、华夏、招商、黄海农商行等一大批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落户盐城,这些为盐城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 盐城金融业对接的劣势分析

盐城金融机构在对接上海自贸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困难,但最大的劣势是缺乏必要的金融人才。在与上海自贸区对接过程中,会有很多具体业务的对接,尤其是国际金融业务,盐城金融机构除需加大金融人才自身的培养力度外,还要广泛吸引人才。

金融业本身存在不足,须待完善。目前与发达地区相比,盐城的金融理念发展滞后,金融总量仍然偏小,金融市场主体不足,金融产品不够丰富,金融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发展金融业还面临长三角北翼其他城市的巨大竞争。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特别是与江苏苏南的兄弟城市相比,盐城地区经济仍不发达,难以通过自身的完善达到与上海自贸区对接和合作的条件。